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大仙|社區達人鄺嘉仕:山城裏 我跑過香港的一百年|跑向18區

撰文:李思詠
出版:更新:

鳳凰溪水,悠悠古村,田連阡陌,一望無垠。
某個炎夏早上,跟「黃大仙跑手」鄺嘉仕重遊區內「盂蘭跑」路線,起點就是這樣子。
攝影:張浩維、楊宇翹 短片:吳紀恩、吳浩然

【編按】跑步,連繫人們與社區,賦予我城生命力。「跑向18區」系列,透過跑步人探索香港不同角落的故事。

鄺嘉仕,家住黃大仙,透過區內「盂蘭跑」路線,透視香港百年房屋發展史。(張浩維攝)

鄺嘉仕是「Sub 3跑手」(即3小時內完成馬拉松),也是歷史掌故達人,曾在黃大仙舉辦盂蘭跑。找他講這區的跑步點滴,我們從農曆七月的故事開始。

「我說的不是宗教鬼神,卻是透過七月各個盂蘭勝會,訴說黃大仙區房屋發展,由古村、寮屋、徙置區、公屋、居屋講到私人樓。每條邨前身是什麼、何時重建,就連盂蘭勝會的名字,都藏着黃大仙公屋歷史。」

「每條邨前身是什麼、何時重建,就連盂蘭勝會的名字,都藏着黃大仙公屋歷史。」鄺嘉仕說。(張浩維攝)

他舉例「慈雲山鳳德邨竹園邨潮僑街坊盂蘭勝會」,名字「水蛇春咁長」,包含六十年代落成並於九十年代重建的慈雲山邨,以及現存的鳳德邨和竹園邨。

「慈雲山邨是六十年代的徙置大廈,一共六十多座,後來拆掉重建,部分居民搬去鳳德邨及竹園邨。從盂蘭大花牌上的名字大約知道,這個盂蘭勝會主要由哪班街坊舉辦,他們過去大概是怎樣子。」

四方格裏,盛載着人們的辛勤。(楊宇翹攝)

炎夏清晨,日光日白,沒有盂蘭鬼故,鄺嘉仕完成一課輕鬆晨跑,再帶我們從摩士公園起步,沿東頭邨走到衙前圍村。村落最遲於雍正二年(1724年)由吳氏、李氏、陳氏建成,今日啟德河即昔日鳳凰溪前,青山綠水,一望無際。百多年後,市區重建令古村只剩天后宮、村口門樓和「慶有餘」牌匾的「衙前圍三寶」,除了我們一行四人好奇掀開帆布破洞窺探爛地,還有誰會一瞥只剩0.4公頃的昔日城中鄉?

「我們無法回到從前,但我期待跑過的路,可以感受歷史發展,讓我們更深入了解自己的社區。」

是雨。(楊宇翹攝)
是雨。(楊宇翹攝)

每到一處,鄺嘉仕總會侃侃而談,例如政府聲稱仿效首爾清溪川活化的啟德河,「二戰之後,河就是社區發展分界」,我們跟隨歷史軌跡,沿河穿過新蒲崗,本該抵達慈雲山鳳德邨竹園邨潮僑街坊盂蘭勝會的舉辦地點東啟德遊樂場,但採訪那天碰不上勝會(今年因疫情取消),於是我們直往大磡村,走上那條每有大車經過就微微震動的鐵皮天橋,橫越龍翔道,向鳳德邨和竹園邨進發。

是晴。(楊宇翹攝)

周六早上,沙塵滾滾,工人正為4000個公營房屋單位趕工,即將迎來的是鑽石山「筍盤」公屋和居屋。從上世紀1957年的老虎岩徙置區及黃大仙下邨,六十年代的東頭邨、橫頭磡邨、黃大仙上邨、彩虹邨、慈雲山邨、沙田坳邨,七十年代的富山邨,八十年代的竹園邨與天馬苑、龍蟠苑、翠竹花園等居屋,九十年代的鳳禮苑、鳳鑽苑、慈愛苑、慈安苑、嘉強苑、富強苑,還有已告重建的黃大仙上下邨、東頭邨、橫頭磡邨、慈雲山邨等,二戰之後,黃大仙區公營房屋如雨後春筍,房屋發展飛快前行。

