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白天當student」 韓國瑜中英夾雜遭嘲諷的背後

撰文:多維新聞
出版:更新:

香港人經常說話都中英夾雜,大家都習以為常。但對台灣人來說,中英夾雜反而讓人覺得很造作,甚至感到厭煩。
比方最近,台灣高雄市長韓國瑜應美國商會邀請出席活動,致詞期間,韓國瑜不時中英文交錯,因此被不少網民戲謔,而中英夾雜說話的方式也成為台灣近期最火熱的話題。
撰稿:伍逸豪

台灣名媛李晶晶過去發言時常中英夾雜,被台網民形容為「晶晶體」。(李晶晶FB)

談及台灣對於「中英夾雜」惡評如潮,得從「晶晶體」說起。2016年,台灣名媛李晶晶在接受時尚雜誌專訪時,其特殊的中英文夾雜語法,像是「現在的女生都很active」、「這品牌真的很amazing」等等,讓台灣網民印象深刻,甚至查出她的Facebook發文也是這種風格,從而將此說話和書寫方式封為「晶晶體」。

目前,「晶晶體」再度變成台灣網絡世界熱議和模仿的關鍵,則是韓國瑜今(2019)年8月21日受邀到台北市美國商會演說。前兩分鐘的演講不時以中英文穿插,例如他分享自己求學過程,曾經白天當student(學生),晚上在American Club(美僑俱樂部)當Security Guard(保安)等等。

演講視頻曝光之後,網民嘲諷韓國瑜是「晶晶體」上身,並質疑其英文系學歷的英語程度為何僅止於此。後來甚至牽扯出案外案,有Facebook粉絲專頁指韓國瑜畢業自東吳大學英文系夜間部,晚上要上課,怎麼可能有時間去當保安?就此懷疑韓國瑜說法不實。此事韓國瑜陣營拿出了學位證書,以及其大學同班同學出面做證,澄清了韓國瑜畢業於日間部而非夜間部。

+9

「晶晶體」持續在台灣政治圈發酵,蔡英文和台灣行政院長蘇貞昌都加入戰局。蔡英文8月28日出席「TED x Weekend Taipei啟動會議」活動,致詞時冒出一句「這次可以被TED邀請,我真的覺得very honoured」,儘管她說「我沒影射任何人」,但仍引來哄堂大笑。

蘇貞昌的回應方式更酸,刻意模仿「晶晶體」說:「這就是一種流行,隨著人的高興,譬如說我是很busy,因為我很多things要do」,也不忘對韓國瑜補上一刀:「晶晶體」由小女生講滿可愛的,但是在美國人面前這樣講會讓人家笑死。面對蘇貞昌的批評,韓國瑜同樣以「晶晶體」杠回去:「蘇院長very good」。

台灣行政體系上至中央下至地方,「晶晶體」一夕爆紅,政府高層和地方首長一來一往,或許可以用一種輕鬆的態度來面對,幽對方一默化解開政治上的嚴肅。然而,「晶晶體」事件同樣也折射出台灣民主政治背後的困境。

韓國瑜的「晶晶體」發言光大後,蔡英文也在公開場合模仿一段。(蔡英文FB)

首先,一旦進入了選舉節奏,無論總統、行政院長和高雄市長儘管同時具有政黨提名人或輔選的角色,但與行政首長之間的身份顯然完全混淆不分,中央地方本該就公共政策辯論交鋒,甚至妥協取得共識,但精力幾乎都傾向了選舉,進入備戰模式。因此緊抓著演講用語這類瑣碎小事,互噴口水、互相嘲諷。

蔡英文說得很好:「相互說服與傳達,是民主社會最重要訓練」,但是藍綠兩大黨這些負有名望的政治人物有做到嗎?今日執著在「晶晶體」,明日又會聚焦在什麼無厘頭的雞毛蒜皮呢?這就是實踐「守護台灣民主」、「台灣安全,人民有錢」等承諾的方式?中央和地方首長應該有符合身份的高度和格調,但一到了選舉都拋諸腦後了。

其次,「晶晶體」成為台灣社會茶餘飯後的一個話題,其實體現了這個社會的文化想像。台灣作為一個移民社會,且戰後思想、文化、意識形態都高度受到美國影響,中英夾雜的表達方式,老實說非常普遍,絕非韓國瑜或李晶晶的專利。但是,另一方面,英語又很自然地被視為精英的身份象徵,相對於中文能力,英語能力好就掌握了某種社會階層的地位;而放在政界之中,又同時具有掌握政治權力的意味。在這個情況下,一個政治人物能夠以流利的英語在美國或西方世界發表演講,往往就被矚目為通向權力殿堂的敲門磚或是墊腳石。

台行政院長蘇貞昌聽聞韓國瑜的「晶晶體」笑稱,美國人會笑死。(蘇貞昌FB)

既嘲諷中英夾雜的語言表達方式,又對於英語能力有高度的崇拜,這種共生和矛盾的心態,恰好透過韓國瑜「晶晶體」事件表露無遺,也揭露了藍綠政治人物口中「台灣主體性」的空洞或缺位。類似於台灣官方有意推動的雙語政策,韓國瑜從競選市長到競選總統,也同樣強調雙語的重要性,但是把「英語能力」等同於「國際視野」,或是在認知上把英語奉為高階語言,這種內在的不平等性,隱含了對於階級和權力關係的想像,不只阻礙了對於「雙語」的真正認識,也讓台灣真正的主體性被自我禁錮住。

台灣總統大選,過去看誰能通過「赴美趕考」,現在把「晶晶體」搬出來大做文章,民間社會開開玩笑無傷大雅,但政治人物放著正事不做,嘲笑質疑誰的英語「不夠好」。到底是誰在掏空台灣的民主品質,讓民主政治走向廉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