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供應鏈價格處於上升狀態 距通脹回歸已經不遠了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距離全球消費者感受到「通脹猛於虎」的切膚之痛,可能已經不遠了。《財聯社》周五(2日)報道,從傢俱、塑料泡沫到汽車和機械零部件,全球供應鏈上生產和分銷的所有成本幾乎都在上漲。在美國,製造業巨頭3M公司已指出其商品的運費持續攀升,而全球最大玩具公司美泰公司(Mattel Inc.)則抱怨,塑料製品正變得越來越昂貴。

在中國,諸如傢俱之類的產品成本也在上升,因為用於製作泡沫橡膠的化學品和金屬價格不斷走高。一些玩具批發商已經將價格提高了15%之多,工廠的出廠價也全面飄紅。

整個全球供應鏈都在漲

不難看出人們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在全球疫情爆發伊始,基於大規模經濟衰退的預測,製造商們普遍削減了產量。但實際情況卻正好相反——消費者們仍在繼續支出,需求保持大體不變,甚至某些商品的需求更為強勁了。

與此同時,世界各國幾乎無一例外地採取了財政刺激措施。這雖然是好事,但生產商顯然沒有做好準備,供需因此進一步失衡,物資短缺的抱怨此起彼伏。

更為糟糕的是,物流問題加劇了商品的短缺風險。航運業沒有足夠的集裝箱,導致運費和成本持續飆升。供應鏈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許多地方商品交付的延遲時間創下了數十年之最。而一個領域的發貨延遲往往會產生骨牌效應,演變為一系列的生產延誤,供給中斷問題變得愈發嚴峻。

甚至,一些製造商為了減少未來發貨的不確定性,在力所能及的情況下囤積了大量庫存,從而進一步加劇了市場的庫存短缺。

最終,整個工業供應鏈都面臨着通脹壓力。

離消費者「買單」不遠了

眼下,消費者還沒有真正注意到顯著的價格變化,因為到目前為止,這些價格的增長多數都在生產和分銷過程中被消化掉,這使得零售價格相對平穩。然而,隨着生產者試圖轉嫁他們的製造費用,距離消費者真正「買單」,可能也不遠了。

以電動汽車電池為例。像碳酸鋰和氫氧化鋰這樣的化學物質的價格上漲了60%。這可能會推高電池價格,或者至少會讓電池降價變得更加困難。

電池公司現在將不得不重新評估他們的投資方向,或者考慮如何將成本推給汽車製造商。圍繞綠色汽車的消費勢頭無疑將因此受到衝擊:高盛集團分析師預計,如果鎳價達到每噸5萬美元的歷史高點,那麼每輛電動汽車的價格將上漲1,250美元至1,500美元。

許多公司眼下正在尋找緩解壓力的方法,但似乎沒有人能夠找到明確的出路,除了許願眼下的供應鏈情況是暫時的,與疫情相關的供應中斷遲早會結束。但是,一切恢復常態的論點,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民眾得以大規模接種疫苗為前提,而這一過程無疑將充滿荊棘。

最終,生產商將不得不開始將更多的成本轉嫁給他們的客户。這幾天,一些漲價的苗頭已經在美國出現,例如最常見的廁紙。

全球最大紙巾生產商金佰利周三(3月31日)表示,其計劃提高大部分北美消費品業務的銷售價格,以幫助應對原材料成本不斷上漲的局面。這家好奇紙尿褲和Scott紙製品的生產商表示,漲價幅度將在個位數的中後段(即4%至9%),並將於6月底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