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派對濫藥】興奮劑別吸過量就無事?戒心總是一點點流失的……

撰文:救護熊柯南
出版:更新:

最近於香港舉行西九電音節,發生懷疑因濫藥而有4名青年1死3危殆的慘劇,喚起了社會對毒品禍害的關注。當天有多個因素注定了慘劇的結果。其實這類活動常於外國發生,我不明白為何主辦單位沒有以外國經驗作借鏡。難道香港人便較獨特,不會沾酒沾毒?我過往曾多次以醫護人員身份於澳州參與此類音樂活動,發現無論現場的保安監管多嚴密,總會出現受藥物影響的年輕人。始終,入場人仕可以於進場前的一刻預先使用藥物。但經驗所知,安檢愈嚴謹,服藥過量的病人便會愈少。

既然不能完全防止入場人仕使用毒品,外國的主辦單位便安排醫護人員在場戒備。愈是高危的活動,便愈多專業的醫護人員。駐場的醫護人員不只持有急救證書的急救員,還有急症醫生、護士、救護員,即場為病人進行進階檢查和藥物治療。病人不一定會被送院,部份只需於現場的「臨時醫院」接受治療和觀察便可。

警方早在西九聲明發出前指有人疑似吸毒及場內發現少量毒品,不排除有人吸毒。(資料圖片/鄧栢良攝)

我不太清楚電音節當天的安排,但從新聞稿的內容卻能略猜一二。看過數份報章,發現西九文化管理局曾表示「4位參加者因中暑而送院治理」。一個沒有醫療知識的官方人員,大概只會把該 4 位參加者描述為神智不清。中暑是一個醫療診斷,一個專業名詞,沒有醫療知識的人又怎懂得判斷?如當日有醫生、護士等駐場,他們又不會把患者形容為中暑。最後,我猜測當日駐場作醫療戒備和斷診的,只是急救員。官方依據他們的診治記錄,去作出「中暑」的官方聲明。

據知當天環境酷熱,急救員因發現患者體溫過高而假定中暑是理所當然。進階的醫護人員除了檢查體溫和維生指數,還會以患者的其他徵狀和環境因素去作判症,所以不難發覺真正的病因是濫用興奮劑的結果。

興奮劑藥物刺激腦部神經,為使用者帶來亢奮狂喜的狀態。此類藥物深受年輕人追捧歡迎,於音樂派對頗常見到。強勁的節奏音樂跟興奮劑簡直是絕配,藥物的效力讓使用者更奔放,舞姿更搖擺。藥物加上酒精,幻覺和狂喜心情交集,使氣氛比高漲還高漲。

中樞神經被激發而帶來亢奮,也讓新陳代謝變得更活躍,讓體溫上昇。當腦部分泌嚴重失衡,便會出現身體抽蓄的情況,把體溫推得更高。如置之不理,高溫可使肌肉細胞溶解壞死和引發器官衰竭,甚至酸中毒。嚴重的酸中毒又可以突然引起致命的心律不整,這其實是此類患者的最常見的死因之一。以上的解說,正好解釋了為何報章說當中有患者要被洗血洗腎。

我看著西九電音節的官方宣傳品,當中說對毒品「零容忍」。「濫用毒品能夠致命」,並非新奇事。但青年因濫藥而命危,甚至喪命的情況仍時有發生,為甚麼?

我看著西九電音節的官方宣傳品,當中說對毒品「零容忍」。「濫用毒品能夠致命」,並非新奇事。但青年因濫藥而命危,甚至喪命的情況仍時有發生,為甚麼?(Road to Ultra Facebook)

大部份人使用派對藥物(Party Drugs)的目的並不是為了讓自己中毒危殆,而是希望從藥效中獲得愉悅興奮的感覺。雖然自知不是藥劑師,卻以為對藥物的劑量有相當認知。他們起初普遍只是間中淺嘗,帶著「只是一點點,沒甚麼大不了」的心態。數次使用後便發現沒有太大的即時副作用,因此便失去戒心。

濫藥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濫藥,心態甚至把濫藥視為調劑生活的高尚潮流。縱使未必會頻繁使用,但使用的劑量卻不斷增加,以獲得更興奮的心情感受。然後?然後便只有「最後」了。

因藥物而亢奮的患者可變得非常敏感,一點點的皮膚觸碰也能引起不安,就連身穿的衣服也不例外。這說明了為何很多濫藥後精神異常的人會於街上赤裸行走,他們把引起不安的衣物脫下來。如何安撫沒有理性的他們,是一個挑戰!醫護人員普遍會用藥麻醉病人,使其放鬆鎮靜,讓體溫下降。但我們又如何給異常亢奮的患者用藥?現實上,如果口頭的安撫無效,便只能動用武力。只是興奮藥能讓患者如有神力加持,同時出動多名警員才能把一名失控患者制服的情況並不罕見。基本上,興奮劑沒有甚麼特效解藥,治療方針只是穩定患者,給予時間讓身體把藥物自然分解和排出而已。

依據以上內容,只要使用適當份量的興奮劑便很安全吧?

濫藥的人不會覺得自己濫藥,心態甚致把濫藥視為調劑生活的高尚潮流。(視覺中國)

違禁藥物不受監管,也沒有標籤。為了賺更多的錢,不法商人於毒品中加入洗衣粉、玻璃碎、石灰等雜質的情況非常普遍。服用不知成份的藥物,如何控制份量?就算濫藥者找到「信譽良好」的分銷商,沒有讓自己過量中毒,還是對身體有害。興奮劑影響腦部分泌,持續使用會引發腦部病變。甚麼專注力下降、記憶力衰退也沒甚麼大不了,引起幻聽幻覺、神經衰弱、被迫害妄想等的徵狀才是「主菜」。最重要的是,這病況不能被完全治癒,卻只能以精神科藥物控制病情。就算濫藥沒有致命,用一生光陰的質量去換取短時間的亢奮快感……值得嗎?

如果來年仍有電音節,我強烈建議當局參考外國做法。禁毒,不只是於海報草草寫幾隻字!除了於入場時以人手搜查隨身行李,也可以使用緝毒犬協助。雖然這未必能防範到入場人仕以避孕套把藥物藏於體內並帶進場,卻能減低毒品被帶進場內的機會。於活動範圍內,安排警察巡邏及偵察。如上文初段所說,完全避免毒品是沒有可能,但能降低風險。

除了防範,當局還要作好應對。不是抹煞急救員當值的重要性,但額外聘請一、兩位擅長處理濫藥中毒的醫生駐場是必需。適時的治療非常重要,不是每個患者也能撐到醫院才接受針對性的醫治。愈早開始治療,身體所受的傷害便愈少,復原的機會便更高。

入場人仕服用毒品的問題需要正視。當局的不聞不問,是無知的表現,也無助改善事情。可惜,這卻是香港政府近年對多個社會問題的取態。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