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搶當「李春姬」  美中台推特互嗆成風

撰文:陳鄭為
出版:更新: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蔓延,歐美已近全境擴散,防疫體系在崩潰邊緣。此間,中美兩國多番在如病毒來源與名稱等問題隔空交火,引起一波波外交爭烽。諸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奧塔格斯(Morgan Ortagus)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自3月19日起,即針對中國隱匿疫情的爭議,在推特(Twitter)上互相炮轟。

華春瑩甚而在3月21日,於推特上向奧塔格斯喊話,「妳大概不知道,武漢衛生健康委員會去年12月31日就發出了通知,請在發言前花點時間了解情況。」奧塔格斯則不甘示弱地反擊,稱「(2019年)12月31日,就是台灣首次試圖警告世界衛生組織(WHO)疫情可能人傳人的同一天。」奧塔格斯還在推文最後加上「隱匿冠狀病毒疾病」(#CovidCoverup)、「中國立即信息透明」(#ChinaTransparencyNow)等標籤,諷刺華春瑩的推特貼文外,也諷刺中國。爾後,華春瑩再三度於推特連續發文,嗆指謊言和誹謗不能讓美國變得偉大。

中美兩國外交發言人,從官署記者會的正告,到推特上留言、轉推互懟。(Twitter@SpokespersonCHN)

無獨有偶,在美中外交發言人忙着克服彼此時差也要交火的同時,被意外扯出早前警告疫情的台灣一方,其外交部、外長吳釗燮可沒閒着,尤其相關推特的發文向來辛辣。從早先2019年非洲豬瘟疫情爆發時,台外交部即曾發文揶揄中國,「連自己的豬都管不好」;也曾在反擊、指控中國對台輸出假新聞時,以「GTB lunatics」(國台辦的瘋子)點名對抗。此次新冠疫情期間,外長吳釗燮的發文自然不遑多讓,曾於3月初馬來西亞砂拉越州幾度限制又解禁台灣人入境的政策時,發文怒嗆「中國又強迫砂拉越州政府再次禁止台灣人入境!中國以欺凌台灣為樂,卻又期待台灣會對他們在武漢疫情的犧牲奉獻滿懷感激,真的有病!」(China forced Sarawak into banning Taiwan again! China takes joy in shoving Taiwan around & then expects gratitude for its #Wuhan sacrifice. That』s sickening. JW)

這種看似是由個人發文互嗆的風潮,實則為一種「不是外交辭令的外交辭令」。因美中外交發言人的「身分」緣故,涵括台灣外長吳釗燮的「身分」在內,無論於私空間、公領域,其針對外交的發言皆有充分的代表份量,此種發言人隔空駁火的事件,孰難想象背後沒有人點頭示意,要求其先以這種外交推特互嗆的方式「試試水温」。

朝鮮李春姬風格社群化

時當美中、兩岸關係趨緊的當下,傳統外交新聞發佈會的「正告」,看似已無法滿足彼此間那股想要「暢所欲言」的惡慾望。美中台三方推特互懟成性,某種程度成為了傳統外交的延伸,或為一種情緒補充。

對比朝鮮國營中央電視台(KCTV)主播李春姬,每每在朝鮮對外,尤其是朝美兩國爭鋒相對的時刻,其極度復古、慷慨激昂,甚至帶有恐嚇味道的播報方式,形象可謂馳名國際。事實上,單就馳名國際這一點而言,朝鮮的外交宣傳便以達成了他的效果:表示宣傳到位、且讓人印象深刻。

然而,就在外界各國多以獵奇的心態看待朝鮮復古式的外交宣傳,甚而李春姬本人都已半退休、少有曝光的現在,戲台下的美中台竟也看着笑着就學了幾招起來。

朝鮮國寶級女主播李春姬,多年來深受政府重用,其激昂、咆哮式的報新聞方式亦家喻戶曉。(新聞片段截圖)

從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好發推特議論國政開始,這股親上火線、必要辛辣的風潮便開始在國際間流行,輔以在社群軟件蓬勃、通訊科技的革新底下,漸漸為傳統、保守的外交辭令,注入另一種新的、非正式外交溝通的方式。美中外交發言人推特互嗆,加上台灣方面的插花,確實在美中台三地,引起網絡上的熱烈討論,而這種討論或可給美中台的官方一個拔草測風向的資糧,不論此處所指的「風向」是向彼此民意或來自於國際之間。

簡言之,從「李春姬經驗」發想,「推特辣外交」的目標十分顯見:說給人聽、具有閲聽吸引力,以及能夠進一步引導輿論風向「為己所用」。

推特舞劍 民氣可用

首先,任何話要說得到位,除了內容,考驗的還有溝通技巧,以及是否精準抓到目標受眾(Target Audience),說穿了,現在的推特外交偷取了商業營銷的概念,並且目標受眾已然不僅僅是相關國政府,說給自己國內民眾聽的成份其實更多。

