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多倫多電影節》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全球疫情影響下,令一切停頓,而舉辦活動和聚眾為主的電影節一律首當其衝被迫延期甚至取消,或一一改為網上放映。年頭柏林影展雖然經過一輪恐慌,但最終還是能如期舉行,當時大家萬萬也想不到其後的康城影展在延期後也要被迫取消。畢竟沒有人的電影節,真是什麼都不是。

撰文︰胡芷晴(Didi Wu)

百老匯電影中心及香港亞洲電影節節目策劃

疫情關係,多倫多電影節亦只好改為網上進行。(影片截圖)

第四波疫情來勢洶洶,威尼斯影展總算大無畏地,成功地舉行了疫情後全球首個大型影展,更有不少名人影人眾志成城撐場。至於以北美首映為主的多倫多電影節,定檔9月10日至19日,在眾多不明朗的因素下,總算排除萬難把一般200 – 300部的選片量,大大縮減至50部左右,取消了所有戲院實體放映,改為少量汽車放映(drive-in cinema),和戶外放映。改為網上串流放映,只留幾部作戶外實體放映,但為了保留影展氣氛,大會花盡心思,在「可防可控」的範圍底下,安排了數場汽車放映(drive-in cinema),和設有「社交距離」的戶外放映,真的非常貼心。氣氛並沒有因此而變弱,觀眾頻頻響咹以示支持,互相問好。

戶外放映又有另一番滋味。(影片截圖)

疫情下無論戲院或電影節都鬧片慌,電影公司一致傾向押後推出大作,導致今年較為搶眼的作品都是來自康城和威尼斯,有好評如潮,由琦溫絲莉(Kate Winslet)和茜爾莎羅倫(Saoirse Ronan)主演的最新話題作《Ammonite》,單是這個創新的實力配搭已夠吸引,二人的床戲更成討論焦點,琦溫絲莉更在訪問中分享,她是如何協助「導演」這場戲,宣傳點十足。再加上《神的孩子在戀愛》、辛丹斯最佳導演Francis Lee自編自導,難怪大家都拍爛手掌。電影乍看會令人想起去年影迷熱捧的《燃燒女子的畫像》,《Ammonite》故事發生在19世紀英國,在父權社會下被壓搾的女考古學家和鬱鬱不歡的貴婦,如何克服各自社會地位不公,越過階級和道德界限,找回真我和愛情。還有威尼斯最佳女主角得主《Pieces of Woman》及金獅獎得主,美籍華人女導演趙婷的《Nomadland》。

參選電影還有在威尼斯最佳女主角的《Pieces of Woman》。(劇照)

選片數目雖然少了一截,但相對更具性格。選片大方向繼續以包容 (inclusion) 為中心,50多部入圍作品當中有高達45% 的作品是由女性導演、合導或創作。最受注目的應該是荷爾·芭莉首部導演作品《Bruised》,講述女黑人MMA拳手在拳擊路上找回作為一個運動員和單親母親的救贖,帶出拳拳到肉下的有色女性的脆弱和傷痛。還有紀錄片《I Am Greta》,紀錄去年年底登上《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的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由一名普通的北歐小女孩,到訓斥各國元首的經過和心路歷程。聚焦電音界的女DJ和藝術工作者的紀錄作品《UNDERPLAYED》和埃及紀錄片《Lift Like A Girl》,紀錄曾教導出世界冠軍和首名阿拉伯女運動員兩奪奧運舉重獎牌的老牌教練與舉重新星的微妙關係,少女為了夢想的壓力和掙扎,皆是非常清晰的女權電影。

埃及紀錄片《Lift Like A Girl》。(劇照)

女性聲音絕不僅於此,TIFF今年更邀來Marvel隊長貝兒娜森 (Brie Larson)擔任電影節大使。貝兒曾在奧斯卡頒獎禮上,因為加西艾佛力(Casey Affleck)涉嫌性侵兩名劇組女成員而拒絕為他拍掌,備受注目,其後的她言論更清楚表明其擁護女性權益的取態,選她為電影節大使立場更顯而易見。但由於未能親身參與,貝兒在自己的社交網站也有拍片支持TIFF。

除此以外,更高達48%的作品是來自有色人種,明顯是要打破白人男性當道的影業慣例。今年的片單也有明確的社會責任和人文精神,同志、女性、有色人種、環保、社會運動等題材電影佔據大多數。其「包容」的態度更推至「電影」模式,繼續有電視片集和串流平台製作。不同的串流平台如Hulu、Netflix、Amazon Primce、AppleTV均有作品和產業座談,盡顯包容風格。

紀錄片《I Am Greta》,紀錄去年年底登上《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的瑞典環保少女格蕾塔通貝里(Greta Thunberg),由一名普通的北歐小女孩,到訓斥各國元首的經過和心路歷程。(劇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