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評.香港三部曲】陳冠中筆下的三種香港人

撰文: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出版:更新:
香港面臨危機,港人會否與香港同生共死?這本書描繪了不同港人的反應。如《什麼都沒有發生》式的沉醉物質生活、對政治視而不見;或如《淺水灣》式的理想主義悲劇;又或如《金都茶餐廳》式的庶民香港情懷……
沈旭暉國際學術台

每每講述香港故事,不少人都喜歡重提也斯在《香港文化》中說的話:

「每個人都在說,說一個不同的故事。到頭來,我們唯一可以肯定的,是那些不同的故事,不一定告訴我們關於香港的事,而是告訴了我們那個說故事的人,告訴了我們站在什麼位置說話。」
也斯

作家陳冠中也許不會認同這種觀點。在他而言,香港並非沒有自己的故事,只是對部分港人而言,香港是個「什麼都沒有發生」的地方,因此故事變得難說。因此,陳冠中以香港人身分,嘗試從 3 個不同角度,講香港的故事。

《香港三部曲》增訂版,陳冠中著(牛津出版社)

這次介紹的《香港三部曲》,由《淺水灣》(舊稱《太陽膏的夢》)、《什麼都沒有發生》和《金都茶餐廳》3 篇故事組成。有趣的是,這 3 個故事本來並無連繫,只是後來經出版社提議,才結集為《香港三部曲》出版。

這 3 篇作品創作年期跨越近 30 年。閱讀本書,讀者可以了解不同年代的香港面貌。首篇作品《淺水灣》創作於 1978 年,反映了香港經濟起飛的繁華景況。次篇《什麼都沒有發生》創作於主權移交後的 1999 年。最後一篇《金都茶餐廳》,於 2003 年寫成,故事以茶餐廳文化代表香港,亦提及了香港的經濟危機。

台灣麥田出版社在 2016 年 9 月重新出版《什麼都沒有發生》時,以此作為內容簡介:

「看香港人的故事反思台灣?!我們是否對於切身的國家社會問題視若無睹、冷漠以待?我們又可以有什麼『核心價值』傳給下一代?」
麥田出版社

3 個年代 3 個故事 3 種香港人

香港的故事,也是物質主義、資本主義,和茶餐廳的故事。

第一篇短篇小說《淺水灣》是諷刺資本主義的實驗作品。主角宋家聰為人憤世嫉俗,抗拒 1970、1980 年代香港社會「賺錢至上」的主流思想,不願投身賺錢的行列,終日在淺水灣曬太陽,遊手好閒。宋家聰是反抗資本主義的極端人物,但他的故事並沒有快樂結局——最後他選擇自殺,以車撞樹了結生命。

第二篇中篇小說《什麼都沒有發生》,講述主角金融人張得志從發跡到死亡的人生歷程,他的人生觀與宋家聰完全相反——一生只信奉功利主義與資本主義。作為成功金融人,他自言:

「我們都是國際資本的香港的雇傭兵。為誰?無所謂。為何?錢是重要因素。」

他對八九六四毫無感覺,對香港主權移交也無反應:

「1998 年 7 月 1 日,香港回歸中國 1 週年,放假 1 天,什麼都沒有發生。」

張得志認為香港「什麼都沒有發生」,香港只是他賺錢之地。在他眼中,香港沒有故事。

《什麼都沒有發生》中的張得志,其實是不少香港人的寫照——沒有任何國家、民族的情感包袱,對政治冷感,一生人只「向錢看」——這卻是宋家聰最討厭、希望反抗的「國際都市」、「金融都會」文化性格。

在陳冠中而言,香港並非沒有自己的故事,只是對部分港人而言,香港是個「什麼都沒有發生」的地方。(資料圖片)

第三篇短篇小說《金都茶餐廳》以茶餐廳為主題、以廣東話入文,展現了香港次文化。故事講述金都茶餐廳面臨經營困難、有倒閉危機。主角是個不懂中文但熱愛茶餐廳文化的中英混血兒,他心儀其中一位茶餐廳女職員,女職員卻打算在餐廳結業後,北上中國與他人合資開新餐廳。一眾茶客都想留住金都茶餐廳,甚至計劃續營餐廳。主角於是面臨抉擇:跟隨心儀女生北上,還是留港協助續營金都茶餐廳?

《金都茶餐廳》主角的兩難,反映了當年港人面對前景的困局。故事主角的英國裔父親退休後,「話走就走」,不知所蹤。主角的廣東裔母親其後改嫁尼泊爾裔軍官,於 1997 年前移民英國本土。主角則拒認新父親,決定留港,自視為「九七後滯港英裔」。

主角的父親象徵了主權移交後,「話走就走」的英國殖民者,而主角母親則代表 1997 前移民潮中的香港人。主角隱喻的,是 1997 後仍然留港的香港人。香港主權移交後,經濟泡沫爆破,港人或則到中國打拼,或則留在香港。主角認為:「如果茶餐廳都死,香港好快玩完」。故事以開放式結局收尾,未有為讀者提供答案,但留下了懸念。

香港的故事,即是……

香港是否一個沒有故事的城市?香港面臨危機,港人會否與香港同生共死?這本書描繪了不同港人的反應。如《什麼都沒有發生》式的沉醉物質生活、對政治視而不見;或如《淺水灣》式的理想主義悲劇;又或如《金都茶餐廳》式的庶民香港情懷。

這不是提供答案的書,而是提出更多問題的書。投放感情、給予反應之前,更根本的一個問題是,我們該如何理解「香港故事」?

作者陳冠中,其實是很值得重視的「香港故事」說書人。(資料圖片)

現實世界中,作者陳冠中,其實是很值得重視的「香港故事」說書人。很多人說,香港是個文化沙漠,陳在《90 分鐘香港社會文化史》反駁了這種說法,他說:

「我這裏不厭其煩的寫了一堆當年的報刊名,是想說明香港在 1970 年代前書報刊出版業的蓬勃及其光譜之寬,可以說是百花齊放。這些都是以後香港本土文化發展的資源……可見沙漠一說,在 1927 年已出現,是那個時候一些本地文人提出的想法,而魯迅雖然對香港殖民地的印象並不佳,可是他在當年已對文化沙漠這說法不以為然。不過,正如說香港開埠前是個荒島、是條漁村,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老調子事隔多年後還是會煞有介事的被一再覆述,反映着說話者對香港的認知,其中說這話的往往是香港人自己。」
陳冠中

對於香港,陳冠中在《下一個十年——香港的光榮年代?》中,則有如此期許:

「繁榮、安定、法治、自由、民主、和諧、善治、公正、環保、節能、宜居、好玩,一個有自己文化特色的世界城市。」
陳冠中

「香港故事」有待梳理之處,往往是我們理解的香港性格為何,這些性格從何而來。

陳冠中是重要說書人,原因有二:一是他頗為簡明地概括了香港日積月累的文化性格,令我們往後的認知與討論,能有較清晰的基點;二是他破除了對「香港故事」的一些迷思,例如「文化沙漠」之說。

不過「香港故事」的敘事,仍有待突破,原因是過往的敘事,大都傾向內向地聚焦這千多平方公里土地上發生的人、事、物,而少有意識到,香港作為港口城市,其脈搏與國際關係互為關連。

從世界回望,會如何影響我們對「香港故事」的理解?這是在過去數篇書評,都有提問的一點。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