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數據.博評】增加還是減少?要先攪清類別和人數

撰文:梁啟智
出版:更新:

近年來「內地新移民」的數目到底在增加還是在減少,再次在網上引起熱議,正反雙方各不相讓。
對此,請容許我給一個恐怕兩面不討好的回答:兩個說法都對,也可以話,兩個說法都錯。
關鍵的地方,在於如何定義「內地新移民」。相對於各取所需地製造定義來達到本來就想達到的結論,我想在這兒盡量列舉相關的數據系列,以確保討論完整,並嘗試避免犯上搬龍門之誤。

「內地出生來港居住不足七年」的人口數字,自2001年起計,由34萬下降至去年的25萬人。(資料圖片)

這兒要特別指出,討論「內地新移民」是否「越來越多」,必須要看「數據系列」,而不止是「數據」。當中的差別,在於「越來越多」和「多」是兩個概念來的。「多」是一個主觀的看法,我可以只列舉一年的數字,然後高呼「你看,新移民已經太多了」便可以。但「越來越多」卻是一個客觀的描述,而且要透過看一系列的逐年數據才能證明。例如前年有五個人來,去年有十個人來,今年有二十個人來,這樣就是「越來越多」。早前不少討論卻把「多」/「少」和「越來越多」/「越來越少」等概念混淆,是無助討論的。同理,反對「越來越多」不等於不反對「多」,一個研究者可以一方面認為新移民太多,同時認為「越來越多」的說法有問題。

介紹數據之前,請先讓我呻一句:「頂!啲數好難搵呀!」對於和內地人移居香港相關的數據,政府並沒有統一紀錄,我要在不同部門去查才能得出個大概的雛形。再者很多時候都是要等到有立法會議員作出正式質詢,有關部門才會列出數字,而且不一定完整。如此不透明的信息發放,香港人對內地新移民有諸多歧視甚至陰謀論,責任首在政府。

一)基本概念

好,我們開始討論了。首先,我們可以從人口普查當中得出一個大約的總體觀察,就是查看「內地出生來港居住不足七年」的人口數字。這不是一個完美的方法(下面會討論),但最起碼可以反映一個概略。

(作者按:由於數據來源所限,數字包括約5000名澳門及台灣出生人士)

從圖1可見,自2001年起計,這個數字基本上是在下跌的,由34萬下降至去年的25萬人。也就是說,如果有內地人在不斷「湧入」香港的話,其速度是在放緩而不是在增加。

可以想像,一定會有人問:「為什麼以7年作為標準?」因為很難找到更有日常生活意義的標準。7年本身是取得永久居民的年限,而從融入主流社會的程度來說,來港7年者比剛來港者又遠遠為高。例如按2011年的人口普查,不計算家庭傭工,來港不足一年而不懂得廣州話的比例是42%,但來港七至十年仍不懂得廣州話的比例只有5.4%。如是者,如果要在七年之上再劃一條界(而同時又不把那些已經來港多年安居樂業的人包括在內),這條線的內外差別在日常生活當中未必會有很大意義,極其量只能供政治爭拗助燃。

但這不等於我同意「內地出生來港居住不足七年」是一個好的「內地新移民」標準。相反,我認為這個標準有兩個不可原諒的問題。

第一,它不包括通過來港生育得到居留權的嬰兒;
第二,它無法分辨出來港就業或就讀的內地人當中有多少人打算在港長住。

說到這兒,我希望我們可以先得到一個共識:內地人來港方式五花八門,而且都不一定以定居為目標。很粗糙地討論「內地新移民」的總數未必能幫助我們理解問題。所以,下面我會嘗試按逐個類別去討論。請注意我把每一幅折線圖的x軸和y軸統一了刻度,方便比較。只要我們把不同類別分開,便可以很快看得到「新移民越來越多」的說法在某些類別是錯誤的,但在另一些類別卻十分正確。

二)來港生育

從政府的定義來說,通過來港生育得到居留權的嬰兒並不是新移民,因為他們從出生的一刻開始就是永久居民了。在法例上,他們又真的應該享有所有永久居民應有的權利。政府有關新移民的調查報告,也通常不會包括他們在內。與此同時,一般香港人提到這個群體,又常常會把他們視為「內地新移民」。這個落差後面是兩個更困難的問題:第一,是我們不能否認他們成長所面對的環境,和一般父母都在香港生活的兒童會有所不同;第二,是我們不能否認他們未必會和一般在香港成長的兒童一樣,持久地在香港生活。可能他們只是為了香港的護照而在香港出生,而不在香港生活;就算來港讀書,也不一定在香港居住,而成為跨境學童等等。

