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九故宮.博評】易讀版公眾諮詢?個point喺邊?

撰文:Sheeta
出版:更新:

前幾日談及公眾參與的問題,意猶未盡。剛好看到退休法官王式英撰文大罵西九故宮博物館(以下簡稱「西九故宮」)欠缺以長遠文化政策為基礎的周詳計劃書,西九的咨詢完全是個「偽咨詢」,直指計劃應該擱置。
於是我又去看看西九故宮的咨詢文件,不看尤自可,一看又得啖笑,因為不單是真/假咨詢,簡直是求求其其,連做份似樣的文件都懶。

【相關文章:林鄭的「商議式」公眾諮詢】

唔係呃你,呢個真係西九故宮官方的「易讀版」資訊文件個封面。(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咨詢文件截圖)

西九管理局剛於上周結束的故宮博物館的公眾咨詢,邀請市民就「優化其概念設計」及「內部設計、長期展覽和專題展覽的主題和節目」提供建議,並在大會堂舉辦展覽和設立咨詢網站。其中一條問題,請公眾提議西九故宮內需要什麼設施,選項包括展覽廳、演講廳、工作坊,或其他。明明在已公布的設計圖中,已經有齊上述三款,你又問我想要什麼設施,這樣叫有得揀?如果我想要一個劇院和圖場館,可行性有幾大?可以調動的空間有幾多?

最搞笑是整個網站只有「易讀版」和「大字版」展覽資料,「大字版」的 PowerPoint 報告製作連高中生也比不上,一段段的文字尤其礙眼。

「PowerPoint 是要point!不要power-paragraph!」

如果我交這個報告給上司一定會獲得這樣的回應。「易讀版」製作和資料水平有如小學生習作紙,介紹北京故宮「很多珍藏品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文物」,很多?有幾多?見到「專業團隊」的插圖我即忍不住笑出聲,這是地產經紀抑或保安人員?到底是哪個年代的概念,專業=西裝打呔?其團隊的專業水平真是可見一斑。

讓市民方便地接觸資訊和表達意見,想方設法協助非專業人士的普通人也能看懂政策的重點,讓他們有充足的知識和科學數據作出判斷,是政府的責任,一般人不易找到亦讀不懂水蛇春咁長的立法會文件,何況上述有關西九故宮博物館的問題,立法會文件中也沒有答案。除非參與的公眾本身是個古玩專家,或者歷史系博士,否則以這樣的資訊水平,肯肯定不足夠讓公眾就發表有質素的建議。收收埋埋求其做個網站將一堆圖片和文字,放上官網一個乏人問津的角落,一幅「我話咗你知㗎啦!」便萬事大吉的時代已經過去,成千上萬網民𥄫實你,你以為走得甩?

西九故宮「易讀版」咨詢文件的水平有如小學生習作紙,見到「專業團隊」的插圖我即忍不住笑出聲。(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咨詢文件截圖)

要打通任篤二脈,讓官民之間的意見可以上通下達,方法有很多種,除了傳統的咨詢會,舉辦互動性較強的工作坊,或者寓咨詢於活動,例如通過組織社區農莊、cafe,聚集居民交流大家心目中的理想環境,亦是近年西方城規常用的方法。當然少不了受惠於科技資訊發展,讓公眾繞過煩瑣的手續,循網上途項反映問題和意見。其中一個頗成功的例子,是起源於英國的非牟利機構 fixmystreet.com,他們開發了一個 app,讓市民可以即時匯報在路上見到的大小問題,例如小至設施損壞,大至路旁有可疑物品,都可以匯報予已購買其服務的市政部門,現時已服務擴張到世界各地,也有不少地方自行建立本土版本的 Fixmystreet 程式。

公眾參與經常有一個很難解的問題:誰是「公眾」?研究「公共領域」的學者大部分師承 Jürgen Habermas(哈伯馬斯),簡而言之,他認為「公共領域」是個可以理性討論與公眾利益相關事務的空間,但近代批判理論和女性主義學者 Nancy Fraser(弗雷澤)批評哈伯馬斯將公眾看成一個單一的群體,實際上卻有「強公眾」和「弱公眾」之分,前者通常掌握專業知識或政治資源,無論有沒有公眾參與過程都能獲得較多的發聲機會,那些真正有需要通過公共討論、也只有在公眾咨詢中才有機會發表一兩句意見的「弱公眾」,卻總是「被代表」、被排除在「公眾」之外。

西九故宮的咨詢一直繞着幾個專業轉,真正的用家——觀眾——卻難有機會參與其中。(西九文化區管理局圖片)

同樣地,西九故宮的咨詢也一直繞着幾個專業轉,真正的用家——觀眾——卻難有機會參與其中,咨詢會訂在平日的下午二時,睇怕連退休人士、如果要接送孫兒上下課的也無法參加;展覽設在大會堂,怕且不多新界區的朋友無雷公咁遠出去中環,就是為了支持博物館要有展覽廳中?要找出目標觀眾,其實唔難,我第一個想到的是教育界,老師和家長團體是首選咨詢對象,後者可直接在 Baby Kingdom 出 post,快靚正。林鄭現在忙於箍票,我提議由行政長官親自出馬,他不用像林鄭一樣,找一班年輕人教自己上 Baby Kingdom,叫女兒幫幫忙就可以了;再來就是經常便用海濱公共空間的人士,那更容易,反正離任在即,都係時候找數——一支筆、一本簿、一張摺凳,子華神話齋,不帶保鏢,到《自由野》走一圈,無事無幹出返黎,就……都係唔好連任啦,安心上路做政協吧。

(文章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