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讀:從台灣大選看香港民主前景

撰文:應濯
出版:更新:

2020年台灣大選已經落幕,現任總統、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以大幅度領先的票數,成功連任。現任高雄市長、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儘管一度掀起韓流,選前造勢現場火爆,但仍沒能創造奇蹟。
應該怎樣看待選舉結果?是哪些因素促成蔡英文的勝選和韓國瑜的敗選?兩岸關係又將何去何從?國民黨應該反思什麼?通過台灣選舉,怎麼看香港民主前景?香港01在大選結果出爐後採訪了香港天大研究院副院長伍俊飛,解讀大選。伍俊飛先生是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博士,曾為美國哈佛燕京學者,長期關注和研究台灣問題。以下為採訪實錄。

11日下午,大批民進黨支持者到民進黨競選總部外關注選舉進度。(中央社)

香港01:你認為是哪些因素促成蔡英文的勝選和韓國瑜的敗選?

伍俊飛:蔡英文勝選,關鍵在於成功打出三張牌,包括香港牌、主權牌、價值觀牌。去年6月香港爆發反修例風波後,在2018年「九合一」選舉中一敗塗地的民進黨抓住機會,攜手香港反對派,妖魔化大陸執政黨,向台灣民眾特別是青年人散播恐慌,導致年輕選民在大選中幾乎一面倒地支持蔡英文和民進黨。在競選過程中,蔡英文一直操弄兩岸統獨議題,渲染大陸武力威脅,把台灣描繪成被迫害者,把自己包裝成台灣主權的扞衛者,以悲情意識空前團結了綠營力量。值中美關係發生重大轉折之際,蔡英文堅定地站在美國一邊,強調台灣是自由民主陣營不可或缺的一員,號召民眾堅持自由民主價值、珍惜台灣與大陸不同的生活方式,向選民灌輸對大陸的「他者」意識,激發和提升了選民對台灣的本土價值認同。

香港01:蔡英文的民調在選前雖然大幅領先,但她的造勢現場沒有韓國瑜火爆,這讓許多人認為今次台灣大選的情況非常詭異,很難判定誰輸誰贏。結果選舉結果出爐後,蔡英文大幅度領先,這種選前選後、民調和造勢現場的反差說明了什麼?

2020年台灣大選已經結束,蔡英文(左)以大幅度領先的票數,贏得總統大選。圖為蔡英文召開國際記者會。(中央社)

伍俊飛:台灣選舉結果證明現場感覺與真正事實存在巨大差距。在正常情況下,民調比直覺更可靠。大選投票前,韓國瑜幾場造勢大會場面火爆,氣勢如虹,1月9日的凱達格蘭大道晚會吸引了超過100萬支持者,而蔡英文幾場活動則顯得比較冷清,這讓許多人產生一種錯覺,相信韓國瑜可能逆襲。這種誤判最大的問題在於忽視了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時代年輕人不同的行為模式。他們具有強烈的個體主義精神,不願意做任何政客的粉絲,只願做自己的主人。他們選擇蔡英文,不是因為對其「愚忠」,不會像韓粉那樣在街頭熱烈地表達忠心,而是在內心認同蔡的政見和價值觀。

香港01:蔡英文在台灣「九合一」選舉時,支持率低迷,民調明顯落後於韓國瑜等人,結果後來在香港爆發修例風波時,通過操作香港議題,激起台灣社會反「一國兩制」和反中情緒,讓支持率實現逆襲。如今,蔡英文贏得大選,是否說明她操作的反「一國兩制」和反中情緒取得成效?你怎麼看台灣社會的民意?

伍俊飛:從蔡英文勝選情況來看,她操作統獨議題,大打香港牌,刺激選民反中情緒,確實有效。選舉結果說明台灣社會主流接受「一國兩制」還需要漫長的時間。大陸對此需要有耐心,統一台灣不能操之過急,當前倒是需要儘快深化「一國兩制」的理論和實踐,為兩岸關係發展找到新思路。迄今為止,大陸對「一國兩制」的詮釋仍停留在於法和術的層面,而先賢主張「以道立法」、「以道御術」,只有確立和闡釋清楚其「道」即價值觀層面的優勢,「一國兩制」才能被台灣民眾廣泛接受。

蔡英文(右)13日在台灣總統府接見華府智庫「美國企業研究院」民主及印太戰略訪問團。(中央社)

香港01:過去幾年,許多人都注意到國民黨在台灣社會的頹勢。本來韓國瑜的出現,讓不少人以為國民黨有重新崛起的可能,結果韓國瑜還是敗選了。而一直以來,國民黨常常因為各種問題而備受詬病,包括內鬥內行、外斗外行,分裂的政治文化,缺乏新人和年輕人,缺乏核心論述。國民黨應該反思什麼?今次國民黨敗選是否預示其在台灣日益走向式微?未來國民黨還有重返執政的可能性嗎?

