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戰】中國如何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撰文:杭亮
出版:更新:

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打壓,很可能反而造成一個美國最不樂見的結果,即把中國大陸從一個高度依賴美國基礎研究與高科技供應的科技大國,逼成一個基於自身研發能力可以自成一體以「內部循環為主」科技強國,從而為自己製造一個更加強大、更為棘手的競爭對手。

說中美科技爭奪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今天大概已經無人再有不同意見。中美結構性矛盾沒有全面爆發之前,雖然美國早已有一套高度完備的科技出口管制規範,其中針對中國的管制尤其苛刻,但是基於全球化下的經濟流動與需求導向,大部分科技成果仍然能在中美之間交流共享,部分受到管制的主要科技成果,也能透過各種複雜設計的特殊管道或授權方式進入中國。

制裁大棒點醒的現實

中國經濟在過去幾十年能快速發展,從一個落後農業國蜕變為全球最大的工業和製造業國家,並且在網路等新興經濟領域形成和美國齊頭並進之勢,科技成果在中西方之間流通共享所發揮的促進作用不容小覷。但隨着中國科技快速崛起,動搖了美國在高科技領域的壟斷地位,在特朗普(Donald Trump)政府接二連三的貿易戰、制裁和科技斷供之提醒下,一切亢奮都需回到客觀現實。

近些年來中美之間的科技戰正成為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AP)

中美科技戰的喧囂,將隱藏在流通背後的科技主權赤裸裸呈現,並在更深層次上揭示了資本主義自由市場理念與現代主權國家觀念之間的內在矛盾。在這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中,中國高科技業成為美國最主要的打擊制裁對象。華為,中國在5G領域最具競爭力的明星企業,成為被美國打壓制裁的重點。中國在基礎科學研究領域存在的短處,以及在高科技產業領域受制於人的缺陷浮上台面。

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初,鄧小平提出了「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在隨後的對外開放格局下,一方面得益於對外科技與人才交流,一方面因為政府、企業、大學與科研機構等對科技研發的重視與投入,使得中國成為科技發展最迅猛的國家之一。但是,因為科技發展的基本規律,再加上和平年代中外科技交流的便利,和中西之間客觀存在的科技落差,中國很多人養成了以引進為主的路徑依賴,忽視了基礎科學研究的重要性,與一旦中美衝突到來可能受制於人的痛苦。另一些人,則為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巨大科技進步與繁榮所累,低估了中美在基礎研究和高科技領域仍然存在的顯着差距,養成盲目樂觀的情緒。

中美關係惡化使這些長期積累的問題在短時間內集中爆發,可以預見,隨着美國菁英社會對中國崛起的焦慮感進一步上升,尤其是中國科技發展對美國在該領域的壟斷地位構成挑戰,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封鎖與打壓會越來越嚴厲,手段也會越來越無所不用其極,中美在科技領域部分脱鈎,乃至形成兩個獨立的體系,並非沒有可能。

華為創始人任正非一向主張「廣交朋友」,培養與海外企業的互惠關係。然而近來面臨美國壓力,華為終於決意集中精力擺脫對美國供應的依賴。(視覺中國)

對中國來說,能否成功應對這場挑戰,在美國的打壓封鎖下找到一條適合自身的科技發展道路,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不僅事關科技發展本身,還決定了經濟社會長遠發展與習近平為中國所做的宏觀規劃能否如期實現。

吹響「科研攻關」的號角

目前來看,習近平主政下的中共已認識到了問題的重要性,並且付諸行動。一度引發爭論併成為美國眼中釘的「千人計劃」、「中國製造2025」等戰略安排,就是着眼於解決中國存在的高科技弱項。中美科技戰打響後,在今年8月召開的「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上,習近平要求長三角三省一市「要集合科技力量,聚焦積體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慧等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儘早取得突破」。

2020年9月11日,在由習近平主持召開的一場科學家座談會上,他直言不諱指出,中國「基礎研究雖然取得顯着進步,但和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還是明顯的」,「面臨的很多『卡脖子』技術問題,根子是基礎理論研究跟不上,源頭和底層的東西沒有搞清楚」。

此外,習近平還從科技發展對中國整體發展需要的高度進行了說明,提出加快科技創新是推動中國高品質發展、實現人民高品質生活、構建雙循環新發展格局、順利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徵程等的需要,同時對接下來如何強化基礎科學與高科技發展提出了具體工作要求。

科學家座談會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韓正旋即赴武漢考察了一批深具代表性的高科技企業,要求企業加大新技術、新產品商業化應用力度,提升產業整合水準,集中力量攻克「卡脖子技術」,增強關鍵基礎材料自主保障能力。中國科學院也表示:「我們把美國卡脖子的清單變成我們科研任務清單進行佈局,比如航空輪胎、軸承鋼、曝光機,還有一些關鍵的核心技術、關鍵原材料等。」

在中國的眾多「矽谷」之中,北京海淀區的中關村頗具代表性。(視覺中國)

在美國打壓下,原本因為中美貿易戰而一度「神隱」的「中國製造2025」也悄然浮出水面,美國打壓與中國的反打壓白熱化,反而讓北京放下此前一度想顧及美國感受的政治包袱。製造業升級與核心技術領域的科研突破,已經被中共從高層案頭貫通到執行環節。即使不再有「千人計劃」、「中國製造2025」等這些名詞,一場志在扭轉高科技領域被動局面、向基礎研究與高科技領域進軍的中國式「科研攻堅」運動,已經在習近平的號令下全面啟動。

在科技研發方面,中國不光有其一貫熱衷宣傳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制度優勢,還在於今天中國科研攻關的基礎已經十分雄厚。根據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WIPO)的統計,2019年中國大陸已經超過美國,成為該組織《專利合作條約》(PCT)框架下國際專利申請量最多的國家;這一年,中國在該組織PCT框架下提交了58,990件專利申請,超過了美國提交的57,840件。對比1999年,該組織收到中方提交的專利申請,僅為276件。

此外,得益於中國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以及社會對理工科教育的重視,內地工程師數量在過去幾十年也呈爆炸式成長,已經遠遠超過美國。儘管和美國相比,內地工程技術與科研人員在相關領域的創新與經驗還有着明顯不足,但有這些龐大的人才基礎,集中力量在某些領域做出關鍵突破應只是時間問題。此外,中國龐大的內需市場,則從需求端有力牽動着科技發展進步。

市場關注中國首季經濟顯著倒退,會否影響今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資料圖片/中新社)

美國將逼出更強對手

所以,美國對中國的制裁打壓,很可能反而造成一個美國最不樂見的結果,即把中國從一個高度依賴美國基礎研究與高科技供應的科技大國,逼成一個基於自身研發能力可以自成一體以「內部循環為主」科技強國,從而為自己製造一個更加強大、更為棘手的競爭對手。

對中國而言,在向基礎科學與高科技進軍的過程中,有數個要注意的問題。

首先是要對現有基礎教育與科研體制進行適應性調整,以着力解決不利於科研的制度性束縛。

其次是要尊重科研與科技規律,不要把向科技進軍演變成科技「大躍進」,這方面已經有不少反面案例與教訓值得吸取。

第三是加強國際科技合作。就像習近平說的,國際科技合作是大趨勢。要更加主動地融入全球創新網絡,在開放合作中提升自身科技創新能力。越是面臨封鎖打壓,越不能自我封閉、自我隔絕,而是要實施更加開放包容、互惠共享的國際科技合作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