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吳芷柔|飽受質疑的羽毛球路 適時停步才能向前邁進

撰文:張倩儀
出版:更新:

在每個界別,總有些名字,街知巷聞。
但有些人,名字不大,做的事情亦不普遍;在香港體壇也一樣,惟他們看不見非不存在。
這些名字,卻值得香港人一一記住。

【吳芷柔專訪】吳芷柔(Yoyo),香港羽毛球運動員,主打混雙和女雙。(余俊亮攝)

24歲的吳芷柔 (Yoyo)打羽毛球19年,有些說話,聽足19年:
「你太細粒,不夠大隻不夠力。」
「多思考才能讓自己有信心一點。」
身高1.6米,身型瘦小,吳芷柔消化了一整個青春期,才找到自己在球場的優勢;可是,說到「思考」這回事呢⋯⋯
「話之佢!」強而有力的一句,竟是吳芷柔奪得台北羽毛球公開賽「雙料冠軍」的秘訣。

今年7月下旬,吳芷柔在台北羽毛球公開賽分別跟李晉熙和曾曉昕合作,先後奪得混雙及女雙冠軍,獲台灣傳媒封為「香港羽球女神」,可是在一次羽毛球活動中初見Yoyo,感覺比起「女神」,鄰家女孩更貼切一點。

「我⋯⋯做好自己。」

Yoyo短短一句總結雙金感受,然後一臉不知所措,不意外,因為連拍檔李晉熙都曾說她較內向,更何況面對記者?

【吳芷柔專訪】在小學禮堂一對一訪問,才讓吳芷柔感覺自在。(余俊亮攝)

世界盃2022專頁登場 緊貼賽程免費直播睇波資訊

「我知道我本身性格比較內向,比較靜。」Yoyo也笑說自己怕生,所以第二次訪問,我們相約在她母校禮堂,不徐不疾、「一對一」訪問之下,她終於顯得較自在的說話,也不再是一句起、兩句止。

「雖然(台北公開賽)雙金開心,但我不覺得好威好勁,因為今次對手不是最頂級,不是什麼值得驕傲的成績,我還有更高級別賽事還未打到,例如500、750、1000*。」台北公開賽雙金,乍聽之下是佳績,但該站賽事絕大部份前列球手都沒有參賽,吳芷柔也深明這兩面金牌其實不代表什麼。

聽來謙卑,其實Yoyo是隨經歷更了解自己。

*註:世界羽聯世界巡迴賽分為6級,包括超級100、300、500、750、1000和總決賽,最低總獎金的差距,為超級100的10萬美元至總決賽的150萬美元。

【吳芷柔專訪】吳芷柔分別跟李晉熙和曾曉昕在台北羽毛球公開賽混雙及女雙奪冠。(余俊亮攝)

太瘦太細力不大隻 批評聲中成長變自我質疑

「我小時候住在港島、但在黃埔返學,每天早上5點就要起床,回學校練體能。」從小學一年級就開始兼顧羽毛球和田徑,晨操「鴨仔行」、「青蛙跳」和跑樓梯成為最深刻的回憶,不過體能再好,都敵不過一個「缺點」。

「由細到大都被說:太細粒、不夠大隻、不夠力,被說到自己也將這問題放大,懷疑自己是不是天生就不是運動員材料。」Yoyo笑說雖然後來長高到1.6米,但與同齡選手如楊雅婷相比,力量和身型還是「偏潺」。

「那時候,體院選拔的教練都說我不夠同齡人好。」Yoyo憶述,但我倒好奇:「後來還是選了你入體院訓練,不是嗎?」

【吳芷柔專訪】吳芷柔身型自小被同年球員比下。(余俊亮攝)

Yoyo點點頭,細細思考後道:「14歲那年,我第一次代表香港出外比賽,去了新加坡,大概是當時比賽臨場表現OK吧。」從比賽表現出長處:「打點」、節奏、速度,成為她入選關鍵。

吳芷柔此後一直隨港隊訓練,一從協恩中學畢業即轉為全職運動員,即使在體院系統下訓練、恆常健身,肌肉的確增加了,但比起同齡人卻總是有所欠缺,她漸漸明白身型有先天限制,開始不再在意。

擺脫了「太細粒」的自我質疑,另一童年常聽的評語卻如影隨形:「 妳要多思考才會有信心」。

屢次轉拍檔添壓力 思考太多又如何進步?

