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學者沈丁立:在國家統一戰爭中,大陸不排除開第一槍的可能

撰文:葉琪
出版:更新:

官媒《環球時報》在周五(25日)發表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副院長沈丁立教授的署名評論文章,稱中國「不開第一槍」的說法,應修改為「中國將就不開第一槍做最大程度的克制,但不保證不開第一槍」,認為如此才是最具道德性和守法性。
其中在兩岸關係方面,文章明言大陸不排除開第一槍的可能。

文章稱,「擁槍」的目的是要保障合情合法的正當利益,中國的核心利益共有六大項,分別為國家主權、國家安全、領土完整、國家統一、中國憲法確立的國家政治制度和社會大局穩定,以及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本保障這六項。文章指出,以「不開第一槍」的方式保護核心利益,實際上是暗示「被開第一槍」後會開槍還擊,「也就是承認有槍的目的是為了在一定條件下開槍」。文章稱,由此推論,當前提是維護中國的核心利益,「不開第一槍」應是有條件。

大陸近日頻頻派出軍機繞台,並且多次越過海峽中線。(資料圖片)

其中就兩岸關係而言,相關核心利益是國家統一。文章認為中國大陸竭力推動和平統一,但絕不放棄以非和平方式實現統一,「面對台獨勢力日益猖獗,在來自外部的干擾因素日益明顯的當下,以非和平方式實現統一的可能也必然日益增大」。按照《反分裂國家法》規定,大陸會在特別情況下,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以捍衛國家主權及領土完整,即「台獨分裂勢力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事實」、「發生將會導致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的重大事變」、「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文章稱,「非和平方式」雖然不一定就是戰爭,但很可能就是戰爭,故中國大陸在「反分裂的國家統一戰爭」中,不排除開第一槍的可能。

解放軍進行登島作戰演練,請點大圖。

+3

文章認為,「不開第一槍」並非絕對,而且要避免落入教條主義,「聯合國也從來沒有禁止在任何情況下開第一槍,而是規定在有證據表明當一個國家面臨迫在眉睫的威脅面前,可以合法地先發制人」。文章在最後建議,中國未來可基於聯合國關於「開槍」合法性的規範,以及基於中國對保護核心利益、地區穩定與世界和平的考慮,對外表述「不開第一槍」為「中國將就不開第一槍做最大程度的克制,但不保證不開第一槍」。

(環球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