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八佰》】集體失憶:自外於「中國」的台灣

撰文:廖士鋒
出版:更新:

抗戰題材電影《八佰》在2019年上海國際電影節撤檔年餘後,2020年8月21日開始上映。孤軍《八佰》歸來,扛起深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的電影市場「救市」大旗。惟本片還未公開上映,就已屢屢引起爭議,在台海兩岸、華人世界中備受關注。本組議題針對外界輿論對《八佰》的反應,從史實、史觀、影視產業、話語權、意識形態、歷史爭論以及當代日本對侵華的態度等幾個面向,進行討論。

兩岸分治已七十年餘,而今《八佰》上映於中國大陸,短短五天票房即突破10億人民幣,對比十年來台灣影視作品對國軍抗戰主題的逐漸貧乏,盡顯台灣對抗戰,甚至於中國現代史的失語,以及進一步地將現代中國的歷史「他者化」的過程。

回顧1945年中國抗戰勝利後,台灣也得到光復,但旋即進入國共內戰、雙方隔海而治,在冷戰的大背景下,兩岸政府都極力宣揚己方在抗戰的功勞,作為引領中國現代化路徑優勝劣汰的象徵。在這過程中,無可諱言,雙方都對抗戰歷史有不同的着重與再現,將官方的「歷史記憶」植入人心。台灣外交上最危急的1970年代,就曾拍攝多部抗戰電影、創造出凝聚內部的效果。

但是兩岸政治軍事經濟外交等諸多領域也逐漸發生傾斜,再加上政治上台灣獨派勢力的崛起,當下台灣社會對《八佰》上映的整體冷漠與疏離感,折射的正是台灣參與「中國」詮釋的漸行漸遠。

台灣前行政院長郝柏村2020年3月30日辭世,享嵩壽101歲,他的過世也標誌着台灣抗戰一代的記憶終結。(中央社)

抗戰記憶在台灣的落寞

2015年是中國抗戰勝利70周年,海峽兩岸都舉辦了大規模的慶祝典禮與閲兵儀式,但一冷一熱之間,也呈現極大的反差。馬英九執政下,台灣直到是年3月初才確定將在7月於新竹湖口舉行「戰力展示」閲兵,並邀請抗戰老兵參加,原本規劃的活動僅有大型國際研討會;而紀念幣的部分原先亦無規劃,直到輿論要求發行,台灣央行更託辭因為受到孫中山150歲誕辰紀念幣影響,只能鑄造2萬套,而且不含任何貴金屬。

2015年台灣也有與抗戰相關影視作品推出,如電影《沖天》與電視劇《一把青》等,但《沖天》票房僅153萬新台幣,與當年台灣票房最高電影《侏羅紀世界》的8億2,700萬新台幣,宛若天壤;《一把青》雖頗受觀眾重視,但其收視率最高,是劇情發展到空軍遷台之後,並不在片初的抗戰時。

台劇《一把青》描寫1945年到1981年間,從中華民國對日抗戰勝利後第二次國共內戰到後來中華民國政府撤退台灣,空軍飛官及其眷屬幾段被戰火無情摧逼,生死兩隔的故事。(網上圖片)

國民黨前立委林郁方曾統計,2015年台灣在世的國軍抗戰老兵約有2萬9,000人,當時尚且沒辦法得到台灣社會重視,更何況是老兵持續凋零後的2020年,即使是曾經頗受關注的慰安婦議題,唯一的博物館也已確定將在2020年底熄燈,先前2018年國民黨台南市黨部設立慰安婦雕像,也被台灣駐日代表謝長廷譏為明知黨部要被拍賣才刻意設立。此外,近期國民黨更是在推特(Twitter)發文紀念廣島原子彈爆炸,稱「謹於此向原爆受害者致上哀悼之意」。

自冷戰以來,由於與美、日站在「自由主義陣營」、再加上國府以德報怨政策,國民黨官方不再強調抗日,直到1970年代外交危及才拍攝一系列抗日戰爭電影凝聚人民,但民主化之後台日關係仍一直以友好為主調。而在李登輝以降不斷建構共同體意識以來,抗戰逐漸被排除在「我們」之外,甚至「中華民國」、「中國」也逐漸成為了「他者」。

兩岸博弈:台灣不斷萎縮

外交上,兩岸1970年代因為國際形勢轉變而發生位置互換。由於美國在越戰身陷泥淖,亟思找到新的盟友以對抗蘇聯,想到了能夠把北京納入,變成美中蘇「戰略三角」,在這個思維之下,1971年春季美國與中國大陸以乒乓外交「破冰」,同年秋季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將台北逐出中國政府代表權之外,由北京填補,此後1972年初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不久即從日本開始,世界主要國家紛紛與台北斷交、轉與北京建交,兩岸外交形式徹底逆轉,台灣的外交空間也日益艱困。

