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處是吾鄉】香港,就是年輕人的鄉下!

撰文:黃偉豪
出版:更新:
把「鄉下」這一個詞語,套用在年輕一代身上,卻格格不入。本身「鄉下」這個字隱含了一個重要的假設,就是一個人的出生地和他現在生活的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很明顯,這一個假設已不適用於如今生於斯,長於斯的八、九十後的香港新一代身上。
黃偉豪
對很多香港年輕人來說,這就是他們的鄉下。(區慶威攝)

「返鄉下」,已經是老一輩香港人的經歷,對年輕人來說,他們的鄉下本身就是香港,或更嚴格來說,他們是沒有鄉下的新一代。

年輕人視香港為家,不認同中國是「鄉下」,甚至視之為外國,這一個現象,只要了解新一代的成長經歷,其實是一件相當合理、順其自然的事。

上一代本土意識不濃 返鄉下是重要大事

想當年,絕大多數的第一代香港人均非土生土長,而是因政治及經濟原因被迫離開內地,逃往香港。對於這「過客」的一代,他們身在香港,心繫祖國,期望有朝衣錦還鄉,亦仍然有很多自己的親人,包括了父母及兄弟姊妹,繼續留在內地生活。所以,每年返鄉下探親,對於他們絕對是一件大事。

可是,把「鄉下」這一個詞語,套用在年輕一代身上,卻格格不入。本身「鄉下」這個字隱含了一個重要的假設,就是一個人的出生地和他現在生活的地方,是完全不同的兩個地方。很明顯,這一個假設已不適用於如今生於斯,長於斯的八、九十後的香港新一代身上。

當然,香港不少的六、七十後也是在香港出生及成長,但他們的「本土」意識不太濃烈,仍有較強的中國認同,是因為他們很多的父母均是在國內出生,亦因此透過父母的影響,仍然與內地保留一定情感上的聯繫。事實上,他們很多就是在七、八十年代,陪同父母「一窩蜂」過羅湖橋回鄉探親的小孩。

部分年輕人眼中,中國只是個封閉、貪腐和落後的地方。(Getty Images)

要理解新一代眼中的中國

相反,如今的新一代,本身的父母多是香港土生土長,透過父母來建立對中國的聯繫的一環已變得非常脆弱。即使學校為他們安排更多的國內交流團,他們所親身見證的只是國家的封閉、貪腐和落後。例如,對新一代來說,一出了香港境進入內地,便不能再上他們經常瀏覽的網站,絕對是一次畢生難忘的震撼經歷。

而且,六、七十後在他們的成長期間,可以同時選擇北上追尋經濟機遇,又可以留港享受港英的優良管治,但新一代要面對的卻是一個機會愈來愈少,面臨爆破的國內泡沫經濟,及中國對香港愈來愈多的干預。因此,兩代便對於中國有完全不同的感受,一代視它為機遇,一代視它為威脅。可惜,香港及中國政府往往喜歡對年輕人作道德審判,而非從成長經驗去理解他們,從而引發很多不必要的誤解和爭論。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