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鱒在內地被列作「三文魚」 生吃會有什麼風險?

撰文:崔德興
出版:更新:

中國水產流通與加工協會日前聯同三文魚分會發出公示,稱已訂立《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將虹鱒歸類為「三文魚」,並強調三文魚只是鮭科魚類統稱。一名《生食三文魚》標準製定者更聲稱,「鹹水和淡水」的寄生蟲風險同樣,沒有大小之分。
相關標準引起國內輿論質疑,甚至影響國內主要大城市的國產三文魚(鮭魚)銷量。有商人表示,日後在銷售三文魚時上不會再稱作「三文魚」,改稱海產「大西洋鮭」,以茲識別。
不過,生吃虹鱒其實會有什麼風險?有專家表示,淡水虹鱒寄生蟲較多,生吃容易影響人體健康,甚至可以致命。即便業界聲稱有方法使寄生蟲的寄生機率減至極低水平,但從專業角度而言,其實很難做到。

虹鱒是淡水魚,普遍是煮熟食用,不建議生食。(視覺中國)

根據國際知名醫學數據庫Pubmed網站紀錄,無論野生還是養殖,淡水虹鱒都已在全世界多個地區留下感染裂頭絛蟲(Diphyllobothrium)的文獻記錄。比如1980年代,美國西岸曾爆發絛蟲感染,當地科學家研究認為,生食虹鱒所屬的馬哈魚屬魚類(Oncorhynchus)是導致此次疫情的主要原因。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健康教育諮詢檢測中心主任陳家旭介紹,裂頭絛蟲一般先通過外來污染,如鳥類與哺乳類動物的糞便進入水體,隨後附著在劍水蚤等魚蟲飼料上進入魚體,最終被生食魚肉的人類攝入腹中。感染者會出現腹痛、噁心、腹瀉或便秘,當幼蟲囊孢在大腦中發育時,症狀包括劇烈頭痛、失明,抽搐和癲癇發作,嚴重的可能會致命。

漁業協會聲稱能使寄生蟲寄生機率降至極低

中國漁業協會曾表示,國產養殖虹鱒生活在流動的冷水中,加上同時裝備有鳥類防護設施阻斷寄生蟲糞源傳播,能使寄生蟲寄生的機率極低。對此,陳家旭認為,能否杜絕野生動物糞便污染是決定寄生蟲風險的關鍵。養殖中心畢竟在自然環境中,而不是處在完全封閉的大棚裏,「我也不敢說它完全做不到,但是做到的困難比較大。」

陳家旭指出,許多寄生蟲體不能耐受海水高鹽度帶來的高滲透壓,因此淡水寄生蟲的種類要比海水寄生蟲多得多。由於人體環境更接近淡水,海洋魚類及海洋哺乳類體內異尖線蟲由於滲透壓關係同樣難以在人體內久留。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肝膽外科副主任張磊亦表示,異尖線蟲對人體的影響具有一過性,往往導致患者在食用魚肉後產生腹瀉,而淡水寄生蟲則會在人體中消無聲息地潛伏。也就是說,與「大西洋鮭」(三文魚)相比,虹鱒體內的寄生蟲的種類較多,人類生吃虹鱒感染寄生蟲的機會自然較大,而且虹鱒的寄生蟲也更易潛伏在人體內。

闊節裂頭絛蟲。(網上圖片)

海外要求出售魚類前先冷凍 殺滅寄生蟲

8月20日,全球最大三文魚出口國挪威的食品安全部門發佈公告稱,全生食或大部分生食的水產品必須在食用前冷凍,目的是殺死任何可能存在於產品中的寄生蟲。挪威雖然也養殖虹鱒,但是採用海水養殖,不會感染淡水中的寄生蟲。

而在海水魚中,一大​​主要的寄生蟲為異尖線蟲。據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FDA,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2001年發布的《冷熏加工魚肉防疫工序與指標》表示,所有野生捕撈的太平洋鮭都應被視作含有異尖線蟲。根據對美國冰鮮紅鮭、銀鮭、帝王鮭魚肉的抽檢結果顯示,異尖線蟲感染率高達75%。陳家旭則表示,異尖線蟲在中國東海海域的魚類中感染率非常高,「少的有百分之二三十,多的可能百分之百」。

為了杜絕寄生蟲風險,FDA在1998年的《魚類及生鮮產品風險防控手冊》中要求生魚肉在供應給消費者之前應通過在零下20攝氏度環境下冷凍七天,或在零下35攝氏度環境下冷凍15小時以上來殺死寄生蟲。實驗表明,這一冷凍手段對殺死絛蟲、異尖線蟲等寄生蟲而言綽綽有餘。而對普通消費者來說,如果依然不放心,只要將魚肉燒熟後再食用即可規避寄生蟲風險。

(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