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工收短訊】教師需要有彈性的離線權

撰文:方蘅
出版:更新:

科技日新月異,通訊設備的改進為我們帶來方便。然而,過於方便聯絡也為大家帶來滋擾,近日教聯會就要求教育局制訂指引,容許教師擁有離線權,使他們下班後可以不必回覆即時訊息及電郵。
當局實應正視相關問題,保障教師的權益。

教聯會近日要求教育局制訂指引,容許教師擁有離線權,使他們下班後可以不必回覆即時訊息及電郵。(資料圖片)

以往,家校關係較疏離,學生、家長不一定有教師的電話號碼,教師下班後即可耳根清淨,而未有即時通訊工具前,校方與教師的聯繫也沒那麼頻密。現在,家校合作密切是件好事,即時通訊工具也有利大家溝通,可是,使用不當的話,卻會造成大家的負擔。

現時,教師工作壓力大是眾所周知的事。據知許多教師都要在下班回家後批改學生的功課,或進行備課、擬訂試卷等工作,已經佔用不少工餘時間。教師雖說是上五天班,但實際上星期六回校工作的大有人在。大概是教育的工作吧,與學生的接觸真的不止是課堂上那麼簡單,壓力也隨之而生。在這樣的情況下,教師工作與私人生活的界線本來已很模糊,如果再遇上不知體恤的校長、同事、學生和家長,用諸多線上訊息干擾生活,必定是苦不堪言。教師面對的學生和家長不少,有時難以一一照顧,可是照顧不周又恐得罪人。比如教師獲邀參加一些家長的Whatsapp群組,或許就會不便拒絕。不過,在線上通訊日益普遍的今天,有些教師也慣用有關工具,有家長就表示,不願意孩子晚上接收老師發布課堂安排的即時訊息,影響作息時間,認為有關工作應在課堂上進行。由此可見,問題不是單方面的,確實需要達成一些共識,擬訂一些指引。不過,一概讓教師以離線權為由,拒絕一切下班後的溝通,也是不合宜的,畢竟有緊急和特殊的情況需要顧及,必須要有一定的彈性,同時兼顧不同人的差異。

許多教師都要在下班回家後批改功課,或進行備課、擬訂試卷等,佔用不少工餘時間。(視覺中國)

首先,要釐清哪些是校園通訊的必備工具,哪些是可有可無。比如說,電子郵件方便書面交流,每位老師都要提供。又比如說,whatsapp等即時通訊工具可以電郵和電話代替,急的時候用電話,不急的時候用電郵,故此不必一定提供。有些人不喜歡Whatsapp,就可提供不含Whatsapp的電話號碼。教師也可知所因應,採用兩個手機號碼,一個用於私人朋友,一個用於公事,分別作不同處理。

其次,應訂立共識,教師下班後可以不回覆即時訊息和電郵,教師也盡量在課堂上布置課業,不要留待放學後才通知學生。校方、學生、家長和教師各方,遇有緊急事故或特殊情況可用電話溝通。如果是這樣的話,相信大家的壓力都沒那麼密大,生活質素也可提升。當然,具體到什麼是緊急和特殊情況,還真不易說清,最重要的是互相尊重,將心比心。

其實,在香港,需要離線權的又豈止教師?認識不少朋友都為下班後的公事通訊煩惱,大家各有對策之餘,也感受到體恤別人的必要。而作為教師,一般人都覺得對學生的成長有責任,預期在學校以外也對學生負責,卻沒想到教師也需要私人空間,因此特別容易受到滋擾。故此,教育局就此作出指引大有必要。

(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