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甩教仔學】讀書只是為了住靚屋?

撰文:任建峰
出版:更新:

古語有云:「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華人對讀書的態度始終都是較功利的:讀多些書就能賺多些錢、讀多些書就能找到好配偶。
這種思維令我想起兩件往事。

書中自有黃金屋?(視覺中國)

大概三年前的一個週末,我們一家人去了大澳看看。有去過大澳的人都知道,因為各種理由,大澳有不少鐵皮屋、更有少量破屋。當我們經過這些鐵皮屋與破屋時,有一個拖著一個五、六十歲女士的七、八歲小朋友問:

「婆婆,為甚麼這裏的屋那麼破爛?」

女士的回答竟然是:

「因為他們窮,沒有錢去住好一些,而他們窮是因為他們沒有努力讀書、工作。所以你記住要努力讀書,否則你就要住爛屋!」

老婆與我聽到後覺得很驚訝。為何一個長輩會教小朋友,窮的源頭是懶惰、是不讀書?這位女士知不知道有很多工作與讀書很勤力的人都很窮?她又知不知道有很多有錢人其實讀書不多?讀書是為了榮華富貴、是一件那麽功利的事嗎?

對我們兩公婆更糟糕的是,阿仔都聽到那個女士的說話,立即問我們是否懶得讀書的人才會住破屋。我們要向阿仔解釋,其實這些東西很講「運氣」(要與一個當時四歲的小孩解釋何謂「人生際遇」有點難),我們應該懂得為我們一家人有的東西感恩,而尊重及關心沒有我們那麽幸運的人。

有去過大澳的人都知道,因為各種理由,大澳有不少鐵皮屋、更有少量破屋。(資料圖片/王嘉豪攝)

我在墨爾本讀法律時,有不少華人同學。他們當中在中學時大多都是讀理科的,自己的興趣亦是在科學、數學。不過,因為他們高考成績高,不少華人父母都對子女有類似「不要浪費你的分數」、「做律師賺錢好」等說法,慫恿他們讀法律系。

問題就出在這裏了。就算大家撇除任何「讀書是否應該只為錢」的問題,這些父母有沒有想過,他們理科底子厚的子女是否適合就讀重文字的法律系?當然,有些人是很厲害的,讀什麼都可以,最終亦因此找到法律界內的高薪厚職。

但我當時亦有些華人同學根本就是較適合讀科學、數學的,法律對他們來說是一個大難題。因此,他們在法律學院的學業就一落千丈。在法律界內,高收入的工作其實是很少的,而這些工作通常都要讀法律時有很高的成績才能去到做這些工作。否則,法律系畢業生的收入不會比其他專業高,甚至很可能是更低。

換句話說,就算是以最功利主義的角度去讀書,我都見過一些華人法律系同學因為「揀錯系」而拿不到讀書樂趣、拿不到好成績、拿不到「荀工」,簡直就是「捉蟲」。

所以,書中既未必有黃金屋、亦未必有顏如玉,讀書少亦未必會欠缺這些東西。更重要的是,大家作為父母讓孩兒讀書是為了什麼?如果是為了他們的知識、修養,你們又會否願意支持孩兒長大後去做一些很「讀書人」但又未必賺大錢的工作?如果是為了將來賺錢,父母們在「谷」孩兒讀書時又是否從小就為孩兒注入市儈、功利的價值觀?而如果把這邏輯伸延,這又是否間接製造一個更功利、更涼薄的社會?

但願天下父母們就此好好反思。共勉之。

(本文純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他所屬律師行或團體,亦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