唔做直昇機家長 增強小朋友「心理韌度」有辦法|Natalie Yim

撰文:Natalie Yim
出版:更新:

孩子在成長路上跌跌撞撞,無可否認,他們必須親歷成功與失敗,才能學會站起來、學會動腦筋……可是,在這些節骨眼上,家長的角色應該是什麼呢?我們放手任他們摸索,怕會變成袖手旁觀;我們介入為他們解難,又怕會變成直昇機家長。然而,與其臨急抱佛腳,討論當子女遇上困難時,我們該做什麼,不如研究怎樣給他們準備面對挑戰。

(GettyImage)

心理韌度(resilience),又稱復原能力,或適應能力。研究心理韌度的臨床心理學家馬斯頓(Ann Masten)指出,心理韌度是一個動態過程,是人們遇難而上、求變適應的過程。此外,心理韌度不是一項內在特質(性格),因為心理韌度取決於時地、人等外在因素,尤其我們與其他人的互動和關係。換句話說,小朋友與家長的關係越良好及親密,孩子的心理韌度越可能提升。

+2

何以見得?孩童在出生後,腦部仍急速發展,而在一般情況下,他們的成長環境必然包括照顧者,還有與照顧者的互動。小朋友以大人為模仿對象,耳濡目染地學習一些應對難關的技巧:自制力(例如,控制情緒)、計劃、變通等等。加上大腦的神經元是以網路的形式發展的,越多相同或相似的刺激,被刺激的網路就會越強大。這就是小孩和大人越緊密地互動、小孩有越多機會模仿,便越能提升他們心理韌度的原因。

(GettyImage)

另外,家長有時候會有誤解:「要讓子女學會獨立地面對挑戰,親密的關係累事。」不過,根據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在良好及親密的關係中,小孩視父母為避風港,亦因為有著後盾,他們就能安心地、獨立地探索世界。相反,如果家長有一日關心,又沒一日關心,孩子生活在不安裡,他們就會把時間花在尋求安全感上,反而變得更依賴。

故此,良好及親密的關係,不只是小朋友成長的佈景板,它還是使孩子健康成長、變得獨立自主、學會克服困難的關鍵。

作者簡介:

Natalie Yim 為資深英語教師及《童理心》會董,語言學畢業,掌握語言的微妙,後修讀心理學,了解行為動機,故善於解讀小孩的說話與舉動,相信親子關係是教養的基礎:理解應比責備快,解決問題應比懲罰落力。

相關文章:放下手機聽孩子把話說完就是聆聽?真正的聆聽應是…|Natalie Yim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