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已婚愛人結局吞槍引發「維特效應」自殺潮 卻是教人求生之書

撰文:許芷婷
出版:更新:

歌德寫了一本書,名叫《少年維特的煩惱》。書中的男主角追求已婚的愛人,求之不得,輾轉反側,最後竟然吞槍自殺。聽聞當年引來讀者模仿,《少年維特的煩惱》更一度成為禁書,模仿的自殺行為更被稱為「維特效應」。
只是,或許「作者已死」,很多人不知道歌德寫這書,是為了求生,而不是求死。
編按:自殺絕不淒美,亦無助解決問題。有需要,應馬上尋求協助。(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24小時熱線:23892222)

(《少年歌德的煩惱》劇照)

「維特效應」是甚麼?

我們時時提到的「維特效應」,其實是1974年研究人員提出的,指媒體報導自殺事件會引起模仿效應,激發更多自殺,令人覺得以相似的方法便可以消除痛苦。

而受影響的人大多都是年老或年輕的人,甚少中年人。而他們也會模仿自殺方式,時間也會在報導後數天至一星期內發生。不過,以他的作品來命名的歌德可不這樣「認同」,歌德也曾想過結束,但《少年維特的煩惱》卻是用來自嘲自己曾經那麼「愚不可及」。

*歌德的故事也曾被改編拍成電影:

+1

歌德寫《少年維特的煩惱》,不是為了求死

「維特效應」來自《少年維特的煩惱》,而這卻不是一本求死之書。

悲劇即使反映現實,也頂多只是一面。《少年維特的煩惱》固然是經典,但讀畢便跟隨書中主角離去,實是誇張了點。當年《少年維特的煩惱》出版,便非常暢銷,也有不少傳聞引來不少模仿,在1784年英國雜誌《The Gentleman’s Magazine》更刊登了一則訃聞,稱在倫敦有位舞蹈家自殺,枕下正是《少年維特的煩惱》,指值得反省這書對讀者的影響。自書本出版以來,也有零星的自殺事件,傳聞他們身旁也總有本《少年維特的煩惱》。

不過,自殺的原因多樣,事情也久遠,要考證也有一定難度。但是,可以肯定的是,要是讀者真的為了歌德的作品而去尋死,那便是完全誤解了作者的意思。歌德在他的自傳中寫道:「我搜集不少刀劍,其中有一柄經打磨的名貴短劍。我常把它放在床邊,在每晚熄燈以前,我自己會以劍抵胸口,看有沒有決心把銳利的劍鋒刺入兩三吋深,可是我總沒有一次做得出來,後來我終於自嘲愚不可及,此後我便拋去一切憂鬱,決心活下去。」

(《少年歌德的煩惱》劇照)

而這活下去的決心,他決意要在文藝作品表現出來,便寫成《少年維特的煩惱》。因此,這書不是求死,而是求生。當然,我們不是文豪,夜夜磨刀劍也能磨出生存意志,也能磨出經典作品;平凡人自有平凡人的解決辦法,想不開不如吃宵夜,大肚能容天下事,吃到發福便運動,不就又找到生存動力了嗎?

你又哪知道,要是你待多一陣子,就多一陣子,事情或許就不一樣了呢?就如要是少年維特沒有吞槍,再等多數年,或許他也會遇上另一個她,結婚生子?

資料來源:The Vintag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