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來稿】「翻轉教室」真的會減低學生閱讀動機?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文:張展瑋(通識教師)

香港教育界伴隨著資訊科技的全面普及,不少學校以及教師都比以往更強調結合傳統與科技進行教學,主要思考在於學與教可以如何因資訊科技而變得更有效。「有效」這個字固然空泛,因此,具體而有質量的實踐便在於不同教師的專業判斷以及對該學科的理解,各科的演繹可以各有不同。在前線教學的實踐中,我們不難發現資訊科技在當中的優勢,例如平板電腦配上合適的教學軟件,能即時加強師生以及學生之間的互動,也有助老師給予學生作即時回饋;而翻轉課堂則在於教師能通過錄制教學影片,把前設知識在課堂前預早讓學生在平板或手機上預習過,從而減省課堂上用於直述教學的時間上,以增加課堂師生討論時間,從而更有效地作有深度以及有意義的課堂討論。

這種模式正是對應香港教學課時不足而衍生的教學策略。

近日,筆者從眾新聞網站上讀到<翻轉教室如何有效?>一文,當中兩位作者提到在翻轉課堂的推展下造成:1. 學生的閱讀動機較低、2. 作者嘗試解釋當中原因是因為:「(學生)誤以為自己已能掌握學科內容而無需花額外時間閱讀相關課本深入學習」。筆者並不同意這些說法,而本文嘗試就此兩點作簡單探討。

翻轉課堂不能一概而論:教師的準備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才是閱讀動機的關鍵

首先,翻轉課堂不一定會削弱學生的閱讀動機,而學生是否會閱讀在乎教師的準備以及學生的學習態度。在<翻>一文中,兩位作者透過四班中三級學生的半實驗研究
中結論出學生在翻轉課堂下的閱讀動機會較低,但當中原因未見在論證過程中詳細論述,而結論依據只是學生在半實踐過程中的「評分」。而作者所用的研究方法是研究四班同學,「四班同學中,兩班就讀數學科而另外兩班則就讀通識科。每個學科由同一位老師分別以翻轉教學法及傳統教學法教授相同的課題。」在這個情況下,我們可見作者只是量度每科同一名教師的教學策略,便下一個概括性的結論,好像香港每位教師都必定會如此這般地教學,但退後一步地想,事實又是否如此?

另外,在作者的結論中,我們也可見作者們先天地把「翻轉課堂」定性為一種「同質的、共識的」教學法,即每位教師對於「翻轉課堂」的實踐都是一樣,但事實又果真如此?

情況就如我們每個人都曾讀過數學科,每位數學老師對於如何教授數學也有不同的方法,對學生的影響也各有不同。同理,翻轉課堂也是,不同老師的演繹方法也各有異,如果作者們未處理到「老師實踐方法差異」這一點,而概括性地表達出「學生在翻轉課堂下的閱讀動機會較低」,這難免讓人作者未深入了解過學界如何實踐翻轉教室 。是不是每位老師都沒有在推動學生閱讀方面下功夫呢?抑或這只是作者的研究數據出現限制而有較為片面的結論?

教學素材配合同樣關鍵

可能作者們認為「翻轉課堂」一定只是「拍片教學」,但事實一定不是這樣,因為教學素材配合同樣關鍵。筆者任教通識科,在翻轉課堂的實踐中,筆者強調閱讀材料與影片的結合,兩者各有分工:影片作用主要解釋在通識科上的一些艱深概念,例如「公民權益」,而閱讀材料則是結合時事以及評論分析。因此,翻轉課堂下不一定只有影片。

在今天的教學環境上,許多時候,教師還會結合閱讀材料以及教學影片,發放予學生以作事前預習。當然學生會否閱讀同樣是問題關鍵,但背後脈絡複雜,這不是因為翻轉課堂而衍生的問題。因此,若<翻>文中作者們認為「翻轉課堂」一定是「拍片」,而「拍片教學」會削弱學生閱讀動機,恐怕未有全面理解到教師在教學素材設計上以及實踐間之互相配合。

加上,作者嘗試從有限的數據中,推論翻轉課堂削弱學生的閱讀動機,並提出原因是因為「(學生)誤以為自己已能掌握學科內容而無需花額外時間閱讀相關課本深入學習」,這解釋同樣值得討論。香港是一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學校內的考試也如是,一個學生需要通過有效率的勤讀與苦讀以獲取理想的成績。學生成績高低或多或少反映於他們的學習態度上,而學生的學習態度,以及學生是否願意花時間複習,這些並不是翻轉課堂所衍生的問題。因此,若貿然嘗試把學生的學習態度問題演繹成為翻轉課堂的問題,這感覺無疑予人十分牽強。

每一項新的教學法都為對應教學環境問題,翻轉課堂主要是留讓更多課堂時間進行高階思維討論,而教師也能更容易處理學生間的個別學習差異(多樣性)。若偏離這項本質作討論,而著墨於未有嚴謹討論的旁枝上,恐怕對正努力從事創新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有欠公允。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