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島新界3大天梯 捱過「攞你命三千級」後大飽眼福|Hikipedia

撰文:Avis - Hikipedia 山上。山下
出版:更新:

每次行山,很多人一聽到「天梯」,瞬間腳仔軟。
雖然所謂「天梯」,從來都沒有明確定義,但在山友眼中,通常能冠以「天梯」之名的山路都合乎3個條件:超過1000級樓梯、急上至少300米,以及以密步上升的石級為主。
看似又悶又辛苦的路程,然而在香港的行山日常中,「天梯」總是很常見的元素。與其恐懼逃避,不如面對它吧!一步一步,慢慢的走上去,作為提昇行山水平的修煉。
(編按:本文為Hikipedia投稿,由《01體育》編輯)

剛才說到山友的「天梯」定義,當中第三點比較特別,因為我們覺得天梯之要點,在於考驗耐力。這些路段的技術含量雖然不高,看似又悶又重複,吃力不討好。然而,它最能反映山友「夠唔夠氣」的路段,作為對自己能否應付更長、更難路線,實乃參考指標。這次,我們挑選了3條合乎這些條件的天梯,作為我們的「本地三大天梯」,分別是港島區的孖崗山、新界區的九龍坑山和九徑山。雖然毫不容易,但是只要攻頂,山頂上便可欣賞到廣闊壯麗的風景,付出必有所獲。

我們早前都試過行孖崗山和九徑山時,中途折返,或因天氣太熱,或因狀態欠佳。後來經驗多了,這幾條路線便更加能輕鬆應付。若果有朋友打算走這些天梯的話,記得量力而為,也要做好準備功夫哦。

所謂「天梯」,從來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

天梯一:孖崗山(海拔386米)

位處港島南區的孖崗山,是兩座高度相近的毗鄰山峰。路程雖短,由陽明山莊出發,先要翻越紫羅蘭山,到走過孖崗山的時候,共要攀過3000級樓梯,實在要花費不少體力。事實上,孖崗山對我們來說別具意義,因為它是我(Avis)參加第一個山賽的操山地點。記得那時在晚上7時下班後,便與同事趕到孖崗山行「夜山」,每兩周一次,總共練習了3個月,那時候的熟悉程度,幾乎連頭燈都不用開,已能走畢全程。

孖崗山路線資料(按圖放大)

我(Avis)對孖崗山有特別的回憶。

天梯二:九龍坑山(海拔440米)

登九龍坑山,本身就是一大挑戰。如果還想一口氣逆走八仙嶺,從一開始登九龍坑山,已經是一條無盡天梯,感覺是無盡的絕望,之後再經過屏風山、黃嶺、犁壁山等等。走個半天,體力消耗得所餘無幾,才終於踏上純陽峰,路線難度絕對提升了N倍。當然,如果想減低難度,純粹想挑戰一下九龍坑山,也可以早早選擇經流水響水塘,以流水響村為終點離開。

九龍坑山路線資料(按圖放大)

天梯三:九徑山(海拔507米):

若說青山以天梯而聞名,九徑山則是一條更考耐力路線。先攀登長長的天梯,然後則要在黃沙之間尋找正確的路徑,再要在浮沙碎石中蹣跚地下山。但是,九徑山上的景色與青山亦有天壤之別,青山腹地以荒蕪之景見稱。而九徑山則剛剛相反,在山頂可俯瞰屯門碼頭、黃金海岸一帶海灣,天朗氣清時更可見到有「千島湖」之稱的大欖涌水塘,絕對是一條大飽眼福的路線,辛苦得來有價值。

九徑山路線資料(按圖放大)

絕對是一條大飽眼福的路線。

🏃🏽‍♂01體育行山專頁:靚景推介 裝備介紹 人物訪談🏃🏾‍♀

🏃🏽‍♂行山前先睇路線片:咖喱山行山攻略🏃🏾‍♀

🏃🏽‍♂立即訂閱01體育Youtube頻道,了解更多行山及體壇資訊🏃🏾‍♀

🏃🏽‍♂同場加映:咖喱山行山攻略—千島湖點去?🏃🏾‍♀

盤點10大行山謊言,立即按圖:

+5

咖哩山向你推介行山裝備貼士,立即按圖:

+13

濃霧裏「單M連走」 大東山、鳳凰山後驚現最大伏位

鳳凰觀日必備好幫手 凌晨出發「行大運」此刻無價

即興體驗港島4座「後山」 輕鬆呼吸新鮮空氣

兩個九十後女生,因愛上行山而發現生活其實不應只有工作;走過高山低谷,希望踏遍每一片山頭與道路,不追求成績,享受跑過城市的大街小巷。
IG:The Hikipedia@Kylie & Av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