【沈夫人國際親子台】怎樣的玩具才是「好玩具」?

撰文:Hello Bonnie
出版:更新:
我常驚訝於孩子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原來透過玩具,她能向你透露她所學會的、做過的東西,以及她的感受。
Hello Bonnie
其實對小孩來說,怎樣的玩具才是「好玩具」?(iStock)

沈爸爸曾不止一次向我表示,雪雪出世後,家中變得面目全非,原來他一個人生活,家中一切設計以「型」為首要考慮,可惜現在給「安全」取代了。自從雪雪懂得爬行,客廳就鋪滿了供小孩遊玩的地墊,以及林林種種的玩具。生長在這個年代的小孩子,從不愁沒有玩具。但其實對小孩來說,怎樣的玩具才是「好玩具」,似乎成年人和小朋友對此有不同解讀。天天與雪雪玩,兩年下來,漸漸從她對不同種類玩具的興趣和反應,了解多一點孩子的世界。

認識ZPD 

小孩子的學習模式及速度,往往超乎我們的想像,玩具能引發思考和創意,但前提是玩具跟孩子的認知能力及程度相配,當然每個小孩的發展模式不盡相同,所以作為父母,要先了解孩子的能力,才能找出他的Zone of Proximal Development (ZPD)。 ZPD是前蘇聯心理學家Lev Vygotsky提出的理論,他指出小孩的發展中有些範疇是他本身已有能力做到的,另一些是他根本不可能做到的。找出ZPD就是父母透過認識孩子的能力,作出適當的引導及提點,擴闊他能做到的範疇。漸漸你會發現,原來孩子能做到的,比我們所想的多,而玩樂的時間,就正是他們成長的時刻。

嬰兒時期的BB最具探索能力,他們對環境敏感,無論是媽媽的體溫、外界的聲音、抑或光暗的變化,全都足以讓他們感到興奮。這年歲的孩子特別需要安全感,亦容易將事情擬人化,所以洋娃娃和動物玩具是他們的好玩伴。無論男女,總有一兩個 (甚至更多) Sleeping buddy 。到1歲時,小朋友開始懂得行走,我們就可以加入一點 Grab and throw的球類活動,到公園「追波波」及吹泡泡,便是這階段小朋友必不或缺的玩樂!在嬰幼兒時期(1-3歲),他們活動能力有限,肌肉控制能力仍然幼嫩,對所接觸的人和事了解也有限,一些能引導寶寶認知能力和與生活模擬性高的玩具,會是上佳之選。

值得一提的是,1-2歲的小朋友所需要的「玩具」,大多數是不需要買的。家中的小煲、用完的水樽及廁紙盒,全都是他們喜愛的「玩具」,但凡我們平日生活用到的,他們也很感興趣,更會自動自覺學習如何去玩。我也嫌當初買得太多,做成浪費。早前跟雪雪外遊,自然不會帶太多玩具同行。當時我把渴完的可樂膠樽洗乾淨,她就以此為玩具。一時拍打膠樽令它成為樂器,一時試圖打開樽蓋,甚或把我用廢紙所摺的星星放入樽內,然後再倒出來,就這樣重覆「訓練」小肌肉,也就樂上半天。

雪雪打從歲半開始,對顏色十分敏感,喜歡將顏色分類,每一次完成後,都會露出滿意的笑容,相信不少父母都經歷過這階段。顏色方塊,Lego等都是她的試驗品,積木自由度高,能讓她「疊高高」;Lego則引導性強,用部件組成,能幫助創造小孩理想中的東西。

孩子的語言

差不多2歲起,她的認知能力高了,自由創作玩具就能大派用場。原來她的Lego是有關車、船、飛機及運送貨物的,雪雪卻把它變成煮飯仔及遊樂場,一時把貨物當成食物 (主要是因為雪雪愛吃),然後把幾塊積木搭成枱,再把Lego公仔放在旁,然後一齊食飯。若那天她曾到遊樂場玩,她就會用積木砌成搖搖板及瀡滑梯,然後教公仔如何征服它們。我常驚訝於孩子的創造力,更重要的是,原來透過玩具,她能向你透露她所學會的、做過的東西,以及她的感受。

每天晚上跟她玩積木時,我大概就知道當天她吃了什麼 (她通常會餵公仔吃相同的食物),玩過什麼(若曾到過遊樂場公仔當天就會玩同樣的東西),有一次學校有同學仔的生日會,她就回來把公仔圍著坐在「枱」邊,然後放上一塊小積木為生日蛋糕,逕自拍手唱生日歌,就這樣我便得知當天她很開心地參加了生日會、吃了蛋糕。

模擬類玩具在這時候就有新演譯,不再止於嬰兒期的安全感投射,幼兒開始做一些角色扮演遊戲或創作小故事。近日雪雪就不斷拿「BB公仔」Role Play我跟雪糕妹妹的生活日常,由餵奶、換片,到氹瞓覺,她也學得似模似樣,這星期更學懂「掃風」,這階段的小朋友正享受成為不同角色的遊戲,這些活動不單對他們的社交能力有幫助,亦有助他們長大時明白他人想法。

近日雪雪不斷拿「BB公仔」Role Play筆者跟雪糕妹妹的生活日常。(作者提供)

雪雪初出世時,我經常到不同的地方搜羅玩具給她,兩年下來就發現,大多都是浪費。當我少一點以自己為出發點,多從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就會發現他們需要的,遠比我們想像的少、亦比我們想像的簡單。只是一個膠樽,她就能找到三種或更多的玩法;單是一套Lego玩具,她就能演繹各種Role Play。最重要的是,你願意抽時間與她一同玩樂,讓她用不同方式「告訴」你她的心事。很珍惜與她玩玩具時的Role Play,讓我能了解她的生活點滴,這些分享更勝言語。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