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學歷幻象.博評】碩士學位可以改變到什麼?別再文青式幻想了

撰文:泰倫西
出版:更新:

近日看到香港01的專訪一位人類學碩士只能任職收銀,而且月入1萬的故事,看完之後,不禁心想:

20幾歲仔,做咗兩年嘢儲左十幾萬,竟然係為咗去讀個taught master,為咩呢?

看到「碩士」二字時,就覺得不太對勁;認真細讀內文,發現是「一年全職人類學碩士生」。明眼人知道,全港能修讀人類學的地方有多少,也知道他修讀的是「文學碩士」這個不倫不類的授課型碩士學位(taught master)。何以說它不倫不類?姑勿論授課型碩士本身是否合理,就人類學的「文學碩士」本身的設立已相當有問題。正如當時人所言,人類學重視「觀察」,換言之就是做「田野考察」。

阿安從人類學碩士畢業後,來到書店打工,月薪一萬,朝九晚十的生活,令他想以田野考察的方式,觀看同事過怎樣的職場生活。(龔嘉盛攝)

短短一年的「文學碩士」修課時間,平時已須應付課業,實在很難想像能有多少時間進行田野活動。所謂的碩士課程,大部分時間只是在課堂上聽老師的課,學習人類學的理論。偶然可能有某些課堂會要求做一些小型的田野活動,但一個學期只有三個月,能做到多少大家心知肚明。最終不知不覺課程完結了,但實際上沒有什麼實踐經驗。

文學碩士的主要對象學生並非「本科已修讀該學科而想繼續深造」的人,而是「本科沒有修讀該學科,但卻對該學科有興趣的人」又或是「工作有進修需要的人」。很多人出於興趣或是進修的需要而報讀「文學碩士」課程,大部分對該學科本身沒有太多認識。而且碩士課程全職修讀不過一年、兼讀不過兩年,畢業後對學科知識的掌握,其實很可能比不上修讀三、四年的本科畢業生。

文學碩士課程某程度上是為了滿足社會鼓勵「進修」的風氣——由「學士」晉級為「碩士」總令人感覺良好。當然,能讓有興趣的成人有機會修讀一些他們以往沒有修讀的學科,在推廣知識和對學術界而言都是好事。但問題是,一般修讀「文學碩士」的人都有穩定的工作和積蓄,課程對他們而言說到底只是行有餘力的休閒興趣,又或是工作需要的進修。一個20多歲的年輕人,花費工作大部分的積蓄全職修讀這類課程,實在是充滿了違和感。

我不客氣地說,追尋夢想不是問題,但沒有概念地追求夢想往往只是徒勞。假若真的希望獻身學術研究,那可以繼續在學術路上前行,只要有毅力和肯下苦工,並不會沒有出路。在香港修讀研究型碩士或是博士學位都有助學金,只要有能力報到學位,至少經濟上不成壓力。但假如認為一個文學碩士學位就足以改變社會地位、推動階級流動,那恐怕真的是「諗多咗啦你」。

或許讀者會覺得我口沒遮攔,狗口長不出象牙來(我不否認這點,哈)。當然,我並不清楚故事中的「阿安」是抱着何種心態去修讀人類學,也有可能他是「明知而為知」,樂在當中。如果他本人認為沒有什麼問題,也不到外人去評論。但假若有人認為修讀一個文學碩士學位就可以追夢,這似乎只是一種「文青式」的幻想,最終可能只是落得圍爐取暖的下場。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