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素人網紅艱苦拼流量 小馬雲與丁真只有一線之差

撰文:蔡苡柔
出版:更新:

4月12日「如何看待侵犯是蹭流量」登上微博熱搜榜,起因是河南鄭州一位96歲的老奶奶因為擺攤30年意外走紅,許多直播主前往老奶奶攤位前直播「蹭流量」,這樣的情況似乎似曾相識──被譽為是2021年第一個爆紅的素人拉麵哥也遇到同樣的情況,大量的直播主擠在他的攤位前直播以換取「粉絲」的打賞,影響兩個人做生意之餘,干擾他們生活已獲取的打賞,卻沒有半毛落入他們的口袋。

流量為王的時代,注意力化為資料成為平台和商家競逐的目標,但這些一夜爆紅的素人,面對的生活卻是翻天覆地的改變,而在追捧熱潮過後,在他們人生留下的只有滿地的雞毛,而誰又真的從中得利?

被圍觀的獵物

拉麵哥被譽為是2021年第一個爆紅的素人,本名程運付的他在山東臨沂有一個拉麪攤,從他24、25歲結婚後到現在40歲他賣拉麵賣了超過15年,但堅持不漲價,在地方小有名氣。這其實也不是拉麵哥第一次被拍,但是這次由在抖音小有名氣(7萬追蹤者)以拍攝農村美食為主的22歲應屆畢業生彭佳佳(@蕭縣彭佳佳)拍攝後,因為「拉麵只賣三塊錢一碗,賣了15年了」這種樸素的價值觀而受到大眾追捧,該視頻點擊率超過2億,彭佳佳更躋身100萬訂閲的抖音視頻主。

拉麵哥樸素的價值觀被追捧,以一種完全不樸素的方式。一開始大家感動於拉麵哥的:「我對人性比較重,錢比較輕」的這種不同於時代的價值觀,但大家圍觀的卻是以與人性背離,追逐金錢的方式。而在社群媒體發達的現代,流量就是金錢,於是大家通通擠到拉麵哥的攤前直播,獲取關注和粉絲打賞,拉麵哥的攤位前成為中國流量最高的地方。

拉麵哥的樸實善良成為眾人追捧的對象。(截圖自搜狐)

拉麵哥一開始抱着生意能變好、帶動地方經濟和傳遞好的正能量這樣的想法而接受這樣的圍觀,可是隨着人越來越多,事情開始失控。拉麪哥長期累積的老顧客不敢來吃麵、有人爬到對面的建築物企圖拍拉麵哥家裏的生活害他一度連家都不敢回,搶着直播的人讓附近的其他攤販甚至無法開張。如果説真的有讓促進地方發展那就是他所在的山東臨沂馬蹄河村原本沒有很穩定的電信訊號,

為了讓擠爆的但為了滿足蜂擁而至的網紅們的需求,電信商紛紛在此在此架設基地台,實現全村5G訊號覆蓋。有網友因此稱,這大概是中國大陸第一個普及5G網絡的村子。

拉麪哥開始感到後悔。他甚至在自己也沒意識到發生什麼樣的狀況下就簽下了合作協議,「拉麵哥」更被別人拿去做註冊商標。拉麵哥於是在鏡頭前懇請大家不要利用他賺錢,也不要讓真正想吃他拉麪的老百姓被擠在後面,但是一切好像已經都太遲了,只要有他出鏡的畫面常常可以得到百萬點贊,越來越多直播主不辭千里到他的麵攤前,以拉麵哥為背景唱歌、表演,或甚至什麼都不做。拉麵哥真的成了被圍觀的獵物,但這些追求流量的「魑魅魍魎」還在等着下一個「物件」,於是有着同樣樸素價值觀的96歲老奶奶成為下一個的「拉麵哥」各種影響她生意的「貼臉拍攝」正在進行中。

紅了之後呢?誰該擔責

日前,在2014年因一首自創曲《我的滑板鞋》爆紅後而面對許多爭議逐漸消失在大眾視野的龐麥郎,消息再次出現,卻是因為被診斷出精神分裂症而被強制送醫,引發許多人的慨嘆,當初他以素人以及特別的唱歌腔調走紅,但在爆紅後他簽約經紀公司,卻出現許多糾紛和假唱爭議,此外難以應付爆紅後的精神壓力也是他崩潰的原因之一。而再早之前,小馬雲的近況被揭露,他常常沒去學校,而長大的他已經不再受到大家的追捧。

「小馬雲」范小勤因神似馬雲而走紅。(影片截圖)

像一場龍捲風,在捲來的時候登頂的人以為他們是駕着筋斗雲的孫悟空,但當落地的時候,他們發現龍捲風帶走了他們原有的生活之外,什麼都沒有留下。有人説這些素人當初就不應該覺得自己能「長久」地紅,更不應該剛紅的時候就簽約經紀公司進演藝圈或者當網紅。

有一句話在網絡廣為流傳,「鐵打的流量風口,流水的草根紅人」,在流量就是金錢的注意力經濟時代,他們彷佛被「用過即丟」,而當初「蹭流量」的那些人卻沒有人為此擔責,又,除了肖像權或是被騙簽約可以走的訴訟之外? 對於這樣的行為目前沒有辦法做到更強力的制止。就像拉麵哥的影片背景常常可以聽到有人聲嘶力竭地希望可以維持現場秩序,但直播主們都置若罔聞,他們的説法是,拉麵哥攤前才有「粉絲打賞」,作惡的究竟是誰? 直播主、平台、打賞的粉絲還是每一個點進這些影片貢獻流量的人們?

官方或法律該不該介入?

先前因為一個短視頻爆紅被譽為「甜野男孩」的藏族小男孩丁真許多人擔心他重蹈這些人的覆轍,後來他的「流量」被用在官方的旅遊推廣上面,中國大陸各地的文旅部門邀請他擔任代言人,而後他跟自己家鄉的由官方主管的理塘縣文旅公司簽約,成為當地的旅遊形象大使以及環保監督員等工作,是近年來爆紅的素人當中,路線比較不同的。不過這種選擇是好是壞,各界評價不一,但簽約公司還替他安排學習課程則是得到許多的贊同,在熱潮過後能夠留下什麼,或許才是這些素人真正關心的。

過去傳統媒體時代的「狗仔」追逐名人釀成如黛安娜王妃般的悲劇。而進入自媒體時代,每一個人都可以成為狗仔但卻沒有人能夠規管,而當人數達到一定程度對沒有任何保護的素人造成的傷害是生理的也是心理的。而構築起這個惡性循環的有平台、有表演者、也有看客,而被迫「站上」舞台的人能不能夠更加的被善待,又或者大家只是享受捧紅一個人的快樂? 恐怕是需要社會集體反思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