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圖片不是用來襯托版面,本身就是新聞作品,你知道嗎?

撰文:波夫波
出版:更新:
攝影記者在這網絡大潮、傳媒老闆和編輯們缺乏視野和尊重的情況下,在行業裏舉步為艱,困難重重,士氣低落,更遑論應對香港新聞和言論自由的挑戰了……
波夫波
攝記行業是個不大不小的圈子,做得出色往往會獲得圈內外行家的認同,這是我很欣賞的部分。(資料圖片)

雖然已有大半隻腳不站在攝影記者的行列,但身處這荒誕的時代,卻總是有點衝動想去跑一下新聞,以相機關注一下香港發生的變化,也想勉力令自己和社會之間的脈搏同步一下。不過,所謂熟能生巧,太久沒跑也就自然會生疏,而且自己開始習慣自由,只傾向集中拍自己喜歡的角度,也就未必能適應傳媒老編們的各種「喜好」。

香港其實不乏出色的港聞攝影記者,有學養、有技術、有想法的大有人在。當然每個行業都會有參差不齊的情況,但至少我認識的大部分是好人,也慶幸獲很多前輩高人指點教路。攝記行業是個不大不小的圈子,做得出色往往會獲得圈內外行家的認同,這是我很欣賞的部分。

圖片只是襯托?攝影記者得不到尊重

高官記者會總是要打靶地拿着份報告呆若木雞被拍攝。一切,都成了例行公事,一切,都成了陳腔濫調。(資料圖片)

很可惜,到目前為止,絕大部分香港的報章雜誌老闆和編輯們,對新聞圖片的要求仍停留在「配圖」和「版面美觀」的二三流角色。他們總是認為,圖片必然為故事和文字服務,不但要「畫公仔畫出腸」,還要「畫公仔畫出骨」。久而久之,攝記們的惰性也因此而生,例如:放榜學生總是要拿着成績單拍照,高官記者會總是要打靶地拿着份報告呆若木雞被拍攝。一切,都成了例行公事,一切,都成了陳腔濫調。

有時,又因為編輯們「人有我有」的心態,「唔要特別最怕冇」,要求攝影記者在場什麼都要拍:前—中—後、wide-medium-tight、人—景—物……又或者找幾個攝記在同一場合拍攝不同角度,限制了攝記的發揮,同時不信任他們在場的分析、想法和觀察力。

有時,因為編輯們「人有我有」的心態,「唔要特別最怕冇」,要求攝影記者在場什麼都要拍。(資料圖片)

也有些美術或版面設計同事更離奇,會在晚上排版的時候,要求攝影部額外找些新聞圖片,配合他們的版面設計,例如:人物的頭要向左或向右,要夠光不要太黑,要見膊頭(方便退地)等等,卻沒想過新聞就是新聞,本應是按照片本身的內容品質來衡量是否出版。有質素的美術人員,應該是以版面設計來配合或襯托圖片,而不是本末倒置。

狹縫中拍出好作品 值得鼓勵和支持

更大的挑戰,是愈來愈多攝記們要一心二用,既要拍照片,也要拍錄像。我贊成攝記要自我增值,多學技能。但若果在同一單新聞裏,一位攝記要做足兩件事,似乎過於苛刻,而且兩面都做得不好,出來的效果只有量,沒有質,攝記也做到冇癮,惡性循環也是如此。請媒體老闆三思。

攝影記者在這網絡大潮、傳媒老闆和編輯們缺乏視野和尊重的情況下,在行業裏舉步為艱,困難重重,士氣低落,更遑論應對香港新聞和言論自由的挑戰了。所以當我們看到香港的攝影記者,花了不少心思、勇氣和力量而拍攝到好的新聞作品,還真的感到非常佩服,且值得更多鼓勵和支持。

2015年10月,《香港01》攝影記者江智騫採訪油麻地露宿者,拍下露宿者在高速公路橋底的生活環境,這幀圖片獲得《前線‧焦點2015》年度新聞攝影比賽「自然與環境」組別冠軍。評判認為,即使拍攝的環境為港人熟悉,照片中不規則的構圖卻為讀者帶來新角度,箇中荒誕與矛盾,能讓人反思露宿者與社區環境的關係。(江智騫攝/ 香港01)

請不要錯過由攝影記者協會一年一度主辦的《前線.焦點》2015 攝影展覧。

《前線.焦點》2015 新聞攝影比賽得獎作品展
2016 年 8 月 4 日至 10 日
香港文化中心 大堂展覽 E3 場地

2016 年 9 月 8 日至 18 日
香港浸會大學 教學及行政大樓 3 樓平台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