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保代表性 「十大傑青」應改善評審制度

撰文:李兆波
出版:更新:
其實評審團成員都是在業界有成就的人:胡定旭先生來自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馮婉眉女士曾任職匯豐、雷添良先生來自羅兵咸會計師事務所……如果只看評審組成的部份,真以為是在選舉傑出財金青年。
李兆波
得獎傑青黃仰芳小姐。(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選舉facebook專頁圖片)

近日一位新出爐的傑青向傳媒分享「成功之道」,卻帶來不少爭議。公平點說,以往及今次大多數當選的傑出青年都是實至名歸,而今次當選的黃仰芳小姐其實也有值得敬佩的地方,但她是否「傑出」,則似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評審組成背景單一 以為選舉傑出「財金」青年

從國際青年商會香港總會(JCI)的網頁中,看到這次傑青獎項的評審團名單,成員主要來自財金界或商界。財金界常常講回報,在財金界任職的人應該知道,投資銀行在金融海嘯前的賺錢方式都相當具爭議。當評審團是來自「回報為主」的行業時,由他們評選傑青,或多或少,難免把一個人的「成就」與「回報」掛鈎。

評審團成員在業界都是有成就的人:胡定旭先生來自安永會計師事務所、馮婉眉女士曾任職匯豐、雷添良先生來自羅兵咸會計師事務所……但單看他們的背景,姑勿論他們現時擔任哪些公職,他們大半生的工作經驗都是來自金融、會計等財金界別,加上擔當甄選顧問的是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當只看評審的組成,真以為是在選舉傑出財金青年。

這個評審團是如何組成,主辦單位有相當的責任。如果可以邀請一些文人或社會學方面的人,例如有良好文學修養的學者、社工界的翹楚、具聲望的導演,甚至是退休法官等加入成為評審,相信會較為持平。除此之外,也可邀請一、兩位資深傑青加入評審團,因為經過多年以後,傑青仍然是傑出的話,相信他絕對是成就非凡。

這次傑青評審團成員主要來自財金界或商界,令人以為是在選舉傑出財金青年。圖為首席評判胡定旭。(資料圖片)

背景審查做足 避免尷尬情況

現時在互聯網的世界,任何東西皆可以輕易找到,黃小姐就被人發現她在2013年接受訪問時的說的,跟得獎時完全相反:「一年至少要去六次旅行;足迹踏遍歐亞;豪花60萬元,3個月內漫遊南美洲、法國、北海道及泰國等地方。」黃小姐又說:「朋友唔使多,最緊要啱!要交到真正『啱用』的朋友。」

如果評審團事前知道有這些報道,他們的決定又會否改變?而擔當甄選顧問的德勤.關黃陳方會計師行(又是來自財金、會計界)又有否在參加者背景審查方面提供意見?這點其實與會計工作中的「due diligence(盡職調查)」十分相似,如果事前背景審查做足,絕對可以避免宣布得獎者後出現尷尬情況。

主動退回奬項 保傑青代表性

在很多年前,獲選為「十大傑出青年」就如在港英時代成為立法局議員一樣,是一件相當光榮的事。回歸以後,傑青的名譽雖然仍比議員好,但如果主辦機構把關不力,隨時因為選了不合適的人而令這個獎項褪色。

我個人認為,根據以往的報道以及黃小姐對答的表現,如果她可以退回獎項,相信會對以往的傑青得獎者,以及傑青這榮譽較為公道,否則就會使這個原本仍具代表性的獎項帶來相當負面的影響。而在以後,評審團還應慎選來自財金界的參選人,因為「傑出」與「金錢成就」並不一樣,我相信大多數人的想法也是如此。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