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能測試」標準離奇 莫讓官僚主義在中國體育圈蔓延

撰文:孫瀾
出版:更新:

5名預賽排名第一,包括1名打破中國紀錄和亞洲紀錄的運動員,竟然無法進入決賽。9月26日的中國全國游泳冠軍賽上,就上演了這樣荒誕的一幕。原因很奇幻:體能測試的成績和競技成績掛鈎,體測排名前8位的運動員才能進入決賽。

上述5名禁賽成績出色的運動員,就因為不符合中國體育總局下達的關於體能測試的最新規定,而被拒於決賽圈之外。專項成績非常優秀的運動員,因為的體能測試中成績不理想就被淘汰,在體育歷史上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這在中國體育圈以及輿論場上引發了廣泛爭議。

中國泳壇名將傅園慧,因體能測試的成績未達標未能進入決賽,她在社交網路上吐槽:我傅圓圓這輩子也有會跑步的一天。(視覺中國)

公眾質疑:將體能成績作為判斷競賽資格的依據和標準,是否合理?不根據運動項目特點進行針對性的體能強化訓練,是否科學?

根據規定,參加上述賽事所有運動員,在游泳項目正式開始之前都要參加為期兩天的體能測試,內容包括3,000米跑、30米衝刺跑、垂直縱跳,引體向上和軀幹核心力量。只有游泳預賽成績排名前16位、體能測試排名前8位的運動員才能進入決賽。

但在游泳運動專業人士看來,這樣的體能測試並不適用於游泳這項運動,甚至和游泳運動對於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背道而馳。比如,3,000米跑、30米衝刺跑、垂直縱跳等,這些項目的測試都需要用到腳踝力量,而游泳項目的特點要求游泳選手踝關節的靈活性,「這和田徑運動員的硬勁是截然不同的,而且肌肉類型也不同」,一位游泳項目的教練說。

無獨有偶,這樣的情況,不僅出現在游泳運動這個項目上,此前進行的全國田徑錦標賽也是如此。據統計,該比賽中由於預賽體能分過低未能晉級決賽的選手有16人,奧運三級跳季軍董斌、100米全國運動會季軍徐海洋、中國短跑名將等運動員,都因沒能通過體能關而失去參賽資格。

全國田徑錦標賽的體能測試則分為深蹲、臥推、30米衝刺、坐位體前屈、垂直縱跳、引體向上、腹肌耐力、背肌耐力、3,000米跑和體脂百分比共10個項目。但實際上,引體向上和3,000米跑都是游泳和田徑的體測項目,但這樣的測試項目,並不適用於游泳和所有的田徑項目。

中國「百米飛人」蘇炳添,也未能通過體測關。 他在第18屆亞運會田徑男子100米決賽中,以9秒92的成績獲得冠軍。(新華社)

以蘇炳添為例,他3,000米的體能測試成績就不達標。對此,蘇炳添解釋:因為3,000米屬於慢速有氧運動,短跑運動員以力量和爆發力訓練為主,如果太多訓練長跑會把快肌變成慢肌影響爆發力。

顯然,這樣不符合運動科學和規律的體能測試,於運動員不僅無益,甚至可能有害。此前就有曾進入中國國家隊的兩名籃球運動員,就因為在做體測時腰部重傷和跟腱斷裂而雙雙缺席整個賽季,甚至影響到了職業生涯。

據悉,中國體育總局要求強化體能訓練的對象,基本包含了所有運動,尤其是各級各類國家隊。從象棋到田徑,從團體到個人,從水下到冰上,運動員們都需要通過體能測試。甚至於,智力競賽的象棋甲級聯賽,今年也引入體能測試,具體包括1,000米跑、立定跳遠、坐位體前屈等項目, 讓很多專業人士都摸不着頭腦。

體能對於一位運動員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強化和訓練體能也有其必要性,但問題在於,將體能測試成績作為判斷競賽資格的依據和標準,甚至是參加奧運會選拔的指標,是否合理?運動員術業有專攻,「一刀切」的體能測試,是否背離不同項目的運動規律?這些問題的答案,不言而喻。

中國國家體育總局今年2月發佈通知,要求「進一步強化基礎體能訓練,惡補體能短板」,目的是為了備戰推遲到明年的東京奧運會。初衷沒錯,但當今世界體壇,講究的是術業有專攻,比如,你不可能一位優秀的短跑運動員,也是優秀的長跑選手;也不能要求一位優秀的游泳運動員,能在跑道而不是泳道上飛馳……

競技體育,最終還是要用成績說話。每個運動項目都有其各自的特點和規律,應該在尊重科學和運動規律的基礎進行訓練和備賽,而不是在目前體能測試的設項、標準都沒有科學論證和改進的情況下,「一刀切」地在推行並不適用各個運動項目的體能測試,並將之作為運動員競賽資格的依據和標準。這往往可能得不償失,無疑是官僚主義的做法。

讓體育迴歸體育,讓專業回歸專業,莫讓官僚主義在體育圈蔓延。中國的體育部門,有必要對現行的政策進行反思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