按照上述困難,我想把他們納入「內地新移民」的討論當中是有一定道理的。從圖2可見,雙非(即內地孕婦,配偶同為非永久居民)數字在2004到2011年間出現爆炸性增長,也可以說是當今中港矛盾的其中一個源頭。不過,自從二○一三年一月一日起實施「零分娩配額」政策後,數字已回復到極低的水平,每年只有數百個(嚴格來說要變成零是不可能的,畢竟總有一些剛好住了六年零十一個月的居民會生小孩)。換句話說,雙非問題已成過去,大家可以開始放下從雙非政策而來的記憶。事實上,在不久將來,那些依靠雙非學生來維持的幼稚園和小學,就要面對收生不足的問題。

雙非完了,單非又如何?單非是指內地孕婦,配偶為香港永久居民所生的嬰兒。這類嬰兒的數目一直沒有明顯增長,在雙非最高峰時只有雙非的六分之一。近年來,單非的數目更在持續下降當中,這點相信和中港婚姻趨勢的改變有關(下面再作討論)。

三)家庭團聚

通過單程證來港恐怕是一般人對「內地新移民」最普遍的印象。

圖3顯示自九七以來每年通過單程證來港的人數。第一點要注意的,是每年人數的上下浮幅度可以很大,所以單看一年的數字的意義似乎不大。例如去年單程證的數字急升,但放在過去二十年來看的話很可能是個特例。更合理的做法,是看這二十年的大趨勢。我們可以從趨勢線中看到,整體來說通過單程證來港的人數是在緩步下降中的。

要明白這個趨勢,關鍵在於理解單程證的不同類別。簡單來說,第一種會使用單程證的是按《基本法》二十四條擁有香港居留權的人,他們無論如何也可以前來香港,如果減少單程證的話只會減慢而不會阻止他們前來。有些提議減少單程證的說法並沒有具體指出如何處理這個群體。如果要他們用更長時間才能來港,站在保護香港社會文化價值的角度來說是自相矛盾的,應該讓他們早點來香港,免得在中國大陸成長和接受中國大陸的教育才對。從數字上去看,這個群體來港的高峰期為2001年,一年之內來了29296人。現時大多數有此身分的都已經來港了,近年這個數字已下降至每年4000人以下。

第二大類別,是內地配偶及隨行子女。內地配偶的數字近年來同樣有下降的趨勢。從圖3a當中我們看到新郎為本地人新娘為內地人的個案,在2006年為高峰,之後便回落了,並不見得有無止境增長之狀況。由此而來的單程證需求因此也不會不斷增加,甚至有可能會減少(新娘為本地人新郎為內地人的個案近年來正不斷增加,但這些夫婦的社會經濟地位為何,是否同樣需要單程證,未見有專題研究解答)。

按香港政府自己的推算,單程證的需求會逐步減少至每年36500人,即每日100人,低於現時限額的每日150人。在此背景下,我們是有條件在不增加輪候年期的前題下,討論減少單程證數目。如果我們實事求是,而不是各自只顧道德高地的話,強調本土和強調人權的聲音是可以尋找共識的。

第三大類別,總而言之就是「其他」了,例如內地子女照顧香港無依年長父母,或內地無依年長父母投靠香港子女。這個類別我懷疑香港社會討論得不夠多,因為相對於中港婚姻,這個類別更有可能是日後的增長點。例如內地生來港讀書工作,他們的父母會不會有一日想來港退休呢?香港社會準備好照顧一班不會廣州話也大概學不了廣州話的退休人士了嗎?如果真的要討論單程證的話,是否也該討論一下這個呢?

四)來港投資或工作

自2003年開始,政府啟動了一系列內地人來港投資或工作的進路,包括優秀人才入境計劃、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

圖4可見,這三類人相對於之前的來港生育和家庭團聚在數目上都少很多;但與此同時,雖然來港生育和家庭團聚都是呈下降趨勢,來港投資或工作卻是呈增長趨勢的。

三個計劃當中,以優秀人才入境計劃的人數最少,每年獲批的數目只有300人左右。電視上常見那些朗朗和章子怡等案例,現實上並不常見。第二類是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最高峰時每年有四千多人成功申請。不過計劃已於二○一五年起暫停,現在只是處理過去積存的個案。

第三類也是人數最多的一類,就是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一般來港從事各種專業工作,規定必須要先找到工作才可以申請來港,而且待遇不得低於本地人。自開始申請以來此群體人數不斷上升,由2003年的1350人增加至2016年的10404人。