伍俊飛:韓國瑜的出現明顯改變了國民黨內部生態,「韓流」洶湧表明了國民黨基層求變的渴望,這本來是國民黨轉型的良好契機,但韓國瑜在高雄立足未穩就匆忙上陣選「總統」,對時機的選擇並非明智,更重要的是,他的敗選會加劇國民黨的內鬥和分裂,極大弱化國民黨對蔡英文政府的制衡能力。

今次選舉再次說明國民黨至少存在兩大積弊,即過於精英化和利益集團化。前者導致平民對其不滿,不如民進黨接地氣;後者導致改革困難,不如民進黨轉型迅速。過去這麼多年,國民黨一直未能成功實現轉型,不像共產黨和民進黨一直在轉型,比如共產黨曾通過提出和落實「三個代表」轉型成為一個全民式精英政黨。當然,國民黨還可以捲土重來,但前提是民進黨潰散,目前看來短期無望。

1月11日晚,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中)宣布敗選。(楊滕凱/多維新聞)

香港01:你怎麼看香港議題對於今次台灣大選的影響?

伍俊飛:蔡英文利用「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口號,大打香港牌,散布對大陸執政黨的恐懼感,激起了台灣社會的反「一國兩制」情緒,遏制了「九合一」選舉後國民黨的氣勢,影響了選舉結果。這說明香港議題對於台灣大選具有不可忽視的影響。考慮到當前香港局勢依然充滿不確定性,法治的重建尚需時日,香港議題估計會在未來台灣長期發酵。今次大陸在文宣上的反擊顯得陳舊老套,蒼白無力,動搖了台灣人民對「一國兩制」的信心。對於大陸來說,講清楚「兩制台灣方案」是當務之急,也是扭轉檯海局勢的機會。

香港01:香港社會如何理解台灣大選?怎麼理解香港和台灣之間的特殊聯結?

伍俊飛:在香港,不同的群體對台灣大選有不同的理解。反對派認為民進黨的勝利是台灣人和香港人特殊聯結的勝利,是西式自由民主價值觀的勝利,選舉結果證明挑戰大陸能夠得到社會的廣泛支持,這必然激勵香港反對派繼續要求充滿理想主義色彩的雙普選。建制派則認識到香港持續混亂的巨大危害性,香港的管治不僅僅是香港的事務,也具有重大溢出效應,是中國之治的關鍵一環。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社會對台灣選舉的解讀主要基於自身立場和角度,容易放大香港因素對台灣政治的影響。蔡英文之所以獲得壓倒性的勝利,不是因為其政績良好,而是主要得益於外部環境,香港因素只是其中之一。中美關係惡化暴露了中美之間的價值觀分歧,讓蔡英文能夠借力打力,掌握選舉中的話語權,同時,在大陸的部分台商逐漸將生產基地遷回台灣,確實在短期內促進了島內經濟增長。

港人需要明白的是,蔡英文政府拉上香港來反共抗中的出發點是台灣利益,而不是為了促進香港的福祉。民進黨對《難民法》的處理方式,清楚地表明他們主要是利用香港反對派,而非實實在在地保護其利益。

國民黨15日召開中常會討論總統大選後黨主席請辭一案,數名青年黨員在中央黨部大廳高舉「清黨 反紅統」看板抗議,與黨工、保全發生衝突。(中央社)

從台灣大選看香港民主前景

香港01:在今天的香港,普遍有追求民主的共識。通過台灣選舉,怎麼看香港民主前景?

