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廈奪命火.博評】鼓勵年輕人追夢?別成空話

撰文:陶思文
出版:更新:

葵涌工業大廈大火釀成三人死亡的悲劇,再次令人關注在工廈內違規劏房的問題,香港寸金呎土、空間不足已是人盡皆知,部分工廈消防設備不足、安全成患亦非今天才揭發出來。但何以年輕人仍願意在工廈中進行娛樂、文化活動,卻反映了另外一個結構性問題,政府該思考如何提供適切的鼓勵政策、環境讓年輕一代從事文化活動,能享用更多元化的娛樂場所,從整個文化政策作檢討。

大火的起因仍在調查階段,但有報道指三名青年疑在一個被劏成十七個單位的三百方呎空間裡調酒及玩魔術,場所主要用來與朋友消遣、飲酒及唱歌。有人可能會指責說很多人對於劏房危機意識仍不足,明知工廈有特定用途,仍在工廈設工作室、做娛樂場所,甚至作為住所。可是,若要在香港進行文化表演活動,可租用的場地有多少?限制又有多少?
 
早前Hidden Agenda的Live House被打壓一事曾引來不少回響,政府常說要鼓勵創業、文化產業發展,但對於如何讓年青一代有發展的空間,卻沒有實際的政策支持。政府要設立創科局、文化局等一個個官方架構,但對於一眾普通市民而言,這些官僚機構到底為民間藝術、表演發展有什麼作用,卻有很多人仍不知道。若要做一個魔術表演,該到哪裏申請?想做街頭表演,是不是只能去旺角行人專用區?

除了實際的文化藝術空間不足外,社會對於演藝發展、文化創業等嘴裡是說支持,但「專業至上」、「搵錢至上」等根深柢固的價值觀亦不利文化發展。教育制度下的尖子仍主要是以金融經濟或是如醫生、律師、會計師等各類專業發展為首要選擇,家長在學生時期一方面又灌輸學生要努力讀書、長大後找到安穩工作的思想,另一方面又責斥年輕一代沒有夢想,只向錢看。若兒子忽然說他想成為一個魔術師、藝術家或是舞台劇表演者,有多少家長會予以支持,鼓勵追夢,又有多少會嗤之以鼻,再叫兒子不要癡人說夢?

早前Hidden Agenda的Live House被打壓一事曾引來不少回響。(資料圖片)

如此社會氣氛下,如何要年輕人勇於創新,去追夢、去創業、去發展自我?若要創業,資金不足、政策支援不足、身邊人支持亦不足,年輕人可能連「做夢也不敢做」。
 
政府需要做的,是加強支持文化藝術空間發展,規劃土地使用時亦應考慮如何把文化活動融入社區,而不是劃分一幅大的用地把文創空間和日常生活分隔,才能讓社會建立良好的發展氛圍。社會多年的價值觀則須從教育政策及媒體傳播入手,雖然不是一時三刻能改變,但政府必須改變因循思維,設立有助創業、發展文化事業的政策,從民間藝術文化發展切入,而不是從官僚架構出發,才能讓大眾感受到政府有心推動文化創業等發展。
 
雖然近年有愈來愈多年輕人成功創業的勵志故事,但另一方面,年輕人不懂生涯規劃的報道亦不少,早前有調查指近七成大學生想做公務員,到底是年輕人不敢跳出舒適圈,還是在社會氛圍下要付出的太多才能追夢,走一條跟別人不同的路?社會藉着此事應有更多的反思。

各類街頭表演進佔旺角行人專用區。(資料圖片)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