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下調全球經濟預期 美國被「猛砍」

撰文:宛然
出版:更新: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周二(1月25日)發布的《世界經濟展望》報告中表示,預計2022年全球經濟增長為4.4%,之前的預期為4.9%。新冠疫情肆虐、供應鏈中斷和通脹上升,均阻礙了經濟復甦,故IMF下調了今年的全球增長預測。

據中國媒體華爾見聞1月26日報道,IMF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增長為5.9%,有望創下40年來最高水平。此前2020年全球經濟收縮3.1%,這是大蕭條以來,在和平時期全球最糟糕的經濟表現。

然而進入2022年,IMF在報告中指出,全球經濟的狀況比此前預期的要弱,自10月份IMF發布的預測以來,出現「下行意外」,例如Omicron病毒變體的出現以及隨後的市場波動。

當前,全球多國面臨的形勢是,2020年為緩解疫情造成的經濟下滑而大幅降息甚至QE,而現在央行們需要收緊政策以應對飆升的通脹,但這麼做可能會抑制經濟增長。在積累了創紀錄的債務後,各國政府用於解決衛生需求和提振經濟的財政空間也在越來越小。

對於高度關注的通脹問題,IMF指出,供應鏈中斷正在引發比此前預期更為廣泛的通脹,高通脹持續時間可能更長。今年發達經濟體的年通脹率預計為3.9%,高於之前預測的2.3%,新興和發展中經濟體通脹預期為5.9%。不過IMF認為,假設通脹預期能很好地錨定住,那麼隨着2022年供需失衡的消退,以及主要經濟體的貨幣政策做出回應,通脹壓力應該會在今年晚些時候有所緩解。

IMF表示,發達經濟體加息可能會給金融穩定帶來風險,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資本流動、貨幣和財政狀況都可能受到負面影響。需要國際合作來保護各國獲得現金的途徑,並在需要時促進有序的債務重組。

儘管IMF認為Omicron變體病毒在今年一季度會對經濟增長造成壓力,但預計負面影響將從二季度開始消退,前提是全球感染激增情況有所減弱,並且Omicron不會變異出新的、需要採取更多限制措施的變體。

IMF指出,全球近半數國家未能達到IMF設定的2021年末新冠疫苗接種率目標。IMF去年提出的一份計劃中,目標是到2021年末讓全球至少40%的人口接種新冠疫苗;2022年上半年這一比例達到60%,此後該目標提高到70%。IMF呼籲為發展中國家捐贈疫苗。該計劃得到了世界衛生組織、世界銀行和世界貿易組織的支持。

展望未來,IMF將其對2023年全球經濟增長的預測上調了0.2個百分點至3.8%。不過同時警告說,該預測排除了新的新冠變種出現的情景,並表示任何經濟回升都將取決於全球獲得疫苗和醫療保健的情況。IMF稱,其預測是假定到2022年底,全球疫苗接種率提高且治療變得更加有效,大多數國家的不良健康結果屆時降至低水平。「對有效的全球衛生戰略的強調,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突出。」

IMF預計美國2022年GDP將增長4%,比之前的預測低1.2個百分點,因為美聯儲採取行動撤回其貨幣刺激措施,而這是在供應鏈中斷對經濟造成壓力的情形下進行。由於暫時未能通過拜登的「重建美好」的最初版本,IMF在最新更新後的前景預測中,將該財政刺激法案從其基本情景預測(baseline projection)中刪除。

IMF稱,英國將在2022年連續第二年成為七國集團(G7)中經濟增長最快的國家。IMF對英國經濟增速下調幅度低於對其他國家。具體來說,IMF預計英國2021年經濟增長7.2%,今年將增長4.7%。英國在去年11月的產出恢復到了疫情前的水平,這比預期提前了幾個月。

當前在許多國家,新冠病毒病例仍在激增,加上通脹上升和能源價格上漲,給全球經濟增長預期帶來壓力,IMF稱這一點在巴西、加拿大和墨西哥尤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