值得注意的,是這幅圖的數字不可以和之前兩幅圖的數字直接比較。之前那些要麼是直接取得香港居留權,要麼就以取得香港居留權為目標。在這幅圖當中的人卻不一定都會留足七年拿香港居留權,更多人是視香港為跳板前往其他地方。以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為例,過去三年以此途徑留足七年而取得居留權的人數,分別是693人、905人和699人,遠遠低於申請來港的數目。早前有討論一方面聲稱要「讓數字說話」,在處理「工作」和「居留」的時候卻不作分野,數學上並不嚴謹。

雖然如此,現在同一時間仍然會有一萬多人以輸入內地人才計劃的名義在香港工作。他們的工作是否只有內地人才可以做,對本地就業市場有多大影響,還是很值得注意的。

五)來港就讀

內地人來港居住的各種方式當中,增長最快的其實是內地學生這一類別。

圖5列舉了各年所有大專院校資助課程和自資課程的內地學生數目。注意這兒的數字是按年的總數,由於每個課程的長度可以多於一年,所以每年的數字是不能累積計算的。

先看資助課程的數字,已從1998年的1000人增加至2015年的11891人,增長十分明顯。順帶一提,有輿論認為這代表了大專院校的國際化其實是內地化,這說法有點不準確。雖然內地學生的人數不斷增加,但非內地學生的外地學生(例如南韓和台灣)的數目增長更快,內地學生佔所有非本地生的比例已由2009/10年的88%下降至2015/16年的69%。當然,你也可以說69%仍然是太高。我眼中的理想數字是18%,因為中國人口是地球人口的18%,中國學生的比例不應高於此數。

相對於資助課程的數字,自資課程的數字上升得更快。很可惜,這方面的數字很有限,我只找到2010到2014的。但只是在這5年間,已由6660人上升到14981人。很多時候聽到有學生說校園現在四處都講普通話,很可能就是自資課程(特別是碩士課程)越開越多所致。

內地學生越來越多,對本港社會有什麼影響?如果從「內地新移民」的角度看的話,得注意內地學生和上面說的內地人才一樣,很多都沒有打算長期留在香港。一般調查的數字指大約兩到四成會想留下來。實際數字下,2016年經內地生留港工作滿七年而作得居留權的,只有1979人,數字比一開始申請留下來的人數低很多。不過這數字是有滯後效應的,近年大幅增加的內地學生數目可能要再過幾年才反映到申請居留權的人數之上。

話雖如此,就算他們不長期留在香港,考慮到每年有上萬名內地學生申請留在香港工作(IANG簽證),就算只是留兩三年就離開,也會對本地學生畢業後的求職帶來壓力,最起碼僱主見到這麼多人找工作,很可能就不願意提高起薪點了。站在本地勞工的立場出發,也不能容許內地學生無止境的增長的。在此,我也看到勞工左翼和本土右翼能有一致的訴求。我甚至覺得內地生群體自己也不會希望內地生無限制增長,因為他們也不想自己的文憑貶值啊。

有輿論認為大專院校的國際化其實是內地化,這說法有點不準確,內地學生佔所有非本地生的比例已由2009/10年的88%下降至2015/16年的69%。(資料圖片)

寫了差不多四千字,這兒來個少少的總結。

第一,「內地新移民」這個題目,其實相當複雜,只是談人數和類別已經有這麼多東西可以說了。我想這也足以說明,任何有關「內地新移民」的一刀切評論對保護香港自主都沒有好處。我們要釐清是指哪一種的內地人。畢竟,有些類別在增加,有些類別在減少。對於在增加的類別,我們要認真分析原因,指出問題的重點,才能對症下藥。這也是為什麼我要強調「多」和「越來越多」是兩個概念的理由。

第二,這兒只是談人數和類別,還未談到法制、社區生活和權益等的議題,而這恐怕是另外再花一萬字也寫不完的問題。我只想點出,我在這篇文章沒有談過這方面的事情,請不要誤會啊。

第三,自問經常被標籤為「左膠支持新移民」,如果你有足夠的耐性看到這兒的話,相信你也能明白所謂的「支持」或「反對」是一些很冇用的口號。一個人可以在人數、類別和法制上支持設限,同時認為在社區生活和權益方面要提供支援,兩者之間不用你死我亡地力拼。相反,如果我們真的想帶來改變,而不是圍爐取暖的話,應該想盡辦法求同存異,團結大多數人才對。上面已點出了一些不同陣營大有可能妥協甚至於共同爭取的政策點,望能拋磚引玉。

(所有圖表由作者提供。本文純屬作者意見,不代表香港01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