伍俊飛:台灣民主最大的軟肋在於,制度的改變無助於台灣經濟的發展,此次蔡英文連任也無法改變台灣經濟江河日下的局面。在新的任期,蔡英文勢必進一步推動與大陸市場脫鉤的進程,這樣的話,台灣將逐步失去與大陸密切的經濟聯繫,島內經濟難以快速發展。堅持「美國優先」的特朗普(Donald John Trump)政府,肯定也不會給台灣經濟帶來多少助益,基本上將維持對台口惠而實不至的狀態。

這正是值得港人警覺的地方。西式民主與經濟增長之間不存在必然的因果關係,但是政治結構確實影響經濟發展,過於分散的權力確實降低經濟效率。不能說民主妨礙經濟發展,但中原文明下的經濟體實行西式民主的確容易引發社會分裂與衝突,並進而阻礙經濟發展,關鍵在於它缺乏西方社會基於個體主義與宗教信仰互動而形成的社會共識。

在現代社會,無人反對民主的原則,各方的分歧在於實行什麼樣的民主、如何在不同的文化傳統下落實民主。未來香港民主發展不能脫離幾個要點。首先,它不能成為顛覆國家主體的社會運動,而要適應大陸政治變遷的步伐;其次,它不能生搬硬套西式民主形式,而要植根於中原文化與香港既有傳統;最後,它不能破壞香港已經積累的財富和資源,而要在政治民主與經濟發展之間取得平衡。

11日晚,有人在蔡英文競選總部外揮舞「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中央社)

兩岸關係將何去何從

香港01:贏得選舉後,蔡英文未來四年對大陸態度是否更加強硬?兩岸關係將何去何從?

伍俊飛:過去4年,兩岸關係已經出現大幅倒退,未來兩岸關係將在曲折中艱難前進。鑒於大陸龐大的經濟和軍事實力,蔡英文不敢公然宣布獨立,但是蔡英文及民進黨可能會放手推動「去中國化」,鼓勵在大陸的台商迴流島內,降低台灣經濟對大陸市場的依賴程度,推動台灣社會與大陸脫鉤,努力將台灣引至與大陸漸行漸遠的方向。同時,民進黨政府會積極配合美國特朗普政府的對華政策,並加快與港獨勢力合流進程,以此來減輕大陸統一台灣的巨大壓力。

香港01:你認為北京將會怎樣應對蔡英文勝選後的台灣局勢和兩岸關係發展?

伍俊飛:大陸對台政策近期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接下來大概率還是以穩為主,同時可能會認真反思,討論新思維,特別是在台灣與大陸主權問題上,或許會有更多探討。台灣不同於香港,畢竟1949年前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國家。如何在既有民族國家體系中給予台灣足夠的國際空間,這是大陸難以迴避的問題。實際上,在堅持「一個中國」的前提下,大陸可以靈活處理台灣的主權訴求,歐洲的馬耳他騎士團(Sovereign Military Order of Malta)是值得借鑒的案例。「兩制台灣方案」,大陸目前只是給出口號,現在需要更多思考如何落到實處。與此同時,大陸不會放棄武力統一台灣的選擇,估計會進一步提升對台軍事壓力。這並不意味着兩岸一定會發生戰爭,圍而不打、以戰迫和的「北平模式」會得到嚴肅對待。

1月11日,台灣大選投票日,新北市汐止區一處投票所外民眾排隊等待。(中央社)

港台為何離心

香港01:前段時間香港區議會選舉,建制派大潰敗,今次台灣大選,國民黨大敗。這樣的結果說明,但凡和中國大陸關係更近的政治力量都失敗了,為何會這樣?在中國大陸日益崛起的背景下,港台怎麼離心了?

伍俊飛:中國的崛起類似於歷史上大秦帝國的變法圖強,其優勢在於經濟、軍事和技術實力的突飛猛進,但弱點在於軟實力不足,特別是自己獨特的價值觀缺乏感召力。秦之後的西漢尊崇儒家,既發展實力,又重視道義,這才避免了秦朝國祚短暫的命運。中國在近代經歷百年屈辱之後,仁人志士的首要目標是富國強兵,這是中國崛起的歷史背景,我們不能脫離這一約束條件來討論國家的民主化,因此中國軟實力落後的現狀不太可能在一夜之間改變。

香港和台灣引入西式選舉制度後,由於兩地政府在教育領域刻意為之,導致年輕人毫無批判地擁抱西式自由民主價值觀,視大陸為異端,即使大陸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兩地的年輕人並不引以為傲,反而心生恐懼,滋生對抗情緒。我想,中國政制會悄然走向「中央集權,地方民主;政黨集權,社會民主」的架構,港台對大陸政治體制的誤解會逐步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