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傅瑩:中美關係能否從危險的邊緣回歸?

撰文:朱加樟
出版:更新: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10月31日(周三)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外事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社科院全球戰略智庫首席專家傅瑩於美媒彭博新聞網發表文章,當中指出美國對中國提出的許多指控並非基於可靠事實,而中國也應該更積極地與美國公眾和國際社會溝通,以消除各種誤解。

中美貿易戰愈演愈烈,中美關係日益緊張,傅瑩指中國應該更積極地與美國公眾和國際社會溝通,以消除各種誤解。(資料圖片)

傅瑩的文章題為《中美關係能否從危險的邊緣回歸?》。對於中美關係日益緊張,文章稱造成原因是多樣化的,當中包括在工業和技術領域圍繞新增長動能的競爭,以及中國動搖了自由民主國家的政治力量。此外,美國等西方發達國家基於對不同政治制度的懷疑心態,對中國在共產黨領導下取得成功疑懼日深。

文章又稱,美國需要意識到,它的諸多怨訴都建立在不牢固的事實基礎之上。例如,美國自認為是全球化的受害者,但事實上美國是全球化的長期主要受益者,美國跨國公司獲得了巨額利潤,而海外低成本加工製造和低價進口商品以及全球美元環流,則無疑有助於維持美國的經濟繁榮和高水準的民生水平。

文章又指出,美國對中國提出的許多指控並非基於可靠事實,這表明,在美國關於中國和中國的目標和利益方面的信息是缺失的。有些指控也被故意用來作為抹黑或抨擊中國的理由。例如,如果某些中國個人或媒體以公開合法的方式對美國政治發表評論,卻會被指責為官方干涉美國內政。

傅瑩在文章中提出,中國人可以做更多努力來消除傷害中國形象的誤解。(資料圖片)

以毒奶粉事件為例:中國應主動向外界通報

文章提出,中國人可以做更多努力來消除這類傷害形象的誤解,官員和學者可以更積極地與美國公眾和更廣泛的國際社會進行溝通。舉例來說,2008年發生了三聚氰胺嬰兒配方奶粉事件,現任白宮貿易顧問納瓦羅在他的書中有渲染和扭曲的描述。但如果中國人能主動向外界進行全面通報,說明事件如何得到徹查,相關人如何被懲處,法律法規如何得到嚴格執行以避免再發生,這樣的扭曲描述就不會輕易傳播。

文章進一步提出,中國有權在其政治體制受到攻擊時捍衛政治主權。同時,對美方提出的具體問題也可以做出說明和給予回應。舉例來說,美國人批評中國在應對氣候變化上不夠努力,而實際上中國為改善環境付出巨大經濟代價,一些工廠不得不關閉,下崗工人需要再培訓和安置。中國人為維護一個健康的地球所經歷的種種困難應該讓世人所知曉。 

(彭博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