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內地突停進口廢紙 粵港合作得個噏字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甘澍海

忽然之間,一種廢紙即將堆積如山的窒息感,向市民襲來。

因為香港環保廢料再造業總會宣稱,9月15日起停收廢紙,每日2,500噸廢紙要送堆填區。

可回收廢紙變堆填區垃圾,皆因內地政府仍未批出第四季的廢紙進口批文,內地造紙廠未能採購廢紙。

至於為何遲遲不發出批文?中港回收商不知道(或許不便說明),香港政府也矇查查。環境局局長黃錦星9月7日面對業界時,僅能做一點點治標不治本的事情——物色地方供業界放置廢紙。但根本不符合成本效益,業界寧願送堆填區。

這次事件說起來,既簡單也複雜,主要是中國不再接受洋垃圾的政策使然。

中國政府7月份正式通知WTO今年底不再接收洋垃圾,隨後對內發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印發禁止洋垃圾入境推進固體廢物進口管理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這個通知有三個與廢紙有關的重點:

一,確認2017年7月底前調整《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目錄》;年底前禁止進口未經分揀的廢紙。
二,修訂《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限定固體廢物進口口岸,減少固體廢物進口口岸數量。完善固體廢物進口許可證制度(即進口批文),取消貿易單位代理進口。
三,增加固體廢物鑑別單位數量,解決鑑別難等突出問題。

第一點所提及的《進口固體廢物管理目錄》由環保部、商務部、發改委、海關總署、質檢總局聯合進行調整和修訂,已於8月16日公布。有5大部委背書,執行更順暢。

文件有3個附件,分別是:

〈附件1:禁止進口固體廢物目錄〉
〈附件2: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
〈附件3:非限制進口類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目錄〉

只有附件3所列廢物進口不受限制,但廢紙並不在其中。

附件1規定,回收的牆紙、塗蠟紙、浸蠟紙、複寫紙均禁止進口。

附件2顯示,受限制的回收廢紙種類有3種,包括未漂白牛皮、瓦楞紙或紙板;漂白化學木漿制的紙和紙板;機械木漿制的紙或紙板(例如,廢報紙、雜誌及類似印刷品)。這3種要通過環境保護控制標準GB 16487.4鑑定,才可進口。

若要說執行難題,國務院通知的第三點是關鍵,因為這是一個涉及每年數千萬噸廢紙的新管理措施,所需的鑑定人員(環保部、海關、質檢部門都有份)數量和技術,不是幾個月就能搞定的。

內地《固體廢物進口管理辦法》規定:

海關懷疑進口貨物的收貨人申報的進口貨物為固體廢物的,可以要求收貨人送口岸檢驗檢疫部門進行固體廢物屬性檢驗,必要時,海關可以直接送口岸檢驗檢疫部門進行固體廢物屬性檢驗,並按照檢驗結果處理。

在洋垃圾禁令於明年元旦正式實施後,這些檢查、鑑定措施肯定要嚴格執行一段時間,那麼廢物鑑別能力不足,就一定會制約運作。

廢物鑑定方面還有另一個問題,現行的《固體廢物鑑別導則》及有關鑑別程序和辦法,已被視為難以滿足當前環境管理工作的需要,環保部正在制定《固體廢物鑑別標准通則》,不過目前還處於報批稿階段,仍需進一步修改後發布實施。

還有一項被視為造紙廠緊箍咒的措施收緊,那是排污許可證問題。在早前公布的《固定污染源排污許可分類管理名錄(2017年版)》規定,紙漿製造(包括以廢紙為原料)企業全部要在2017年6月前申請排污許可證。這是又一個關卡,方便政府篩一遍。

然而也要看到,一些政策條令變更而引起的技術性問題難解,嚴打污染的大環境(今年以來中央環境保護督察組已讓不少省市官員冒汗)更是關鍵,在經歷5年嚴苛吏治後,地方無人敢再陽奉陰違,甚至要比中央的要求更積極。

比如,在發批文的時候,他們可能會更嚴格;比如,在治理造紙廠排污的時候,他們要更嚴厲,比如,在佈置中央要求時,或許會提前實施,賣力討好。

7月份環保部通報「打擊進口廢物加工利用行業環境違法行為專項行動情況」,就有3家廣東清遠的廢紙加工企業被通報。這對廣東環保廳帶來不小壓力,廣東省政府也面上無光,之後少不免一輪嚴打。

即便我們了解到這麼一些原因,但只有搞清楚內地正在進行的政策改變,以及不同地方的最新進展,才能知道對香港的影響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化解。

廣東省多次宣稱粵港合作,最近又來一個大灣區規劃,要搞成粵港各方面都無縫對接,惟實際情況是內地(包括廣東)的任何可能牽涉、影響香港的政策推出前,並未徵詢香港公眾意見,也未提前告知港府。

在廢紙事件上,再次印證了這一點。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