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傳的建築概念】高層組合屋,才是香港住屋的真未來?

撰文:馮景行
出版:更新:

係咁嘅,「組合/貨櫃/屋」近日在本地終於有了出頭天,能拍住香港重中之重、痛中之痛——房屋問題,一同沾上點點曝光率。不過,大部份眼球只集中在它參演過渡性低層住屋這個臨記角色,卻沒有發掘它擔當長篇本土住屋連續悲劇主角——永久性高層住宅——的無限「星途」。「組合/貨櫃/屋」建造技術本身是一種挺「slash」的概念,它兼容了預製建築組件單元(以減少地盤施工時間和環境污染)、標準貨櫃箱尺寸(便於製造和運輸)和日常生活功能(而非儲存貨物用途)。 然而, 那些因應生活功能性而全新設計組裝、已沒剩餘多少貨櫃箱基因的「組合/貨櫃/屋」, 直稱為「組合屋」,無疑是更加貼切。

事實上,香港早在80年代,已經有過利用組合屋相關技術,來興建永久性高層建築的「創舉」。在樓高44層的中環匯豐銀行總部大樓西面,建築師Norman Foster大膽地設計了預製洗手間拼空調設備單元,並以貨櫃箱形式,吊到每一層的建築外圍裝嵌。可惜,這個建造概念隨即便「原地失傳」,並沒有廣泛地被建築界吸納利用。時至今日,當Tesla創辦人Elon Musk已積極籌備6年後在火星建造可住人類的太空殖民地,非臨時性的組合屋建造技術,卻還被這政府的主事官員視為一種從火星飛過來的UFO一樣!

中環匯豐銀行總部大樓(作者提供)

談到組合屋設計,就不得不提黑川紀章這個名字。黑川是與磯崎新、安藤忠雄齊名的日本建築大師,他在60年代聯同當地最前衛的建築師和設計師,組織了一個影響力遠及至西方建築界的「代謝派建築運動」(Metabolism),他們主張城市和建築應該要像人體的新陳代謝一樣,可持續地因應生活所需而調整自身設計。在黑川的眾多設計中,座落在銀座新橋站附近、樓高13層的中銀膠囊大廈(Nakagin Capsule Tower),可算是這個理念最具前瞻性的代表作(大家現在仍可經Airbnb一類網站訂住)。140個和式茶室大小、約120平方呎的住宅和辦公室單元,像層層疊一樣,錯落地懸掛在中央核心筒四周。按建築師的想法,這些「膠囊」住宅單元,就像有機體一樣,隨時可被拔出來替換更新,循環不息地延續本體建築的生命。

黑川紀章設計,座落於銀座新橋站附近的中銀膠囊大廈Nakagin Capsule Tower。(視覺中國)

相隔40多年後,美國建築師亦重新套用類似工程技術,在紐約曼克頓區建成了全美現今最高的組合式住宅。這棟名為Carmel Place、共9層高的大樓,是市政府專為年輕人和低收入階層而興建, 裡面全部戶型的面積只有200至300 平方呎,可算是「美式納米樓」—— 當局還得修訂有關法例,才能合法地推出這類微型住宅單位。在建造技術層面,這項目也比前人多走一步;除了55個住宅單元外,整棟大樓共10個建築核心筒單元—— 該部份一向是現場施工,皆同樣採用組件設計形式在工場預製,之後再運到地盤如Lego積木般疊砌而成。建築師還在地下和頂層配置多種公用設施,試圖注入更多活力到這個垂直小社區。

放眼到港人經常「葡萄」、港官經常考察的新加坡,當地建設局(BCA)最新的功績,相信又要讓港人再「葡萄」多一次。只因他們在多年前,經已積極地推廣加強版的永久性組合屋技術,還創立自家品牌—— 名字有點累贅,叫做「預置體積建設技術」(Prefabricated Pre-finished Volumetric Construction,簡稱PPVC)。到目前為止,他們的成績表已包括南洋理工大學內三棟13層高的學生宿舍,和在樟宜機場附近的9層高機場酒店新翼。總結新加坡的實戰經驗,利用PPVC技術興建這類居住建築,施工期不單大大縮短了20%,工廠建造、工地組裝的建設模式,也可令地盤人手節省多達40%;同時,現場施工所引致的噪音和塵土污染,亦相應地降低。目前,BCA不但已經成功制訂了整套針對高層組合式建屋技術的政策、法例以至質量控制方面的標準,他們還打算要在4年內,完成設置20多個本地PPVC工場,從而建立一個全面和更具經濟效益的組合屋建造技術產業鏈。新加坡那邊廂的視野和執行力,真的要讓港官汗顏。

位於美國曼克頓區的Carmel Place是全美現今最高的組合式住宅。(narchitects.com)
Carmel Place如Lego積木般疊砌而成(narchitects.com網頁擷圖)

話說回來,香港早期的公營房屋規劃設計,也不是那麼一無是處。其中最經典的,首推60年代建成的蘇屋邨—— 許冠傑三兄弟和黃家駒兩兄弟長大的那個地方。當年在總體規劃建築師Eric Cumine的協調下,五位獨當一面的本地建築師——包括第一代華人著名建築師陸謙受,將一項其時號稱全遠東最大的公共房屋發展計劃,合力演繹成為一座整體地融合功能主義建築風格、個別地又突顯不同家居設計特色的「人氣山城」。可見在那些年,香港雖然沒有研發出特別過人的住屋建設技術,但在整體規劃和建築空間質素方面,還是比起現在超公式化、令人痛心的公屋設計,有心思和有「人味」得多。痛定思痛,當局好應該重拾「當年勇」,加把勁去帶動整個建造業界,因地制宜地開發最切合用家需要的組合屋建造技術,儘快優化下一代公共房屋的設計和營建質量 。

其實,我一直非常擔心,香港未來會否退化造一個比火星更不宜居的城市?每次經過界限街一棟名叫「可以居」的洋樓,心中就會泛起同一個疑問:香港,還「可以居」嗎?

港產高層組合屋,應該是可以居吧。

重建前的蘇屋邨(Wikimedia Commons:Wikipedia user -Wpcpey)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