順利轉入全職運動員、代表香港,羽球生涯看似一帆風順,但Yoyo的成績、排名始終浮浮沉沉,世界最高排名就是2018年11月女雙夥拍楊倩瀅的第28名,現時則與李晉熙和曾曉昕拍檔,分別在混雙排名第55位、女雙第67位。

排名一直未能突破,撇除能力,組合拍檔如輪轉也有影響。Yoyo由18歲開始,先後多次轉拍檔,細問之下,她折手指數着:「大概⋯⋯1、2、3,混雙有拍過譚進希、楊銘諾、鄧俊文、李晉熙,女雙楊雅婷、袁倩瀅,到曾曉昕。」

【吳芷柔專訪】成長間,吳芷柔不再為難以改變的身體素質煩惱。(余俊亮攝)

由18歲轉戰成年賽開始,轉拍檔這事就像不斷搬家,每到一個「新家」,所有事都必需重新建立,「其實每次轉(拍檔)都會好迷惘。」除了積分、排名都要由零開始,與新隊友磨合也對內向的Yoyo來說是壓力的來源,另一方面因疫情缺少比賽,無法搶分、害怕自己沒有進步,但對手一直在變強⋯⋯Yoyo心中埋藏住不少擔心,卻不得不面對。

「不時都有人提住排名是多少,壓力很大,我心中希望『大家不要關注我、不要理我』。」時常腦交戰到失眠,休息不足,隔天又要訓練,狀態不好之下,又如何改變現況?

「要多思考才會有信心」?但她就是越思考,越欠信心呀。忽然,小妮子頓悟:「哎我唔諗了,不管了,話之佢!」這是一小時談話中,她最有力的一句。

【吳芷柔專訪】可是,新的成長課題也同時迫她面對。(余俊亮攝)

想太多不如⋯⋯不要想?

從堅定的語氣,我揣測這些「不管」、「不想」,絕非放棄努力,只是慢慢學懂過濾掉一些不適用的方法。「面對低潮,我就只提自己打好每一球、每一場,不去想『會不會輸』、『能不能贏』,這樣成績反而會好一些。胡思亂想就會打失球,甚至連自己最好的網前接球都全失,會不知道自己的在做什麼。」

原來這一刻比起多思考,更要「逃避」多餘思緒,「逃避可恥,但很有用」——說的不是盲目逃避問題,而是摒棄多餘的思維,專心在最重要的事上,說白了,就是「情緒管理」。吳芷柔也漸漸找到自己的一套,到今次台北羽毛球公開賽,終於感受到自己的蛻變:「叫自己不要想,其實偏會想,但今次真的沒有,腦中只記住戰術,只想做好當下的每一球。」

賽前雜念一出現,她就立刻上YouTube「求助」——「不想想太多時,我會全日開住YouTube,看介紹美食的影片,特別是吃東西的ASMR,那種聲音真的很療癒。」(ASMR,本身是指「自主性感官經絡反應」,最常見於由特定聽覺或視覺觸發的愉悅反應,亦是近年流行的影片種類通稱。)

【吳芷柔專訪】吳芷柔坦白自己最愛放空。(余俊亮攝)

適時「逃避」很有用更絕不可恥

長大後發現,那些勵志樂觀的心靈雞湯、總是叫人努力向上的「正能量」,不一定管用;相反,適時承認自己的負能量、偶爾「躺平」才能繼續前進。

「這是不是你贏『雙金』的原因?」我重問了初見時的問題,「好像是!我真的什麼都沒有想,佛系呀!」Yoyo笑說,看來適時逃避不可恥,的確很有用,好像無形中也讓Yoyo從心理掙扎中找到真正的出口。

【吳芷柔專訪】原來什麼都不想,才可以做出最好的自己。(余俊亮攝)
【吳芷柔專訪】掙扎過後,吳芷柔覺得幾腦袋清空才是最舒服的狀態。(余俊亮攝)

訪問結束前,她突然苦笑,說出其實自己一直心急想進步的原因,「我今年24歲,如果想打奧運也只剩這幾年。」她說出的「奧運」聲音小小的,卻裝載着她的盼望,「我知道好難,但會放心中,逐步逐步打好每一場。」看像沒有情緒、內斂的她,並非沒有追求。

這種追求也成就她心境上的突破,儘管吳芷柔只說是「無形中」成長,卻確切地印證在兩面金牌之上。當重新細味初見她時的一句「做好自己」,其實絕非敷衍了事。

吳芷柔小檔案

年齡:24歲
身高:1.60米
畢業學校:馬頭涌官立小學 (紅磡灣)、協恩中學
主要榮譽:2014年青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混雙金牌、亞洲羽毛球混合團體錦標賽混雙銅牌、台北羽毛球公開賽女雙、混雙金牌

吳芷柔身高多少?

1.6米

吳芷柔曾經換過幾多任羽毛球雙打拍檔?

7位,漢雙譚進希、楊銘諾、鄧俊文、李晉熙;女雙楊雅婷、袁倩瀅,曾曉昕。

吳芷柔的羽毛球生涯目標?

打入奧運。

吳芷柔的羽毛球打法?

打「點」、打耐力和節奏。

吳芷柔最喜歡看的Youtube影片?

美食介紹、吃東西ASMR。