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E通識.來稿】通識科不是機械式操練,而是啟發學生思維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JYY

近日有中文科老師對通識科提出各種批評,本人曾作為通識科文憑試的自修考生,在此分享對於通識科的一些看法,期望更多人(特別是非通識科老師及學生)對學科有更深入的理解。

【正常:機械式操練 造就只有機械式思維的學生】

回想中學時代,老師必定會點明《六國論》中的「先破後立」,又會教授《花潮》中直接描寫、間接描寫等手法。未知這是否會被視為不同形式的框架?學生又應否要停止模仿這硬生生的框架來作文呢?假如學生的作文欠缺內容,只是將「相類近字眼便將事先背誦的框架如數家珍般」用在文中,是否又如文中指會導致「整個社會對學習的文化都只強調框架,偏偏徒具其形,無甚內容」呢?在我而言,上述的並不是框架,而是讓學生透過特定文章去學懂不同的鑑賞方法,以提升個人的文學修養,相信中文科老師也不會反對。那為甚麼將所謂的框架套用到通識科就變成「機械思維」呢?以下嘗試根據該老師所引用的題目,解釋通識科是如何開拓學生思考、訓練說理能力的學科,而並非其所指的狀況。

老師文中指學生就「中國歷史應列為中學必修科,因為它可以加強同學對國家歷史的認識,從而加強同學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一題(若有機會再討論,可解釋這題題目的設題不似通識科的考評要求,但本文依據老師的內容討論),提出「反對」這個看法,然後利用「三反一正」技巧答題。但這正反映學生可以先選擇答「同意」或「反對」,是為一種開放題目,即學生可以表明自己認同的立場作答,而並非背誦既定的答案。

學生在表明立場後,需要從不同的向度論證,並在文末再次肯定個人立場,方會被視為完整的答案。老師在文中提及「三反一正」限制思考,反映並沒有充分理解箇中要求(又或學生們未有向其清楚解釋)。所謂「三反一正」,在這題應是提出三個不同意「中國歷史應列為中學必修科」的論點,再提出一個同意「中國歷史應列為中學必修科」(加以反駁)的論點,反覆解說不能「加強同學對中國人身份的認同」,以證明列為必修科,不能達致該目標。而同學利用的「三反一正」框架可視為一種作答方式,但這方式或題目都沒有限制作答的具體內容,學生仍然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切入,以圓滿其論證。學生在討論過程需涉及各種的概念,如必修科的效果(課時影響、強制性功能)、國家歷史、身份認同等關鍵詞之間的關係,其中身份認同又要以「知、情、行」等方面作理解,以進一步解說論點如何支持不同意的立場。因此,所謂的框架只是輔助學生作具體解說的工具,就如同中文科要求學生透過篇章學習不同的寫作手法,老師亦會教授描寫文、記敘文、議論文中不同的格式、技巧,目的都是讓學生學懂理解、學懂表達。

若將以上題目簡化成「你是否同意A可以加強某種狀況」,其訓練同學思維、解難能力的目的便更明顯。這類型的問題在生活上很常見,如「你同不同意小食部加價,以減少同學購買垃圾食物」,又或「你同不同意提高外傭工資」等,都是我們在經常會遇到的。所謂的框架反而是同學解難的入門工具,讓同學能學懂利用已掌握的資料或個人知識作為論據,有條理地說服別人支持自己的立場。

通識科內容多變,並不如其他學科般針對既定的內容作考核,學生難以透過背誦來應付考試。而世界不停在轉變,令考核議題可以推陳出新,既可涉及「香港是否一個法治社會」,亦可遠至「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的衝突」、「科學科技發展與道德之間的矛盾」等議題,學生在學習的過程或會因無從掌握而感到困難,而外人看來亦認為通識科不夠具體和「紮實」。但反過來看,通識科考試多變的特點,才能鼓勵同學主動認識世界,並培養同學說理、論證的能力,而非限制他們在框架之內。

前一個十年,或更早以前的公開試年代,不少文科都極為着重學生背誦的能力,史科尤甚。不過,隨着社會的進步,公開試對於背誦內容的要求已大大減低,新一代隨手翻查資料,即使要反覆驗證,都比從前快得多。因此,社會未來更需要懂得運用資料,並加以判斷的能力,而上文提及通識科的特點,正正切合現代社會的發展趨勢。(順帶一提,除了通識科,中國歷史科的公開試題目近年亦有調整(參見2018年的樣本試題),對運用資料來解說的要求亦有所提升。)

在我看來,通識科的當前發展的確充斥着不同的限制,但學科一直以訓練同學思維為目標,期望他們能夠利用個人所學及掌握的資料,有理地說服他人,亦鼓勵同學主動認識世界,而並非該老師所理解的狀況。本人無意挑戰老師對通識科的看法,只期望此回應能讓更多人明白這學科的意義,停止人云亦云。若老師對於坊間充斥愈來愈多教授通識科拆題技巧、答題框架感到不滿,希望老師不應只討伐通識科,而是應改變香港的讀書風氣,又或問問學生為何會寧願手持「天書」,將所謂的框架背得朗朗上口,也不願信任校內老師。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