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醒獅】亞小醒獅隊出戰學界賽 講求步法動作神態配合

撰文:李紫銘
出版:更新:

舞獅是一種東亞民間傳統表演藝術,以往醒獅活動通常是有武館底子的學徒作表演,但隨著時代不同,醒獅這項運動在學界也有比賽,他們的每個步法、動作、鑼鼓鈸的配合都會影響得分,是一項很講求團隊合作和極度需要練習溝通的運動。到底一群身高、體型不及成年人的小學生,如何去擬化成獅,迎接即將來臨的學界比賽?

醒獅注重傳承 相信自己的能力

亞斯理衞理小學由2012年起成立了醒獅隊,每年都有不同主辦單位舉行醒獅比賽,當中學界比賽每年也會有十多隊參加,他們便是其中之一,而且屢獲佳績!作為導師的譚定基師傅表示:「我們很講究傳承精神,我們每年都會有低年班的新同學加入,我們會叫參與較久的高年班師兄照顧他們。」

每次上堂前,同學都會做基本的熱身和用呼拉圈模擬操作獅頭的動作,而整個醒獅團隊需要大家擔任不同的角色,有鑼鼓鈸手、獅頭、獅尾等等。而譚師傅經常會鼓勵同學放膽去做,尤其是過分依賴師兄和相熟伙伴的同學,其實這些同學是有能力的,但就是欠奉了自信,因此醒獅能為他們注入動力,建立信心,而透過團隊訓練活動,令隊員之間更有默契,培養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

比賽評分標準

在各界積極地推廣獅藝文化後,醒獅現已成為了健康的體育活動之一,在學界比賽中,雖然這群小朋友不用跳梅花樁,但要他們「舞」好一隻有相當重量的獅本身已經不容易,而且也不全是簡單動作,例如圖中的獅子上雙膝就是屬於比賽的A組難度動作。

除此之外,同學整體的編排、音樂、獅身的形態、神態都是評分準則之一。例如擔任獅尾的同學,不小心把頭部外露或者沒有彎下腰來,令獅身看似陀背,都會被扣分。一個失誤會導致整個團隊付上代價,因此同學參與醒獅運動的凝聚力很高,大家都不想連累大家。

同學認為打鈸反而是最難

在亞小醒獅擔任獅頭一職的Darren和Iven都很喜歡目前自己的崗位,雖然有不少步法要記,活動量大經常汗流浹背,但都不算辛苦。已參與兩年的師兄Iven更直言:「最難的崗位是鈸手,相對於做獅頭,限制沒有太多,只需要完成動作即可,但鈸手有走位,要配合鼓點對準拍子,還要做出不同的動作,單是要記的東西便已經很多。」

惟一的女同學

醒獅和武館有不少淵源,所以一般情況下很少有女生參與其中,即使已變成了學界活動,女生仍是寥寥可数!今年五年級的Heidi參與醒獅隊已有一年時間,最初因為覺得「得意」,經了解後加入隊伍。對於被男同學「包圍」的她直言沒有特別感覺,而且訓練不會因為她是女孩子而有所不同,她仍會跟著大家熱身、耍拳,而她亦勝任有餘。

希望小朋友多點做運動

譚師傅是來自譚家三展的導師,除了醒獅的訓練外,他希望每個人都可以學習到自己崗位以外的技巧,所以一些獅頭動作都會大家一起做,而課堂都會教授來自南少林的基本拳法,說到底師傅想做到的是希望同學認識中國的醒獅功夫文化,學習到尊師重道的精神,最重要的是幫助同學建立自信心目和強身健體,現在的小朋友真的需要多運動!

【第一屆武博】立即購票參加5月3至5日於九展舉行的第一屆香港武術及搏擊運動博覽,從武術電影、武館街遊戲及過百個體驗班,體驗武術運動,眼界.決定境界! 

立即購票

武博專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