既然提到了「外交轉商業」,就商業的角度看此類信息的供給需求,到底是國民極度渴望接收更多來自於政府部門、政治人物的這些說法,還是反過來,其實是一種供給強迫?從主政者為延續執政優勢的基本慾望來看,不論是基於定期選舉的壓力,或是服膺、借勢於具一定排外性格的民族主義,都將促使政府部門及政治人物有強烈的供給必要性予各自國內的民眾。

這般言行,大概是政治人物一類自我放大的迷信:把自己沒有做好的事,用力宣傳成有做;把做好了五分的事,洋灑成十分武功。諸如好大喜功的特朗普,毫不意外地需要將自己的所作所為,置於推特「投其所好」、任那些保守的選民品茗,以立他有所作為的形象、為連任積分。至於中國與台灣儘管政制有別,但從雙邊推特發言後的輿論反映來看,政府部門發言的嗆辣,予民的心中倒成為了一種骨氣,兩岸政府於焉自認底氣滿滿。然而,這樣的民氣到底可不可用?答案莫衷一是,但有不有用其實並不重要,主政者相信有用便足矣成事。

外交戲 耍人設

另一方面,外交從來是政府部門中,相對保守的一座深宮大院,凡事講求禮制、規範,每一言每一行都謹慎莫名,忌憚壞了國家大事、葬了國族尊嚴;只不過,隨着社群時代變化,傳統、保守的外交系統也開始在找尋突破、甚至設定起自己的人設,以增加宣揚政令與政治意識的閲聽吸引力。

相對於冷冰冰的外交詞藻,如尊重、遺憾、呼籲等,如何讓自己說起話來更像個「人」,「活靈活現」當是這波藉由推特表現外交擬人化的重點。一如各品牌與社群頻道的小編,多要提出易懂、具有記憶點的文案,才足以在一片紅海的信息量下,破口傳播、拉抬炒作。有道是漢堡王(BurgerKing)的小編,不正是以吸睛的營銷術,吃盡麥當勞、肯德基豆腐換來滿滿的話題。

政府部門這股官僚人設化、迷因化(meme)的操作,台灣政府可謂走在前頭。諸如台灣海巡署的政策網宣,早以迷因製作為體,配合「有趣」,致每每大量在網絡與社交媒體間被瘋狂轉載;另有交通部長、科技政委等也都不一而足地快閃露出與網友互動。台灣外長吳釗燮率外交部之先,頻頻以個人推特對中國語出戲謔,不過象徵了過去自詡高大上的外交系統也開始跟起這股搏眼球的社群風潮。食髓知味。

試水温 測風向

如果說自定義人設是政府官僚之於社群當道底下的一種被動,過去相對保守的外交系統,使勁用搏眼球、放大聲量說政策、表態度的方式,說給民眾聽的努力,無疑更有主動試試水温、緊靠各自社會主流的味道,同時也可以帶起自己需要的風向,屬於「積極進取」的一面。

就以美中雙方近期針對「誰是病毒發源地」隔空交火為例,渠等的討論早已跳脱公衛專業、也不甚答理世界衛生組織(WHO)的說法,基本屬於各言爾志,主觀認定即成事實的狀態。特朗普不顧美國境內亞裔、華裔公民的社會處境,矢口「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不渝,正是他先抓準了他的目標受眾——那些存有潛在反中意識的支持群體,再利用疫情飛快傳播,幾成各界現在唯一關注熱點的時刻,以極度「地圖炮」、刻板印象(Stereotype)的「中國病毒」用詞,表達對中國的偏見與形象打擊。

特朗普不甩武漢肺炎正名為新冠肺炎,堅稱「中國病毒(Chinese Virus)」,引發中國網友不滿,同時以引起美國境內各界憂慮川普此番言論,恐嚴重迫害到亞洲人。(AP)

事實上,在跨文化交流中,每張偏見地圖其實都有一個共性,即暗示「我們是最好的,我們是世界的中心」,當最大的老闆特朗普行事如此,也無怪乎美中外交發言人接下來一連串的令人啼笑、「外交不象樣」的拌嘴。

昔有朝鮮國營李春姬,今人人搶當社群李春姬。外交推特互嗆成風之事,某種程度或可當成洞悉美中彼時意向的參考,甚而從發言人的推文內容,推敲弦外之音,裏頭不無可能含藏了不是外交訊息的外交訊息。綜歸這般的推特喊話,是外交,卻也不只有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