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封殺華為、介入南海 澳洲會成為下一個加拿大嗎?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一子錯滿盤皆落索,加拿大於去年底應美國要求,拘捕華為副董事長孟晚舟,成中美之間的磨心,對華經貿往來受嚴重打擊。加拿大的例子顯示,中等國家如果在中美貿易戰裡「選邊站」,甚至淪為「馬前卒」,後果可以十分嚴重。可是相比加拿大,澳洲作為另一個親美中等國家,其實對華攻勢更加猛烈,但就下場就暫時相對較好。

按最近貿易戰進展,中方已開口要打「稀土牌」,限制對美出口,制肘美國高科技產業的生產線。就在這骨節眼上,澳洲稀土公司Lynas最近則與美國廠商合作,建立稀土生產線,拓展商機,另有報道更指,澳洲多間公司已經接近與新客戶簽訂協議,推進更多稀土項目發展。本來有主要供應者退出,由其他供應者補上佔便宜,算不上是一件過份事,但觀乎過去兩年中澳關係發展,視之為來者不善其實並不為過。

指控中國威迫利誘「干涉內政」

中加關係急轉直下,幾乎可說只有孟晚舟事件作單一原因,而中澳關係暗湧處處,就早已有跡可尋。近幾年澳洲政壇經常指控中國「干政」,不只暗中遊說澳洲政界人士,還以經濟力量威迫利誘澳洲工商界、學界和傳媒,要求對方遵行北京的意願。

澳洲總理莫里森。(資料圖片)

去年由於捐款人被指與北京有聯繫,有澳洲參議員陷入醜聞而辭職,觸發澳洲議會修訂《反外國干預法》,內容包括禁止外國干涉政治,加強洩露機密訊息的罰則,並將損害澳洲與他國經濟關係的行為定為犯罪。中方就此抗議,並視之為反華「獵巫」的舉動。

積極參與美國地緣政治戰略

尤有甚者,雖然加拿大在北美如同美國後花園,但講到參與美國的地緣政治戰略,卻遠遠不及澳洲般積極。

作為美國在南太平洋的主要盟友,澳洲近年積極配合華府,抵抗中國力量,力圖鞏固坎培拉於太平洋島國間的領導地位;與此同時,澳洲亦響應美國呼籲,籌辦宣示「航行自由」的行動,例如於去年10月,澳洲軍方聯同新加坡、馬來西亞、新西蘭及英國軍方,在南海海域進行為期三週的「國際安全演習」。另一方面,澳洲是少數明言封殺華為的國家,相反加拿大至今仍未明確表態,不一定會跟從美國號召。

由此可見,同樣作為美國的「馬前卒」,澳洲比加拿大走得更快更遠,然而中方的反制卻非常克制,並且相對低調。確實近來中國赴澳留學生下跌,中國投資也開始撤出澳洲房地產市場,但到了今年2月,北京才疑似限制進口澳洲煤炭。相對而言,中國半年來逐步禁制加拿大農產品,以至芥花籽商品、大豆和豬肉都無一倖免,而北京更在孟晚舟事件後拘捕兩名加拿大人。

中國官方近期對被視為「王牌」之一的稀土動作連連,令外界猜測中國可能以「稀土牌」反制美國。(資料圖片)

加拿大「道義上」更說不過去

為甚麼澳加會有「差別待遇」呢?大概在北京眼中,澳洲作為美國盟友,從經濟面和軍事面明刀明槍給予支持,道義上還說得過去,給予對等還擊即可,而加拿大則完全是另一回事:美國以違反伊朗禁令為理由,要求加拿大逮捕孟晚舟,渥太華一則忽略箇中政治動機,二則不考量做法有「擄人勒索」之嫌,三則不留有一線事先作些許警告,故此已被中方列為「背信棄義」的宵小之輩,也不用講究是否對等還擊,反而應該要狠狠重擊。

不過這代表澳洲可以躲在美國身後高枕無憂嗎?儘管澳洲總理莫里森稱,其政府可以同時支持「朋友」(美國)和「客戶」(中國),事實卻是中澳交惡的趨勢經已開始,中方反制亦陸續到位,假如坎培拉繼續沿此路走下去,繼續在中美貿易戰高調現身,難保不會遭遇另一宗「孟晚舟事件」,以至北京有足夠的政治動機以及道德理據,一口氣清算澳洲近年對華所作所為,如加拿大般成為殺雞儆猴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