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評香港經濟|財政措施應更具針對性 港有空間推增值稅

撰文:黃捷
出版:更新:

疫情衝擊本港經濟,政府大開庫房「救市」,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下月中宣讀,民間已有叫政府再「派錢」的聲音。

不過,IMF發表有關香港經濟的初步評估報告時就稱,本港的財政政策應在經濟達至穩步復甦後,循序漸進地回復至平衡預算,以繼續支持經濟復甦。

初步評估來自IMF工作人員訪問本港後作出的「代表團總結」。報告指出,2022年的財政整固應繼續循序漸進,收緊經周期性調整的基礎收支差額的幅度應約為潛在本地生產總值的1.5%,以支持私人消費需求接替公共需求。在經濟達至穩步復甦後,中期而言按部就班進行整固,由2023年左右開始按每年約佔本地生產總值1.5%的速度收緊,將有助保持復甦及穩定財政儲備下降的速度。

IMF認為,港財政政策亦應處理人口老化、收入不均及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等問題所帶來的結構性挑戰。(廖雁雄攝)

倡港財政措施應更具針對性

報告又指,短期方面,財政措施應更具針對性,為低收入家庭、失業人士及受影響的中小企業提供支援,尤其可透過數碼化等方法,更有效識別並提供支援予受經濟逆轉影響最深的群體。例如,可向符合援助條件的低收入家庭增發消費券,亦可再次暫時放寬申領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的申請資格,向失業人士提供更多援助。

中期而言,可考慮推出專為失業援助而設的制度,以在發生特殊及系統性衝擊時,加強自動穩定器作用及更有效保障勞動人口。

港政應考慮全面稅制改革

另外,報告指,財政政策亦應處理人口老化、收入不均及公營房屋供應不足等問題所帶來的結構性挑戰,以促進具包容性經濟增長。制改革。為應對人口急速老化,預期開支壓力上升,若要繼續維持財政可持續性,政府應考慮進行全面稅制改革。在擴濶稅基的同時,保持制度的公平性及國際競爭力。參考不同經濟體的做法,香港有空間推出增值稅、增加應課稅品稅額,以及透過提高最高收入組別的個人入息稅稅率,從而增加個人入息稅的累進程度。當局亦可考慮推出資本增值稅及股息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