「除了慈雲山鳳德邨竹園邨盂蘭,竹園北邨和竹園南邨都各有盂蘭,前者全邨做,後者座頭各自做。樂富橫頭磡一帶,福德祠亦有橫頭磡邨樂富邨竹園邨天馬苑街坊盂蘭勝會,為何名字這麼長?這就是extended family的概念,一代人在公屋成長,人大了,經濟能力好了,想置業,但又不想搬離本區,所以到八十年代開始興建居屋,連舊邨重建都有一、兩座變居屋,滿足居民,迎合社區發展。」

是動。(楊宇翹攝)
是靜。(楊宇翹攝)

戰後寮屋星羅棋布,今日樓陣鱗次櫛比,黃大仙區僅存的「九龍東十三鄉」竹園鄉與牛池灣村,已列入《施政報告》的回收重建計劃,骯髒狹窄的村中小路、夜不閉戶的巷弄情懷,只會定格於歷史圖片裏。這可會是盂蘭勝會的命運?鄺嘉仕坦言,研究香港各區盂蘭十多年,每年都有一、兩個消失:「盂蘭源自潮汕地區,他們非常重視語言體系,有盂蘭勝會的總理二代、總理三代,已經不懂潮州話,也不願接手盂蘭。即使現存的,主理人都六、七十歲,過多十年八年可能都會消失。」

是鱗次櫛比的樓陣。(楊宇翹攝)

走在竹園一帶的斜路,聽鄺嘉仕訴說成長於黃大仙的點滴,他小時候家住土瓜灣,每到新年就隨家人去黃大仙上頭炷香,「好迫人,香灰『辣』穿件衫,又會篤親頭,回程就扭屋企人去土瓜灣威威買玩具」;人大了,一班中學男生在聯合道踢波,帶住一身汗臭到樂富麥當勞大吃大喝,那是香港男孩必曾經歷的青春情懷;還有東頭邨廿二座地下的茶座、文具店、五金舖、雜貨舖,「黃大仙以前沒有大商場,街坊都靠屋邨小店解決生活所需」。

鄺嘉仕搬離土瓜灣時,還未開始跑步;4年前從大嶼山搬來黃大仙,舊同學已沒聯絡,連樂富麥當勞的舖位都轉了幾手,他也多了一個身分:馬拉松跑手。「再來黃大仙,人面全非,我也由踢波變成跑步。每次重臨舊地,有時為回憶而失落,有時為發掘新面貌而興奮,心情兩極。」歲月是偷走我們的回憶,還是推動我城發展,誰也說不上。鄺嘉仕只知道,就算再不捨,社會必須與時並進,否則只會被淘汰,如何富有人文關懷去保育,才是關鍵。

所以,他在跑步好友潘德翹啟發下,2018年開始每月辦一場導賞跑,在黃大仙參觀盂蘭勝會、在大埔回憶新界管治、在尖沙咀追溯九龍割讓、在港島尋找維多利亞女皇,回顧歷史編排日子,導賞跑已排到2023年。「我們這班研究歷史的朋友常說,歷史故事『睇睇埋埋』,難道他日百年歸老帶入棺材?到我們『瓜柴』一日,這些資料就會變垃圾!如果可以用自己的方法做output,將經驗帶給更多新朋友,也是一種保育。」

是回憶滿滿的舊地。(張浩維攝)

中午時份,來到馬仔坑公園,離鄺嘉仕平日練間歇跑的穎竹街不遠,回頭俯瞰,方知我們朝獅子山進發,邊走邊說故事,已繞了黃大仙半圈有多。鄺嘉仕讀工科中學,讀書時沒研習傳統中西史科,但透過學校的社會科學學會,從社區開始追尋,繼而愛上歷史,長大了從事社會研究,至今超過二十年。

「不了解社區,每天行色匆匆營營役役,根本無法喜歡香港。認識多了,才會與社區發生感情,更愛香港。與其說對歷史有使命感,我想我是對香港有使命感。」

黃大仙區是全港唯一沒有海岸線的分區,我們一步步走來,真切感受她的一事一物,在時代巨輪下依山而成。回顧九龍半島山城的房屋發展,也是香港的百年故事,獅子山下,人們不是看到希望才堅持,卻是堅持才有希望。

延伸閱讀.第二集:

黃大仙|盛載獅子山歷史的城市光影 鄺嘉仕跑這條路線|跑向18區

從跑者視覺看其他區:

跑向18區.序|當跑步是一種城市脈搏 從跑者視覺重新探索

獅子山下。(楊宇翹攝)
是活生生的故事。(楊宇翹攝)
是活生生的故事。(楊宇翹攝)
是活生生的故事。(楊宇翹攝)
是活生生的故事。(楊宇翹攝)
鄺嘉仕的跑步檔案。(01美術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