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工作者患癌成功保命 資深財策人分析危疾保命關鍵流程

撰文:醫師Easy
出版:更新:

全港因癌症而逝世的個案佔全年死亡數字超過 30% ,首五類致命癌症為肺癌、大腸癌、肝癌、乳癌及胰臟癌。即使在公立醫療治療癌症,部分自費每月標靶藥費用平均需要3-4萬,有部分人因未能負擔醫藥費而放棄繼續治療。同時輪候公立醫院恐耽誤病情,公院專科的輪候時間短則數星期,長則達 2 年以上。不禁令很多香港人關注思考如何能夠從容應對自己的疾病風險,享受更好的醫療保障。

2018年致命癌症統計數字。(圖片:HKCaR)

患癌保命非單憑僥倖,資深財策人分享中產演藝工作者個案

林桂芝小姐是一名資深理財策劃總監。入行將近14年,在短短六年時間內,迅速成為行內的年輕區域總監之餘,亦目睹不少客戶面對突發健康問題時的徬徨。林小姐表示,即使是社會上的名人明星,在危疾面前,也同樣弱小。甚至要眾籌治病,這可見財商教育的重要性。關鍵是教導大家如何面對風險、保障,最後達至財務自由。

林小姐分享曾經一個40多歲從事藝術界行業的戲團幕後工作者。他本身有買醫療保險,危疾保險及癌症保險,是一位投保超過10年的客人。這位客戶已購買100萬的危疾保險,醫療保險及癌症保障,當中每月只供百多元,每次發生癌症也會實報實銷賠償高達100萬醫療費,3年內不康復會賠第二次,再3年內不康復會賠第三次。

偶然肚痛揭發癌症,瞬間面對220萬醫療開支

不幸地,這位客戶於2019年年尾因偶然一次肚痛,以為自己膽臟或腸胃方面出現問題,去私家醫院看急症及做檢查。最終腫瘤科醫生對客人進行臨床診斷下,果斷指受保人確診胰臟癌並填寫索賠表,認為因胰臟癌惡化速度極快,所以不宜拖延。雖然當時無法取得組織確認,但醫生提交了多份報告及臨床數據去證實其嚴重性,於是受保人便可以開始索償進行治療。幸好的是,客戶購買了保險,才可以決斷安心地接受治療,而沒有後顧之憂。

林小姐記得在開始進行電療及化療後,病人的癌症指數跌得很快,可見他把握了醫治的黃金時機。三個多月後,再抽組織時便確認當時病人已患有胰臟癌。現時腫瘤縮得非常細小,醫生再使用免疫治療去控制病情,避免復發。雖然病人沒有高端醫療,但已索償120多萬醫保及癌症保障及100萬的危疾保障,是一個非常成功的例子。

林小姐表示,若這位客人在沒有投保下遇到這樣的情況,醫療時所需的龐大費用相信會對他造成一定壓力,應該要動用他所有的儲蓄及需要家人的資金支持。幸好他所持有的保額能支持他整個醫療費用,使他能迅速應對,進行治療。現在受保人已重投工作,病情亦受到控制,能回復正常生活。

不幸中之大幸 自願醫保及時保命添安心

林小姐分享,受保人患上癌症的時期,正值政府開始推行「自願醫保計劃」。依受保人購買的醫療保險,多出的房費開支原本需要自費。但去年保險公司為感謝現有舊客戶的支持,全部無條件、無需重新核保升級作「自願醫保計劃」,令受保人合資格受惠於「訂明非手術癌症治療」,保障金額再提高兩至三成。

在充滿挑戰性的社會環境下,加上保險公司希望鼓勵客人核查保單,更一視同仁送出「雙重保障」,使受保人兩年內可索償額外21萬。

盡早規劃 以便應對突發風險

一般客人開頭只想買儲蓄保險,認為可以晚點才考慮醫療保險及危疾保障等。他們對於健康引致的風險意識較低,對危疾保險及醫療保險的認識亦較少,故此很多人最多只會買意外保險。但一旦出事,沒有足夠資金即時應對,拖延治療可造成性命危險。

為什麼愈早投保愈好?

林小姐指出,一般客人都會有拖延的壞習慣,如驗身等必做程序,使審核保單的過程拖長。但她指出因世事難料,其實應使保單盡快生效,因危疾保險設有90日的等候期,醫療保險則設有30日的等候期,任何於此期間出現的疾病將不獲保障。加上愈年輕保費愈便宜,減輕成本,故此客人一般也會接受林小姐的建議,盡快投保。

(圖片:healthscare)

孤兒單個案 據理力爭同時人性化處理索償

林小姐亦分享另一個她接手的「孤兒單」個案,客人年約50多。當時她建議因客人年紀漸長,應加大危疾保障。在核保的過程中投保人也有誠實申報自己的高血壓問題,最後成功投保。在新保單起保後7個月投保人確診鼻咽癌,經過醫療調查後發現投保人有數個身體問題在核保時未被申報,包括白內障及耳朵問題,故此有機會造成拒保的情況。正常情況下公司可拒保,但林小姐向公司極力爭取,指投保人不是故意隱瞞,而未被申報的健康問題亦與他患上鼻咽癌沒有直接關係。最後公司決定以人性化處理,投保人能全數索賠40多萬,但未被申報的健康問題將不被納入為受保範圍。

保險轉移財務風險 防止生活被改變

林小姐指出,其實買保險是槓桿原理。保險的槓桿作用就在於「以小博大」,通過較少的保費獲取高額的保障,有效地轉移財務風險。除了對自己負責任,對一個家庭也有發揮財務保障作用。普遍市民會對保險行業有誤解,但卻不知背後真正的理念。保險可減輕因為身故而導致入息中斷或經濟損失的財政負擔,對投保人的家庭來說極其重要。黃金時期有資金找到合適的治療及醫生對病人來說最重要,所以買保險雖不能改變生活,但能防止生活被改變。

林桂芝小姐,資深理財策劃總監。(照片由受訪者授權刊登)


你可能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