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工作屈到病 失去生活規律 港人情緒爆煲

撰文:專科醫生
出版:更新:

過去兩年,因疫情而求助的抑鬱症個案屢見不鮮,特別對於在家工作的打工仔,每天都過著「有開工、無收工」的日子,社交生活又因防疫措施而被完全隔絕 ,心情可謂是「谷到爆」。有精神科專科醫生提醒在家工作的上班族,若然負面情緒仍然持續,無法集中精神及冷靜思考,已是一個心理警號,應考慮馬上放下手頭工作稍作休息。如長期無法抽離工作狀態,更可能會令負面情緒惡化而誘發抑鬱症。

三十多歲的阿慧(化名)是名雙職母親,從事資訊科技行業,疫情初期的她已要在家工作。她以為這種新模式可以讓她兼顧工作及育兒,奈何好動活躍的小朋友經常使她分心,無法集中精神處理公司事務,往往花費兩倍多時間才能完成工作。再加上長時間留在家中,與外傭及家中長者的磨擦日漸加劇,令她漸漸出現負面情緒。

流水作業 終日埋首工作

隨著疫情持續,她的精神狀況也就每況愈下,缺乏社交娛樂、全天候工作,使她長期陷入失眠的狀態,甚至藉著酗酒發洩情緒。最終在丈夫陪伴下求診,主診醫生處方藥物的改善其睡眠狀態,繃緊心情終於有所緩和。現時阿慧雖然仍需服用低劑量藥物以穩定病情,但她已重拾昔日精神及活力。

阿慧的故事不過是許多香港人在疫情下的寫照,精神科專科傅子健醫生表示,類似個案在近兩年不跌反增,主要原因離不開在家工作時與家庭成員的磨擦增加。

傅醫生指出,不少打工仔在家工作期間沒有一個開始及完結時間,作息不規律,這種模式只會增加精神壓力,加上生活空間與工作環境重疊,視覺及聽覺逐漸盲目,在缺乏新鮮感下,容易令人無法抽離當刻感覺,便浮現負面情緒。

失去社交 家庭磨擦增加

在家工作剥削了人們的社交機會,相反與家人接觸增加,容易增加磨擦。傅醫生解釋,人類是需要有社交的群體,即使能以視象見面,也不能完全彌補面對面的溝通需要。而且正常社交有助放鬆腦部,紓緩生活壓力。與家人朝夕相對,則容易因生活上的瑣碎事而引發爭拗,隨之形成生活壓力。

傅醫生認為,當人慢慢被情緒牽走,無法抽離及獨立思考,已構成心理訊號,若然情況持續,會產生失眠、早醒、體力下降、記憶力變差及無法集中精神等抑鬱症狀,患者應藉此盡早求醫,避免病情持續惡化。一般而言,抑鬱症治療分為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前者涉及患者的思想及價值觀,需要較長時間才見成效,後者則能穩定情緒,引領患者走出陰霾。

現時治療抑鬱症藥物分有多種,傅醫生指出,制訂治療方案時必須與患者多加討論,了解對方需要、生活所面對的問題及副作用等,選擇適合個人病情的藥物。他說︰「部份抑鬱症患者或會遇到失眠問題,或要求處方安眠藥,惟這可能造成依賴,並非治本方案。近年則有些抗抑鬱藥物能夠同時改善睡眠質素,一石二鳥。」

傅醫生寄語患者,應對抑鬱症保持耐性,一般藥物需要2至6個星期才起效,治療期約半至1年才有效果。假如這段期間仍要在家工作,不妨建構自己的工作空間,與起居位置分開,並且盡量規定作息時間,從工作狀態中完全抽離。

精神科專科傅子健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