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南向之難・二】蔡英文都促成了什麼實際成果?

撰文:黃雅慧
出版:更新:

東盟地區在中美博弈格局下成兵家交鋒之地,在中美台三角博弈下,台灣試圖加入美國印太戰略,希望通過美國開通往東南亞的通道;東盟10+1的RCEP將於年底簽訂,在兩岸關係緊張下,台灣很有可能被排除在外。而蔡英文力推的「新南向」,除了建立在與中國大陸作為對手的平衡之外,對台經貿的幫助為何?政策發展至今,似乎應該進行階段性的總結,試圖看南向的難處,而因着難處又可以看到甚麼轉機?本組議題將針對歷史、經貿與政治幾面向進行討論。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加上中美博弈與地緣政治變化,全球企業紛調整供應鏈,而東南亞地區成了佈局的重點熱門區域。比如美企蘋果公司會要求供應鏈至東南亞佈局,像台企鴻海、和碩與緯創等三家蘋果代工廠承諾未來五年共在印度投資將近9億美元;另外,「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也傳出將於年內簽署。這些訊息讓東南亞地區成了熱點,且預計將帶動下一波的投資熱潮。

「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議」(RCEP)傳出將於年內簽署。該訊息讓東南亞地區成了熱點,預計將帶動下一波的投資熱潮。(Reuters)

而鄰近東南亞的台灣當然沒有缺席,台商自1980年代就開始前往東南亞投資,且逐漸形成在中國大陸與東南亞雙邊佈局的格局。2016年蔡英文政府上任後,更是將「新南向政策」作為重點戰略,以經貿合作、人才交流、資源共享與區域鏈結做為主軸,希望掌握這批潮流,協助台商台企佈局。

然而,不論是李登輝時代的南向政策,還是蔡英文的新南向政策,皆被視為是減少對中國大陸經貿依賴而推出的政策。但蔡英文這次口號喊得響,同時確實捉住到南向的「趨勢」,不過想利用南向減少對陸貿易的目標似乎不成功。

台灣對東盟地區的貿易狀況乎並未隨着新南向政策的推動而增長。圖為2009年至2020年上旬台灣對東盟十國的貿易狀況。(黃雅慧/多維新聞)

一個值得注意的數據是,台灣在今(2020)年8月對東盟出口呈現-4.2%的負成長,反而8月對陸港出口年增22.9%,創下單月新高。換言之,新南向政策的實施下,對東南亞地區的貿易增長似乎效果不顯着。

當然,官方或學者可能會說近期對東南亞的貿易成績不佳有許多因素,包括中美貿易戰等等,因此不能因此否定新南向政策的成效。但這種說法只具一半的真實,但另一半可能是推託。

真實的部分在於,台商對東南亞的投資與貿易確實受到諸多外力影響,包括中美之間的貿易爭端、中國大陸的經商環境變化等等,這些外部因素都成為台商在東南亞地區的推拉力;但推託的部分也在於,這反突顯台商南進是依循經濟發展模式在進行佈局,南向是一種趨勢,並非因為政策推動使然。

根據台灣投審會統計,台灣至東盟地區投資金額最高為新加坡,主要集中在金融業;次高為越南,主要集中在製造業。(黃雅慧/多維新聞)

那麼,現在台商在東盟國家的佈局又是呈現何種面貌呢?首先,就投資而言,根據台經濟部投審會的數據顯示,台灣僅幾年投資最多的東盟地區為新加坡、越南、泰國與菲律賓等等。

其中,根據台經濟部調查指出,台灣對新加坡與菲律賓以金融及保險業為主,其餘各國均以製造業為主,特別是越南,台商對當地的製造業投資達到86.3%。

根據台經濟部調查指出,台灣對新加坡與菲律賓以金融及保險業為主,其餘各國均以製造業為主。(台灣經濟部)

由上述可知,儘管台灣在當地投資以製造業為主,如果將視角轉移至進出口部分,從東盟地區角度來看,台灣產品在當地進口市佔率其實不差。以東盟五國(新加坡、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泰國、菲律賓)來看,台灣市佔率4.95%,排名僅次中國大陸、美國與日本。

但值得注意的是,近幾年台灣在東盟六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的進口市場成長率呈現下行趨勢。這意味着雖然台灣在東南亞幾個主要國家市場市佔率不錯,但如果將時間拉長,成長率在減少,這不失為一個警訊。

台灣產品在當地進口市佔率其實不差。以東盟五國來看,台灣市佔率4.95%,排名僅次中國大陸、美國與日本。 (黃雅慧/多維新聞)

除此之外,一個更大的隱憂便是中國大陸主導的RCEP將在年內簽約,而台灣在兩岸關係不佳的態勢下要加入目前有極大困難,因為勢必會面臨大陸的壓力。屆時台灣傳統產業的出口,比如鋼鐵、紡織、工具機等產業將再度面臨關税問題,台灣業者在這個壓力下可能選擇將產業外移到當地,如此一來,將對台灣長期經濟發展不利。

近幾年台灣在東盟六國的進口市場成長率,相較其他國競爭對手國家呈現下行趨勢,不失為一警訊。(黃雅慧/多維新聞)

政治與經濟難以在地緣政治變化下完全脱鈎。因此以逐利為主的企業大多不想選邊站,希望在和平穩定當時實現營利。而蔡英文政府如果要繼續推動新南向,應該顧慮到台商在當地的發展狀況,包括台灣企業在東南亞的佈局的全貌,甚至處理好與東盟地區的官方關係,比如台商念茲在茲的投資保障協議、金融合作備忘錄等等,如果官方能建立起平台,共享信息,對於在當地的台商才會是比較好的助力。

可是,今日民進黨政府選邊美國,企望新南向能與美國印太戰略進行合作,但必須注意的是,這些合作虛的成分多過於實質貢獻。真正能給台商幫助的還是在關税上、在貿易協議上能參與到東南亞市場,並取得先機。因此,當蔡英文在勾勒下一波新南向政策時,在政治上選邊美國營造友好聯盟時,必須捫心自問,那對台灣民眾的牛肉何在?實質利益何在?如此,才能在不確定的環境中,真正為台商在東南亞地區開拓一條實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