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算法迫使內地外賣員送餐疲於奔命 外賣平台增時遭批轉嫁責任

撰文:彭琤琳
出版:更新:

內媒《人物》雜誌日前在微信公眾號發布了題為《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的深度報道,講述內地外賣平台近年不斷壓縮車手的送餐時間,導致外賣員在系統的算法與數據驅動下疲於奔命,他們為了趕時間不惜違反交通規則來免遭劣評,淪為高危行業,由此引發公眾廣泛討論。
在輿論壓力之下,兩大外賣平台「餓了麼」和「美團」各自宣布以不同方式增加送餐時間,惟網民並不買帳,質疑外賣平台只是將責任轉嫁消費者。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一文引起公眾討論。(微信截圖)

《人物》的報道提到,外賣平台系統接入AI智能算法深度學習的能力,其限定的送餐時間愈來愈短,需要外賣員不斷「加速」:

2016年,3公里送餐距離的最長時限是1小時,2017年,變成了45分鐘,2018年,又縮短了7分鐘,定格在38分鐘。據相關數據顯示,2019年,中國全行業外賣訂單單均配送時長比3年前減少了10分鐘。
《外賣騎手,困在系統裏》

報道引述一名美團重慶專跑遠距離外賣車手的經歷,相同距離內的訂單,配送時間從50分鐘變成了35分鐘。他的室友也是同行,3公里內最長配送時間已被壓到了30分鐘。

報道還提到,在送餐時間受壓之下,外賣員擔心超時或劣評被平台懲罰而影響收入,不惜超速、衝燈、逆行等方式達標,從而引發大量交通事故:

2017年上半年,上海市公安局交警總隊數據顯示,在上海,平均每2.5天就有1名外賣騎手傷亡。同年,深圳3個月內外賣騎手傷亡12人。2018年,成都交警7個月間查處騎手違法近萬次,事故196件,傷亡155人次,平均每天就有1個騎手因違法傷亡。2018年9月,廣州交警查處外賣騎手交通違法近2000宗,美團佔一半,餓了麼排第二。

外賣車手為爭分奪秒送餐經常發生交通意外,危及自身安全。(網絡圖片)

該報道刊登後被大量轉載,關於外賣員生存現狀與外賣平台規則的討論成為內地網民熱議的話題,輿論矛頭直指美團和餓了麼兩間網上外賣平台。

對此,餓了麼表示將盡快發布「多等5分鐘或10分鐘」新功能,鼓勵消費者多給車手一點時間,同時對部分優秀車手提供獎勵機制和個別訂單超時免責。美團則表示,將優化調度系統,給車手留出8分鐘彈性時間。

不過這一舉措未能平息輿論,反而引起公眾第二輪激烈討論。部分網民認為,餓了麼的新功能是在「綁架」用戶,是將責任轉嫁到消費者。有人就指出,讓外賣員受壓榨的不是下單的用戶,是被設定的算法。

上海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唐健盛也就餓了麼的聲明表態稱,消費者在平台下單,商業行為也是針對平台產生,「你拿外賣騎手的過錯,他的違規,他的撞人,他的闖紅燈,讓消費者去承擔下來,這顯然是有違基本邏輯的。」

此外,還有人認為餓了麼的新功能「指標不治本」,並懷疑在「多等的5分鐘」下,外賣員不會用來開慢點,只會用來再多接一單。

圖輯|內地外賣車手送餐百態(點圖放大):

+5

而作為事件主角的外賣車手,有報道指他們普遍認為增加配送時間「挺好」,但加時可能沒法徹底解決車手的困境。也有車手表示並不願意使用延時功能,因為從此前經驗看,多次使用這類功能會降低接單的成功率。因為總是申請延時,可能會被系統判定為「低效騎手」。

而對於增加派送時間是否會造成搶單現象,有外賣員表示,「5分鐘也搶不了啥單,不一定所有用戶都會增加時間。」

疫情期間辛勤工作的中國外賣員3月時被《時代》雜誌選為封面人物。(TIME)

實際上,除了「加時」,外賣員同樣關注的是商家的出餐速度以及系統不合理插單、派單的問題。「如果商家超時嚴重,即便系統延時8分鐘,騎手也來不及送餐。」他們認為,經常出餐很慢的餐廳配送時間應該延長,平台數據應該統計他們出餐時間,合理分配配送時間。

據悉,為了應對商家未及時出餐的問題,美團此前就已經推出類似的加時措施。若商家出餐超時N分鐘,則騎手可以申請延遲N+4分鐘。不過,不管商家超時多久,騎手最多延遲8分鐘。

(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