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觀察】錯亂的「台灣之光」與「中共同路人」

撰文:司馬台
出版:更新:

上海東方衛視白宮記者張經義、金曲獎歌后蔡依林、北京首鋼籃球隊外援林書豪及首位參加美國總統初選的華裔楊安澤,背景、發展領域各不相同,但同樣都曾被台灣媒體視為「台灣之光」。

上海東方衛視白宮記者張經義。(資料圖片)

張經義於2019年在台灣出版《白宮義見》,總結他自2010年主跑白宮新聞、2011年成為白宮外國記者團成員後,近身觀察歐巴馬(Barack Obama)及特朗普(Donald Trump)所見所聞及從記者視角評析歐巴馬及特朗普在重大政策時的決斷,當時他廣受台灣各大媒體邀訪,並獲「見過特朗普最多次的台灣人」稱號;蔡依林除了不斷進化的歌藝及敬業態度備受肯定外,長期關注社會議題並勇於發聲,《玫瑰少年》及《不一樣又怎樣》力挺「進步價值」,為台灣增加不少海、內外能見度,她還積極參與,多次擔任台灣戒煙、家扶、兒福團體代言人外,公益捐款也不落人後。

林書豪與楊安澤則是土生土長的第二代「華裔美國人」,共同點是他們的父母都是移民美國的台灣人。林書豪是第一個成功挑戰美國國家籃球聯盟(NBA)並站穩腳步的「台裔」,楊安澤則是因為投身民主黨美國總統黨內初選後風評不惡,「台裔」身分獲得台灣關注。

簡言之,上述4人的「成就」皆是來自自身努力,張經義、蔡依林勉強稱得上被台灣「滋養」,林書豪、林安澤則是徹頭徹尾的美國人,所謂的「台灣之光」,與其說台灣人「與有榮焉」,更正確的說是「蹭光環」。

蔡依林應邀參與雲南衛視《Fight as one》抗疫歌曲演唱,因為音樂視頻中的畫面被指為中共「大外宣」服務。(截圖自Youtube)

不過,在2019年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新冠肺炎)肆虐,美、中對抗升温及蔡英文政府刻意操作「仇中」意識型態下,張經義、蔡依林、林書豪在台灣網絡言論及親綠媒體中,都從曾經的「台灣之光」成為「中共同路人」,倖免的只有楊安澤。

細數張、蔡、林的「罪狀」。張經義於日前訪問特朗普時,被反問來自何方,簡短回答「來自台灣」,未言明任職媒體是上海東方衛視;蔡依林參與雲南衛視台向抗疫醫護人員致敬歌曲《Fight as one》,因音樂視頻中出現許多中南美洲兒童持「China tú puedes」(西班牙文,意指中國,你可以)標語為中國打氣畫面,被指為中共「大外宣」服務;林書豪則以「亞裔美國人」成長經驗,挺身對抗「Chinese Virus」的歧視言論,反思自身在新冠肺炎於中國大陸、美國不同時點爆發時的軟弱與自私,呼籲人類團結對抗新冠肺炎,自始而終沒有對大陸採「負面觀點」。

因新冠肺炎疫情造成亞裔被歧視情形更加嚴重,林書豪多次為亞裔發聲。(VCG)

張經義因為「隱匿」於中共「黨媒」任職,台灣陸委會對他裁罰新台幣50萬元,特朗普則因為「受騙」,喊着要將張經義「逐出白宮」。不過,台灣陸委會及特朗普都忽略一個事實,張經義早自2014年就是上海東方衛視記者,2019年回台出書時,作者介紹明白寫着這個身份,各界仍以「台灣之光」規格對待,今時卻被忽然視為「中共同路人」?

蔡依林因為關注社會弱勢族群並且投身於公益,足堪公眾模範,應邀參與鼓勵、感謝抗疫醫護人員歌曲錄製,對她來說是「為所應為」,一如她不怕得罪衛道人士,以《玫瑰少年》、《不一樣又怎樣》等歌曲温暖LGBT族群,以影帶取材硬將她冠上為「大外宣服務」「罪名」,只能說是「欲加之罪」。

指林書豪是「人民幣戰士」、「NBA板凳中的板凳」及「不要說你身體中流着台灣人的血液」等等,更顯得可笑。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林書豪始終是以「亞裔美國人」身份觀看全局,呼籲反歧視、呼籲團結對抗新冠肺炎這個「人類公敵」。

平心而論,張經義、蔡依林、林書豪一直在自己的崗位上做着自認為「正確的事」,不因新冠肺炎爆發有所不同,張經義算是其中受害最深的,但他對「背叛台灣」的罪名也敢直言「問心無愧」,因為視他們為「台灣之光」大蹭光環的,與批判他們為「中共同路人」的其實是同一批人,「玻璃心」特別發達的那一群。

2020年美國總統選舉民主黨初選候選人楊安澤。(網絡圖片)

至於楊安澤,在美國新冠肺炎疫情急速上升,對亞裔美國人的歧視也上升到高點時,他4月2日投書《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指他被投射異樣眼光感到「羞恥」(ashamed),以二次大戰時日裔美國人積極從軍報效美國為例,呼籲亞裔美國人以行動展現「對美國的忠心」,以證明亞裔不是病毒,而是解決方案的一部份。

相比於對張經義、蔡依林及林書豪的嚴詞批判,台灣媒體對楊安澤以「第二代台灣移民」自覺 「羞恥」並沒有特別着墨,偶有報道者也以極不精準的「感到尷尬」取代「羞恥」,對於他的「台灣之光」身份仍給予相當「禮遇」。

如此「價值混亂」,「台灣之光」究竟是正面肯定還是負面反諷,恐怕再也難以說得清楚,講得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