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稿】看《我.不低頭》那一包被遺忘卻關鍵的衛生巾

撰文:投稿
出版:更新:
沒多少人留意到這些令Katie一點一點地被奪去尊嚴的事件,源自那一包衛生巾,那一包沒有被視為生活所需因而沒有人捐給食物銀行,而且價錢讓Katie無法負擔的衛生用品。或者說,Katie有錢的話會先買東西給子女,衛生巾就先別說吧。
胡穗珊
(《我.不低頭》電影劇照)

文:胡穗珊(工黨主席)

最近工黨包場與黨員、友好一起看《我.不低頭》,座無虛席,算是一場小小但成功的聚會。導演堅盧治就是「堅」,拍得細膩平實、深刻動人。

第一套看堅叔的電影是《麵包與玫瑰》,拉丁裔房務員姊妹吵架那一場,在張力和矛盾背後的姊妹情,讓我哭崩了。

這一次,有一個場面一直沒有被提及,卻讓我耿耿於懷。Katie去食物銀行取食物和生活用品,偏偏卻沒有衛生巾,為之後在超市被迫高買留下伏線。很多人注意超市的那一場,往往在於超市經理的寬大,或是門口警衛介紹Katie伴遊工作的那一條線;不過我們沒多少人留意到這些令Katie一點一點地被奪去尊嚴的事件,源自那一包衛生巾,那一包沒有被視為生活所需因而沒有人捐給食物銀行,而且價錢讓Katie無法負擔的衛生用品。或者說,Katie有錢的話會先買東西給子女,衛生巾就先別說吧。

(《麵包與玫瑰》海報)

是的,沒有衛生巾,女性不會死去,但是沒有衛生巾或其他可用替代品,經期來到時婦女可以如何維時日常生活呢?如何外出購物、照料家人?當這場境再放入英國社會脈絡中,更發現堅叔的功力。

去年,英國政府擬將女性衛生用品視為「奢侈品」,不能獲豁免徵收銷售稅;相反,男性用的剃刀則列為「必需品」。在浪接浪的抗議聲中,這個荒謬的界定方法最終被取消,M巾棉條「幸免於稅」,但這界定根本反映出國家制度對女性需要的冷漠,以及將女性生殖衛生視個個人責任而非公共衛生、社會共同責任的問題。

這不是一個個別的問題,我之前修讀性別及國際發展時,就見過不少緊急救援或社會援助項目經常忽略女性的需要,救助品中往往沒有衛生用品或胸圍。那是缺乏性別角度的具體事例,是我們將援助重點放在生存而非尊嚴的證明。即使在發達地區如加拿大及美國,不少女性露宿者如要購買衛生用品就意味著要少吃三餐,最終以廁紙,甚至報紙代替,大大增加了她們感染疾病的風險。

在香港,衛生巾也不便宜,而且衛生巾公司更樂於推出高價的產品,例如:M巾內褲、液體M巾,而非改良技術降低售價。或者,香港也需要一個「我要平M巾運動」!

(本文為投稿,稿件可電郵至iwanttovoice@hk01.com;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