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夫人國際親子台】不要Hea讚孩子「叻叻」

撰文:Hello Bonnie
出版:更新:
即使是一句小小的鼓勵和讚美,也不要Hea讚。與其敷衍地說一句「你好叻」,不如努力發掘孩子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並具體地指出他們做得好的地方,用心回應。
Hello Bonnie
孩子第一次轉身、坐好、站立、爬行,不少父母都會禁不住拍手大讚「叻叻」。(視覺中國)

近來下載了一個新App,會自動把手機中的小孩照片加工及製作成短片,我因此重溫了不少雪雪的成長點滴。她的第一次轉身、首次自己坐好、學懂站起來、開始爬行、踏出人生第一步——還記得每一次,我們都禁不住拍手大讚她「叻叻」。

耳濡目染下,雪雪舉凡做到一項新技能時,也會自行拍手,然後望向我們,等我們報以「叻叻」來回應。這一代的小朋友很多都是家庭、甚至整個家族的中心,給最少6個人(爸媽、祖父母、外祖父母)重重包圍,我們都希望讓孩子有多點自信,因此讚美聲從不缺少。不少父母就開始擔心,這樣長大的孩子會被寵壞,有家長甚至擔心,讚得太多,小朋友會被讚壞。

其實對孩子的讚美,真的不用吝嗇,甚至不單要在他做得好的地方讚,在他沒有做錯時,也不妨給予正面鼓勵。比如說,雪雪今天沒有發脾氣,其實也很值得鼓勵,根本不用等到她做了很特別的「好人好事」才按讚。這樣能鼓勵她更多在「不發脾氣」的情緒狀態,變相減少了她發脾氣的時刻。在孩子作出中性行為(即不是做得特別好、也不是做錯事時)時已予以鼓勵,而不是等她做錯時才嚴厲責備,對父母對孩子也是個更好的互動。

剛巧近來要準備學校的presentation,回顧了幾篇上堂時所學的文章,全都是有關在不同讚賞下的兒童發展,在此與大家分享一下,看看你認為那種讚賞對小朋友更好:

「雪雪,你好聰明」VS 「雪雪,你好俾心機」

稱讚孩子「聰明」或「努力」的意義有所不同。(視覺中國)

相信很多家長也曾聽過,當你只讚賞孩子的智商,其實無助他繼續勇敢探索及面對挑戰。相反,他們會較容易因不希望被視為「聰明」這光環落空,而變得不願意嘗試新挑戰,對新嘗試的興奮及滿足度亦較低。相反,若孩子被讚賞的是他所付出的努力,他們會更樂意面對新挑戰,亦傾向相信自己能不斷進步。

還記得我當初不斷讚雪雪「叻叻」時,起初她非常受落。後來,試過幾次她在嘗試砌Lego時,一發現自己所砌的東西不穩、會跌下來,她就大發脾氣,甚至推倒整座Lego模型。的確,她很難面對自己的「失敗」,亦接受不了自己「唔叻」的時刻。之後我們唯有改變策略,再三跟她說,「唔緊要,再嚟過」,同時多讚賞她所付出的努力。日子有功,現在當她挑戰自己失敗後,也少了大發雷霆,反而會學我們的語氣,然後自我安慰「唔緊要,再嚟過。」

如何令他們不再繼續?

曾有一個心理學教授,住在一個與公園相連的房子,每天以欣賞古典音樂為樂。正當他與莫札特、巴哈神交之際,忽然有一班10來歲的年輕人出現在公園附近,不單大聲說笑,更喜歡開大喇叭。面對報警不成,與他們理論亦不見得有用的情況,教授決定以他的專長,進行一個實驗。

第二天,當這群年輕人繼續吵鬧時,教授跟他們說很喜歡聽到他們的音樂和笑聲。如果他們明天再來,他會給每人10美元。年輕人當然答應,翌日準時到來,更起勁說笑及播放音樂,日復日過去,教授每日也給他們10元報酬。如是者,三數天後,教授告訴他們,作為退休人士,他支付不了這筆費用,以後不會再付錢給他們。年輕人這次憤怒了,並斷然如果沒有報酬,他們決不會再來。終於教授如願以償,成功令他們不再回來。

這個關於「內在動機」的故事,可能大家也耳熟能詳。但想深一層,我們何嘗不是曾以類似手法帶走孩子的內在動機,雪雪愛吃曲奇餅,有時我為求令她聽話也會話,「如果你乖,玩完肯執玩具,我就獎你食曲奇餅」,這些不自覺,分分鐘帶走了她對自行收拾東西的自覺。

同樣地,若孩子本來已喜歡做某一些活動/行為——例如:跳舞、唱歌、彈琴等,其實我們不用特別在這方面加倍讚賞他,以免誤將他的內在動機帶走。若真的希望多加鼓勵,不妨用心描述一次他的行為,「我見你唱歌時好投入,我諗你一定好鍾意唱歌」,這舉動比起很多「讚賞」都要有效。

叻,我至叻

與其敷衍地說一句「你好叻」,不如努力發掘孩子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作者提供)

成年人的世界充滿比較,久而久之,我們自然把「比較」心態內化在與孩子的日常溝通當中。面對考第一的孩子,我們太習慣把重點放在「全班第一名」、「全班最叻」上,並對孩子進行社會比較讚美(social comparison praise),在不斷強化這「比較」概念下長大的孩子,並不會更樂於面對挑戰,相反他們會更怕嘗試,唯恐有機會被比下去,同樣地,這種讚美亦減低了他們的內在動機,難道你希望孩子一直停留在「唔衰得」的狀態嗎?

小孩子的世界簡單直接,當我看完那幾篇做報告用的學術文章,印象最深的,並不是學會什麼讚賞技巧,而是讓我明白,對孩子「用心」的重要。即使是一句小小的鼓勵和讚美,也不要Hea讚。與其敷衍地說一句「你好叻」,不如努力發掘孩子背後所付出的努力,並具體地指出他們做得好的地方,用心回應。

「雪雪,媽咪見你今日好俾心機砌Lego,呢間屋砌得好有特色呀!」她因此樂上半天,也勇於嘗試砌出更多不同的設計。父母的用心,才是孩子的心靈雞湯。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