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狼外交官」是怎樣煉成的?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外交部官網「組織機構」欄目日前顯示,胡鍵已出任外交部新聞司副司長。據悉,他是資深傳媒人,曾在南方日報工作多年,並擔任領導職務。
目前,外交部新聞司共有「一正五副」6位司領導,司長為華春瑩,副司長為汪文斌、於敦海、趙立堅、胡鍵、蔣小燕。

盧沙野駐加駐法任內屢掀爭議

在防火長城外,個別論者根據胡鍵背景,推測他作為來自傳媒界的「外人」,空降到外交部新聞司,可能是官方意識到「戰狼外交」未奏效,所以有必要加以調整改善。不過這些講法純屬推測,唯有留待觀察外交部發言人之後的言行舉止,才可以從中再作較為確切的聯想和推敲。

無論如何,「戰狼外交」的確是經常引起大大小小的對外紛爭,致使外交部人事一有甚麼風吹草動,各方都立刻會將之與「戰狼」扯上關係。

胡鍵曾任南方報業集團高層。(網上圖片)

新聞上看到「戰狼」二字,一般都只關乎中國外交官的言辭表態,其內容對支持者而言是理直氣壯,對反對者而則是無禮小家。

以盧沙野為例,其駐加大使任內爆發孟晚舟案,當時他警告渥太華如封殺華為,將會面臨「後果」,引起加國政壇譁然。後來他升任為駐法大使,也由於涉嫌曲解法國參議員支持種族歧視,以及影射法國養老院於新冠疫情期間置老人生死於不顧,遭到法國外交部長傳召批評。

推薦文章:【新冠肺炎】法國傳召中國大使表不滿 一篇網文掀「戰狼」爭議

身在其位就必須謀其政

外交官行事要張弛有度,一味求和討好自然有失國格,但如所言所行由化解外交問題,演變為創造新一輪外交問題,那對於本國塑造有利的國際環境又有何助力呢?

如果配合實際行動如「限加令」,外交官可以「引導」所駐國行為,戰狼不戰狼就僅是個標籤,因為始終效果最緊要;然而擺在眼前的事實是,加拿大和法國確未有公開封殺華為,但就以幕後勸說或重重設限,變相驅使本地電訊商棄用華為,也等同對中國投下「不信任票」。

推薦文章:「限加令」與「限澳令」何以成效不彰?

駐法國大使盧沙野。(資料圖片)

要將雙邊關係欠缺互信推到一個大使身上,如此指控絕對是不公平,始終最基本是一個巴掌拍不響的,西方陣營忌華疑華氣氛愈來愈嚴重,加拿大更跑在前頭捲入孟晚舟案,大使講多一句講少一句似乎都無關大局了。

話雖如此,身在其位就必須謀其政,所謂「戰狼外交官」面對愈來愈多的挑戰,究竟是在挑戰中遊刃有餘呢?抑或是愈搞愈複雜小事化大呢?

中國與西方「今時不同往日」

必須承認的是,在防火長城內,「戰狼外交官」大受歡迎,尤其是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說他是位「網紅」也並不為過。美國對華步步進逼,過去大半年更可說是冷戰級數圍堵:介入港台疆藏南海等中方「紅線議題」、打突擊關閉中國駐侯斯頓領事館、逐步收緊華為包圍網、對華關稅戰維持高火力等等。有見及此,不少國民視美國為敵人,又視西方陣營「為虎作倀」,痛罵幾句已經算是客氣了,難不成被打完左邊臉還要亮出右邊臉給對方打?

推薦文章:不封殺但收緊「包圍網」 法國真的「不是要打擊華為」?

改革開放超過40年,中國社會經濟成就有目共睹,國民自信亦大幅提升,由當初自覺在西方陣營面前矮一截,不夠兩代人間便轉為有與之平起平坐青出於藍的信心。

孟晚舟案餘波未了 駐加大使透露中國外交布局

當西方仍是對中國有諸多不滿,擺起一副指導教訓看不起的模樣,有無道理都好,都是與國民的當下觀感有落差。正是在這個落差之間,「戰狼外交官」應運而起,代表這些國民去告訴西方:中國已經不是國弱民窮的中國,西方應當對華改變頤指氣使的態度。

推薦文章:任正非批中國科研急功近利 華為困境揭示「雙循環」3大挑戰

上述粗略正反立論確實不難,而最困難的是,外交官如何捍衛國格之餘,軟硬兼施得來有成效,而不是像如今單為了爭論「戰狼不戰狼」就耗費心力時間,這還只是口水戰而已。與此同時,對於國際環境,國民更有自信是情理之中,但也需要不時反思,來之不易的成就在多大程度上取決於有利的外部條件,而美國在多大程度上能代表「西方陣營」,從而避免將複雜可能性簡化為一成不變的敵我分明,降低誤判或過火反應的風險。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