軍事上,兩岸軍備競賽雖迄今未真的停止,但兵源的對比台灣每況愈下已是毋庸多言,台灣經歷一系列兵力整建計劃後,目前員額大幅降低,且由於已經將徵募並行改為施行全募兵制,招募面臨極大困難,2020年台軍編現比目標僅為90%,人員如此,軍武裝備的天秤也早已向中國大陸傾斜,尤其目前中國大陸已有兩艘航母,還有其他幾艘在建或規劃中。

最後是經濟上,自中國大陸改革開放以來,實力迅速累積,1992年GDP總量還僅是台灣的2.25倍,此後不斷拉昇,台灣相較之下經濟實力不斷萎縮,2019年GDP總量僅為中國大陸的4.24%,特別福建也在是年首度超越台灣;不過2005年時,台灣GDP還是福建省的整整四倍,可見中國大陸增長之速。

1980年至2019年福建與台灣GDP成長趨勢比較圖。

中國大陸逐漸對台累積實力上的優勢後,2015年舉辦超大規模「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大會」,除了閲兵外,也邀請30國領導人到場觀禮、更有17國部隊作為外方部隊參閲。2015年中國人民銀行也特別加大發行量,鑄造「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紀念金銀幣」,其中金幣背面為吹響抗戰號角的八路軍戰士形象與延安寶塔山、延河水,如同《八佰》結尾,詮釋歷史的企圖與自信已然充沛。

自我認識模糊化 台灣主體性日益空心

台灣逐漸失語「中國」,除了各項實力對比,台灣已無法與中國大陸分庭抗禮外,自李登輝以降到民進黨執政過程中,對台灣的自我認識不斷地模糊化,也起到關鍵作用。

李登輝12年執政歷程中,逐漸在政治上加深「台灣共同體」意識,一方面是讓憲政體系的修改變成侷限於台灣的總統直選、同時逐步增大立法院與總統職權、削減國民大會權限,形塑「主權在民」意象;另一方面則是在論述上強調「中華民國在台灣」,稱「國民黨是外來政權」,大歎「台灣人的悲哀」,藉由對國民黨的核心思想和政治論述的改造,大幅度地把「中國大陸」給他者化。

蔡英文近兩年非常重視紀念1949年古寧頭戰役與1958年八二三炮戰,但她的論述隱含着將兩場戰役提高到「中華民國台灣建國奠基戰」的位階,這與當時「內戰」脈絡並不一致。(台灣國防部供圖)

2000年代民進黨兩度上台執政、兩度都在執政初期修改歷史教科書課綱,以「同心圓史觀」,將「中國」隔離在「本土」之外。在這個過程中,台灣人自我認識也不斷模糊化,因為並沒有「台灣民族」或「台灣國」,但執政者又把前任政府標榜自我的「中國」從憲政、論述上逐漸摒棄,那台灣人究竟要認同什麼?所以雖然台灣政治大學選研中心的追蹤民調顯示台灣人認同趨勢上升,但何謂「台灣人」甚至何謂「台灣」,其實不清不楚,尤其如果沒有「中國」這個對比,「台灣」的政治意義還能如何「存在」?

而近期蔡英文大力宣揚「七十年來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台灣」史觀,歷史實存的中華民國也逐漸被切香腸式地擷取保留在1949年至2020年,舉凡一戰、二戰,似乎都與「中華民國台灣」無關。因而2018年全球各國紀念一戰結束時,蔡英文無動於衷,她更屢在推特(Twitter)上與不願為戰爭罪責道歉的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互動、近期台外交部隱射「中華民國」是「贅字」,以及球星林書豪取得「中華民國國籍」,卻被綠營輿論批為「舔共」,都僅是九牛之數毛。

但台灣在不斷把中國大陸的地理歷史文化「他者化」過程中,其實也並沒有建立起真正的主體性,包含加拿大駐台官員與蔡英文正式會面時極不莊重的「翹腳」、美國衛生部長錯稱蔡英文「習總統」、日本將釣魚島(台灣稱釣魚台)重新命名「登野城尖閣」等,都沒有引來民進黨政府對美加日表示不滿,反而更多是討好與護航。自外於「中國」的台灣,一面是不斷地「反中抗中」,一面卻也是不斷地「集體失憶」,最後,對於「理念相近」國家,有沒有尊嚴也不太在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