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可否不要無?

撰文:陳紹銘
出版:更新:
近年,關於小店的報道似乎愈來愈多,不過,小店亦似乎愈來愈少,間中網上傳來那區那間小店要關閉,在最後一天大排長龍拍照紀念,轉眼又少一間,尤其在領展旗下的屋邨商場街市,走得特別快。再走,我們的社會會否只剩下一堆一式一樣的連鎖店或大企業?小店可否不要無?
陳紹銘

如果我們珍惜小店

觀乎傳媒報道或公眾反應,社會對小店的關注或珍重是愈來愈多,或許因為小店有特色︰出售的貨品、食物、文具、玩具、書本......品質不需要特別高,但就是不一樣,不願千篇一律;或許因為小店有份人情味,老店的老闆會認識顧客,甚至陪着街坊、學生成長,更有些會記得客人口味,這些,連鎖店大概做不到,而只會有句「歡迎光臨」或「下次再嚟」;或許因為人有時有種「鋤強扶弱」的精神,不滿大連鎖店充斥社會,不想讓大財團賺自己錢……這些都可能是、可以是撐小店的原因。不過,很現實,如何重情重義,小店大概也是盤生意,要經營下去,最少要收支平衡。

先說收入。

小店的收入當然是靠公眾的消費。在日常生活中,到底我們有多常光顧小店?會否刻意去支持?約朋友飯聚,會到APM、又一城,還是到舊區撐小店?買日用品,全到超級市場,還是另覓士多?

當然,我們大概也會幫襯惠康/百佳/麥當勞/大家樂/Starbucks/屈臣氏……,要完全不光顧難度太高,不只是道德要求太高,現實中,大企業連鎖店近乎完全滲透每個生活細節,要完全脫離不容易。不過,生活也不是非黑即白。有綠色團體推動 Green Monday 提倡逢星期一「食素」,推動環保;如果我們真的珍惜小店,或許,還是要調整一下消費習慣,來個小店 Monday 或小店 week,不要到最後一天才去光顧紀念。

再說開支。

小店會關閉,但死因大多都不是太老,而是要交租。

香港信奉「自由市場」,說穿了是業主、富人或企業才有「自由」的市場,業主動輒可瘋狂加租,租客議價能力極低,街舖亦然、屋邨商場亦然,小店生意好賺得多,轉頭業主加租就沒有了。

而更大問題是小店大多不會「復活」,即使未來租金下調,早前因租貴結業的小店要東山再起,裝修、員工、意志、起動資金......要重頭來過,絕不容易。如何控制租金上升?需要政府推行商鋪的租務管制,規管租金升幅;或將小店置於受保護的條款之下,例如屋邨商場的社福機構不能被大幅加租(雖然最近也面臨挑戰),不過難度高,並不容易,實在需要更大力度的倡議(例如逐步回購屋邨商場街市)。

推動社區經濟 發展多元「小店」

另一個方向,是發展社區經濟(social economy),創造另一個「市場」。

社區經濟有不同形式,多由社福或慈善團體推動,如二手店、時分券、共購、合作社、墟市……當中強調的,不單是價格(price),還有價值(value),每個消費行為中,除了以最低價錢換取最好貨品/服務的考慮,還會考慮生產者與消費者的關係、背後實踐的理念(如平等、環保等)、發展居民及社區的資本(social capital)。

筆者最近到過長沙灣勞協的二手店,在放工時間不少人到來尋寶,衣服、書本、傢俬廚具、公仔玩具……不單推動環保,也減輕低收入家庭的負擔,財政收入也是支援了不少基層女工就業,包括早年因經濟轉型而失業的車衣女工;較特別的,是勞協推動一種社區貨幣,叫「花」,可用作交換服務或物品,做服務、做義工、捐物資,均可得到「花」,也能用「花」於中心消費或享用服務,例如半小時的剪髮換半小時的補習服務。社區貨幣能重新發揮「主流市場」放棄或忽視的技能和資源,而且現在已經「電子化」,使用十分方便。社區經濟更是積極推動社區關係,例如聖雅各福群會的社區經濟互助計劃,包括時分天地、合作社、車衣隊等,最近更與學院就服務成效作仔細的研究,發現社區經濟不但可以節省開支,也能認識更多朋友、加強互助、實踐充權或民主等等。

這類的社區經濟計劃,經多年的服務及倡議,最近也得到政府的半點肯定。高永文承諾於各區試行墟市政策,例如早前於深水埗推行「見光墟」,由民間團體連結小販地攤檔主,於特定時間及地點擺賣,也是一些「小店」,廉價消費、有特色、重視關係……雖然政府的支持仍然相當有限,但總算是個突破,值得繼續推動,若能推至熟食擺賣,相信會更受歡迎。

社區經濟,雖然規模有限,未能一時一刻帶來結構性的改變或完全打破大企業連鎖店的壟斷,但算是給了我們更多選擇(choice),及一些另類的可能(alternative),也是提醒我們每天的消費行為,不單是計算價錢及利益的活動,也能在生活中實踐互助、平等、民主等值得持守的價值。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