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以「浮誇風」為鑑 勿重蹈「厲害了我的國」覆轍

撰文:泉野
出版:更新:

中共十九屆五中全會公報已經由官媒新華社對外公布,雖然最終的《決定》還需數日才能出爐,但從這份六千餘字的公報不難看出,習近平勃勃雄心,意圖在下一個五年帶領中國邁上新台階。

習近平這哦去撰文表示,中國要鍛造「殺手鐧」技術,反制外國斷供威脅。(路透社)

習近平的底氣何在?公報在研判內外局勢時給出了答案。具體來說,「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制度優勢顯著,治理效能提升,經濟長期向好,物質基礎雄厚,人力資源豐富,市場空間廣闊,發展韌性強勁,社會大局穩定,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

緊接着,公報也列明瞭中國目前存在的短板,「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重點領域關鍵環節改革任務仍然艱鉅,創新能力不適應高質量發展要求,農業基礎還不穩固,城鄉區域發展和收入分配差距較大,生態環保任重道遠,民生保障存在短板,社會治理還有弱項。」

誠如公報所言,中國的確優勢明顯,可自疫情發生以來,從政界到學界,再到媒體報端以及街頭巷尾,最高頻出現的一個詞,卻是「不確定性」。公報中也提到,「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人心,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國際環境日趨複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在這樣的充滿各種「不確定性」的周期中,中國的「十四五」規劃想要給出確定性的遠景目標,實屬不易。何況,還要時刻面對來自美國的全方位極限施壓。

內地疫情受控,民眾生活已逐步恢復正常。(中新社)

但比先前看給出遠景目標更難的,是對於中國當下優勢與短板的冷靜判斷和洞悉。習近平作為最高領導人,作為五中全會公報中首次提到的「掌舵人」,顯然是對此有深刻認識,所以才會因應於時與勢不斷再研判中國的發展環境,再定位、再調整中國發展目標以及發展舉措,才會在深圳特區成立40周年講話中直言,「當前,改革又到了一個新的歷史關頭,很多都是前所未有的新問題,推進改革的複雜程度、敏感程度、艱鉅程度不亞於40年前」。

可習近平的冷靜之外,卻是自中國疫情得以緩解以來瀰漫於中國社會的浮躁情緒,中國官媒喉舌更是不斷給這種情緒添油加火。其中邏輯在於,疫情這樣一場大的危機都被中國克服了,還有什麼是克服不了的?如此一來,不僅美國是「紙老虎」不足為懼,台灣問題之解決也該不惜一戰。

10月22日,四川成都,生產線上的工人師傅正在檢查生產出的半成品口罩。(中新社)

當前的中國,是不是已經到了「厲害了我的國」的地步?是不是真的成了令世界懼怕的強國? 李克強在今年兩會記者會上的大實話言猶在耳,尤其是「(中國)有6億人每個月的收入也就1,000元」,而中興和華為的遭遇也近在眼前。中共十九大報吿亦明確寫道,「必須認識到,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沒有改變我們對我國社會主義所處歷史階段的判斷,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我國是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的國際地位沒有變。」

五中全會之公報作為最高層鼓舞人心、提振信心發出的動員令,用諸如「一定能夠」之類的表述無可厚非,給出各種遠景目標也在情理之中,但也要避免重蹈「厲害了我的國」之覆轍,警惕「浮誇風」和「大躍進」捲土重來。在五中全會前,中國高校系統的「一流大學」風波,就被批駁為一場充滿「大躍進」思維的鬧劇。好在,爭議四起之際,中國教育部新聞發言人給出了實事求是的回應——「我們國家高等教育的整體實力和世界一流大學相比還有不小的差距」,「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艱鉅的任務,對此要有清醒的認識」。

「厲害了我的國」一度佔據中國主流媒體,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中國央視截圖)

清醒認識自己的短板和不足,不是「事事不如人」的悲觀主義和投降主義,而是為了規避不必要的風險,進而更好的向前走。在今次公布的五中全會公報中,多次提到「發展」,「發展利益」也與國家主權、安全並列,予以進一步強調。而在10月30日上午召開的五中全會精神解讀新聞發佈會上披露的規劃起草五條原則中,發展與安全也在列,以「確保不發生影響現代化進程的系統性風險」。有發展才能安全,安全了才能進一步發展,不管是發展還是安全,大前提是對於自身的清醒認識,做好自己的事,如此才知道如何揚長補短,才能走的更穩、更遠。

回看歷史,因為急於求成,違背政治與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規律,中國在毛時代曾一度深陷「浮誇風」和 「大躍進」的泥沼中,也因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以史為鑑,在今天這個向現代化國家發力衝刺的時代,也尤其需要警惕「浮誇風」和「大躍進」捲土重來。尤其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今天,當中國已經無法繼續韜光養晦時,任何層面的「浮誇風」、「大躍進」都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妄自尊大」,這是過去幾年中國與外部世界打交道時掛在嘴邊的姿態表達,迫切地需要成為自上而下的共識和身體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