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內地復工太慢或太快? 正反激辯聚焦3大問題

撰文:趙觀祺
出版:更新:

武漢肺炎疫情在內地日漸緩和,據國家衛健委最新數據,3月8日內地新增確診病例40宗,新增死亡病例22宗,新增治癒出院病例1535宗。
同一日,官媒《環球時報》總編胡錫進在微博表示:「中國大多數城市仍然不鼓勵服務業的大規模恢復,追求『絕對安全』……甚麼事都不能做過,而要追求統籌平衡。中國社會在復工復產的問題上總的來說就是膽小了些,而且它是不應該的。」在他看來,內地復工復產的進度未如理想。

「世界經濟崩不崩,反正我已經崩了」

不少專家都認為,疫情去到4月底才會大抵穩定有的更預測過了夏天也平息不了。可是國家不可以無限期停擺下去,國民生活也不可能事事無限期唯防疫是從,胡錫進早在2月16日就直言:「對很多人來說,現實的沒錢了,比已經降到百萬分之零點一二的感染機率更加可怕。人不僅要活著,還要有尊嚴地活著。」

中國舉國動員,防疫網覆蓋小區和村莊裏的家家戶戶。(新華社)

講生計攸關的一面,強力防疫每拖一天,社會成本就會累積多一天,甚至可能造成惡性循環:內地民工和個體戶數以億計,月入數千人民幣,手停口停不連養妻活兒都堪憂;中小企已遭受停產打擊,很多公司手上現金流僅夠支撐約一季度,過後有資金斷鏈之虞。

部份國民即使生活過得去,心裡難免會焦慮不安。官方央視於3月7日發布題為「中國不復工世界經濟會崩潰嗎」的短片,熱門留言有些語帶自嘲或怨氣,玆摘錄幾句作參考:「世界經濟會不會崩不知道,很多人自己要崩了」;「世界經濟崩不崩,反正我已經崩了,還不如乞丐了」;「中國經濟不會,但我的家會。」

🔑🔑在央視發布短片的帖子下,有網民評論疫情下的中國經濟🔑🔑

國民「按比例防疫」可行嗎?

14億國民沒可能意見一致,不乏網民充滿信心,相信疫情下中國經濟韌性夠強,也有人擔心過早復工復產,導致新一波疫情爆發,所以不如為求「徹底勝利」而繼續強力防疫。整體而言,可將正反觀點歸納為3大問題。

▼按圖學會選購正確口罩,及其他防疫小知識

+1

首先,中國現階段是否已「過度防疫」或「暴力防疫」?全國封城和全民動員已收得成效,疫情轉趨緩和,小至社區官商民設施重重設限,大至湖北全省近6千萬人被隔離,到了這時候或者已不合時宜,官方殺雞用了牛刀,致使國家民生經濟付出「不成比例」的代價。

這又引伸出第二個問題:疫情是否已「可防可控」?全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已跌至雙位數,大多數國民出於保障自身和公民意識,採取簡單而有效的防疫措施:戴口罩勤洗手、除掉隨便摸嘴臉的壞習慣、減少群聚等等。既然個人防護收得成效,黨政機關或者有條件進一步減少管制措施,營造回復常軌的氣氛。

「可防可控」抑或「難防難控」?

對於第一個問題,現實世界充滿未知數,不可能非此即彼,所以中央既要有序恢復生產,又要嚴防疫情死灰復燃。可是自2月10日第一批地方復工起,政治上的「兩條腿走路」卻演變為「兩頭不到岸」的拉鋸戰,官方數字很漂亮,地方政府的實際行動卻依然是防疫為本,涵蓋小區管理、企業運作和輿情引導。

↓↓點擊下圖睇各款口罩抗疫能力↓↓

+24

實則就感染規模和傳播方式兩方面,如果疫情的確可防可控,公民負起個人防疫責任即可,官方則負責防止「入口」病例,以及營造復甦氣氛:官方不再天天公布感染數字,不再日日把防疫措施放在頭條,以至可分批撤除公共場所的檢疫點,市面自然會逐漸回復人流,消費者重新出動。

如果疫情根本難防難控,復發復陽、無症狀感染者、超長潛伏期比原來估算的出現頻率為高,而官方數字與現實有相當差距,那麼官員當然沒有放鬆管制措施的空間。無論答案是哪一個,抑或是兩者之間,第三個問題都已浮現:為何在疫情受控下謀求復工,官方一不提出「按比例防疫」的概念,二不探討何謂「可防可控」,致令事態拖拉不前?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