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罩國家隊」自大陸進口 誰開了防疫「台灣模式」的玩笑

撰文:林嘉禾
出版:更新:

台灣口罩工廠加利被爆不單從中國大陸進口口罩、還混入實名制配給發放至各地藥局、甚至是「累犯」後,該廠負責人對媒體大吐苦水、稱政府的徵用讓員工難以休假,「不曉得除了錢以外,我能給我員工什麼東西」,呼籲蔡英文政府將其「踢出口罩國家隊」,一番自白之後,才讓台灣社會驚覺,原來「國家隊」不是甜蜜負擔、而是苦不堪言。

林姓負責人的說法固然只是一面之辭,但更重要的是,這件事也開啟了重新檢視蔡英文政府相當得意的防疫「台灣模式」的契機。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台灣一方面迅速封鎖與中國大陸的人員往來(禁止歐美人士入境則是兩個月後的事)、另一方面也全力催動內部防疫醫療用品的產能,這當中尤為重要的是口罩。早在2020年3月初,台灣即晉升僅次於中國大陸的「全球第二大」口罩生產地,到了5月的產能高峰期,每日能生產2,000萬片口罩,以至於在供應全台各地之外,還能援贈歐美日部分國家與台灣友邦,一時之間,口罩無愧於「防疫國家隊」的中流砥柱。

然而,在世界第二大口罩生產國的驕傲之下,「台灣模式」的成功防疫卻沒有太多進展。在製藥方面,台灣研製的疫苗進度屢屢落後,迄今,全球至少已有6款疫苗進入三期臨床試驗,台灣進度最快的疫苗才進入一期臨床;此前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大力吹捧、但後來被醫學研究證實難以推斷有效抗疫的奎寧,蔡英文更曾積極組織「奎寧國家隊」,希望大量生產奎寧這個被《新英格蘭醫學期刊》(NEJM)論文證實徒具安慰劑效果、甚至有醫師示警會造成心律不整乃至於死亡的「特效藥」。

美國衛生部長阿扎爾(Alex Azar)(前左2)8月12日上午至新北市五股參訪「口罩國家隊」的長宏機械公司,觀看口罩機測試流程。(中央社)

此外,台灣的「普篩」議題在社會上爭論不休,但蔡英文政府似乎吃了秤砣鐵了心,提出非常多的「科學根據」就為「不普篩」政策護航;但是讓民眾尤為感到不安的是,近期竟有不少台灣輸出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案例,然而這些病例,卻換來台灣防疫官員們懷疑「是真陽性嗎?」,甚至面對中國大陸國台辦指責台灣「輸出病毒」,台衛福部長陳時中還回嗆「中國也不是信用特別好的單位」。

「台灣模式」的防疫神話本就存在不少擔憂與質疑,如今連這個神話的核心元素「口罩國家隊」廠商都表示承受不住生產的壓力與負擔、希望民進黨政府放他們一馬,該廠商還表示先前從中國大陸安徽引進的337萬片口罩,遠勝「國家隊」部份廠商製造的產品。他強調台灣醫用口罩的防護效率只有95%,同時出示安徽產口罩,檢測結果對細菌防護效率有99.8%。對此陳時中僅表示,違法就是違法、不必再驗、更要求廠商「不要在那邊五四三」,似乎要讓口罩質量爭議,在此階段就喊停。

台衛服部長陳時中(中)對於安徽製造的口罩質量不願答覆,強調不合法的口罩就是不合法、沒必要再檢驗其防護力,並痛斥林姓業者「不要在那邊五四三」。 (陳卓邦/多維新聞)

但在諸多新政策、新法令與制度下,政策制定者要的是「台灣之光」以及民眾對政府的支持,不過消費者根本不在乎口罩從哪生產的(年初全台都在搶大陸生產的口罩)、而生產方更已不在意能否成為「光榮」的一部份,長工時產製半年下來早已心力交瘁。由此可知,政府、生產者、消費者三方,「想的」跟「要的」,本就不一致。

激情之後總要冷靜,追根究柢,民進黨政府到底還是執政者,有解決問題的義務,但民進黨政府心心念唸的顯然是維護「台灣模式」的神話,而不是認真面對防疫政策的漏洞或失誤,就此而言,「台灣模式」的爭議,或只將會不斷發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