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行﹕今年到期公司信用債達6.3萬億元人民幣 籲當心違約風險

撰文:朱冠美
出版:更新:

內地經濟增長放緩,引發投資者對內地企業債務違約問題的憂慮。會計師事務所安永更預期,今年內累計債務違約債務金額,或超過1,200億元(人民幣‧下同),成歷來新高。人民銀行亦發出警告,在《金融穩定報告(2019)》內指出,今年到期的公司信用債規模超6.3萬億元,需密切關注違約風險。

人行指出,2019年全球經濟增長勢頭有所減弱,加之中美貿易摩擦局勢複雜,部分企業盈利能力趨於下滑,內生償債能力下降,考慮到2019年公司信用類債券到期規模(含回售規模)預計超過6.3萬億元,需要密切關注債券市場違約風險。

內地企業債務違約情況,惹市場人士關注。(視覺中國)

不過報告也指出,隨着前期有關部門出台的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等各項政策開始發揮作用,中國國內宏觀經濟環境將整體保持企穩向好態勢,目前違約主體行業和地域也較為分散,不存在大面積違約的基礎。

「總體來看,2019年債券市場個體違約事件還可能持續發生,部分對債務融資依賴程度過高,尤其嚴重依賴短債滾存的企業,可能仍是年內違約的主要群體。」報告稱。

報告指出,2019年公司信用類債券到期兑付較為集中,債券市場仍面臨違約風險加大的壓力。下一步,應持續加強債券市場制度建設,進一步完善違約債券處置機制,提高違約處置效率,推動市場應對和化解風險的能力不斷提升。

野村﹕明年第2季起為內企償還離岸債高峰期

內地企業債務金額及違約問題,近年屢受投資者關注。野村發表報告,預計截至今年第3季止,未償還中國企業離岸美元債升至8,768億元(美元‧下同),按年增幅為13.4%,並預期從今年第4季起的未來1年,平均每季有407億元債務到期,又認為在明年第2季,為還債的季度高峰期。

該行又指出,隨著還款壓力上升﹑人民幣貶值﹑經濟增長放﹑盈利增長放緩,及內地金融風險潛在溢出效應等因素,預料中資企業離岸美元債市場,未來數季將面臨更多的不利因素。

野村指出,截至今年9月底,未償還中國企業離岸美元債升至8,768億美元。(視覺中國)

《彭博》﹕將有670億港元離岸債到期

《彭博》在今年9月時亦引述數據指出,明年將有總值86億元(約670億元)離岸債到期,目前有關債券的孳息率達15%或以上,又指出按相關條款,反映投資者信心不足。至於在2021年到期的債券,亦有70億元。

報道又指出另有40%目前尚未贖回﹑而發行人被視為存有較大問題的債券,會在明年到期。可是中國政府正致力於去槓桿,致債券更容易陷入違約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